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3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3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2*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2*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共4页。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词及作者情况。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3、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过程和方法1、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2、熟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方法:讨论法和图示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重点1、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2、  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课前准备 教具学具补充材料课件故宫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师生互动过程设计意图步骤1          导入:同学们知不知道刚刚我们所看到的建筑是哪个地方?没错,就是故宫,以前的老百姓还叫它紫禁城,我们现在又叫它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前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四百九十一年内,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这里行使最高权力。那么,故宫博物院是什么样子的呢?里面又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建筑呢?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学习《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  作者介绍(简略介绍) 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34年生。从小喜欢看书。初中毕业于湖南平江湘北中学,高中毕业于湖南长沙衡湘中学。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文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步骤2出示自学要求:(点击课件)1、            提点要生字词读音,学生齐读一遍生字词。qìng、 攒cuán、 鳌头áo琉璃liú、 藻井zǎo、 蟠龙pán中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 水榭(xiè  玲珑:形容(物)精巧细致,(人)机灵敏捷。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向贯穿。 矗立:高耸直立。 矫健:强健有力。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学生通过查字,纠正字音,理解词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步骤3                                 思考问题:依次介绍了什么景点?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播放故宫视频,故宫影像和课文朗读。并思考上面的问题。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文章布局思路教师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思考: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揣摩文中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揣摩文中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课堂小练习:阅读下面这段话,指出其说明顺序,并画出说明这种顺序的有关词语。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两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十五米,宽二十四米,深八米,蓝玻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提示: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陵墓,由南向北,依次介绍了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门)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掌握本文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的结构方式。                                学生通过找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运用和效果。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习说明文的写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读课文,总结感悟,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共6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