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有理数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展开1.6 有理数的乘方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3.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以及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方运算以及符号法则。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2×2×2×2可以简记作什么?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在小学学过2×2×2可以简记作,一般地,几个相同因数a相乘,可记作,即。
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2、教师提出问题:(1),各表示什么意义?(2)×(-2)×(-2)×(-2)×(-2)可以简记作什么?可以简写成什么形式?(3)的底数、指数、幂各为多少?(4)你认为乘方与乘法一样吗?
3、学生思考以上问题,然后请个别同学回答,全班讨论其正确性。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学生活动,计算下列各题
(1) (2) (3) (4)
2、运行时引导活宝回顾幂的意义,注意负数的乘方要分清底数、指数。
3、学生活动,计算(1),, (2),,
4、教师提出问题(1)观察以上计算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尽可能我地发现规律。
5、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师生归纳: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练习:P44第1、2题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方运算及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幂的符号确定法则,并向学生指出,到现在为止,学过的有理数有:加、减、乘、除、乘方。
五、作业: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