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展开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地 理
2022.7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北京是世界唯一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冬奥会传承夏奥会的“绿色”办奥理念,实现了100%绿色电能。张北的风点亮了北京的“灯”,区域协同发展家喻户晓。据此,完成第1~3题。
1.“双奥之城”北京是我国的
①国际交往中心 ②经济中心 ③文化中心 ④政治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为举办“绿色”奥运,北京市
A.缩小城区绿地面积 B.迁出郊区所有企业
C.建设节能环保赛场 D.拆除重要名胜古迹
3.张北供给北京的绿色电能主要来自图1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2示意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读图,完成第4、5题。
4.关于我国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丰富
B.人均煤炭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耕地资源比较丰富,不用大力保护
D.天然气资源比水资源人均占有量高
5.能体现“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做法是
①退耕还林还草,因时、因地制宜
②提高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
③加强宣传,减少水污染和水浪费
④禁用煤炭,改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读表1,完成第6~8题。
6.与1985年相比,2020年四省区的粮食产量
A.呈上升趋势 B.呈下降趋势
C.浙增速最快 D.黑增量最大
7.内蒙古粮食增产,最主要的原因是
A.农业科技进步 B.气候雨热同期
C.劳动力较丰富 D.粮食需求量大
8.从黑运输粮食至粤,主要选择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的理由是
①运速快 ②运量大 ③运费低 ④运距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冷凉蔬菜“家族”有菜花、甘蓝、娃娃菜、西兰花、洋葱和青笋等,它们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7℃~25℃。兰州是我国著名的冷凉蔬菜生产基地图3是兰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推断兰州最适宜生产冷凉蔬菜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近年来兰州冷凉蔬菜畅销南方地区,主要因为
A.兰州市民不喜食蔬菜,销朵小 B.兰州邻近南方市场,运输便利
C.南方地区蔬菜品种少,产量小 D.南方高温,不宜种植冷凉蔬菜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地区。图4为京津唐工业基地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东临黄海,海运条件好
B.水源充足,矿产种类多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雨热同期,土壤较肥沃
12.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方向是
A.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川气东送”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图5示意“川气东送”主路线。读图,完成第13~16题。
13.“川气东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水路运输
14.决定“川气东送”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分布 B.距离远近 C.河流流向 D.地势高低
15.“川气东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①地形起伏大 ②发季多暴雨 ③冻土层深厚 ④多次穿越长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川气东送”工程
A.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紧张 B.加剧东部地区环境污染
C.促进四川社会经济发展 D.带动沿线旅游文化繁荣
图6是台湾省地图及台湾观光品牌“亚洲之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7~19题。
17.台湾省
①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台湾山脉 ②城市多分布于西部
③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 ④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亚洲之心”中的地理事物,与其所反映的台湾省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台北故宫博物院——建筑风格与祖国大陆文化同宗同源
B.高山族头饰——我国少数民族数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C.包子——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D.茶——四面环海,全部位于热带
19.游客春节赴台湾岛旅游,能欣赏到
A.南部山脉雄伟,分布着众多的茶园 B.北部气候湿凉,农民在田地里种麦
C.西部河网密布,人们在冰面上嬉戏 D.东部平原狭窄,濒临浩瀚的太平洋
在贵州省雷山县天塘新桥村,苗族同胞至今依然沿用着祖先留下的40多个水上粮仓。粮仓建在水塘中央,为木质吊脚楼结构,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苗族等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图7为水上粮仓景观。读图,完成第20~23题。
20.水上粮仓位于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21.粮仓内储存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高粱
C.小麦 D.青稞
22.粮仓建在水上,可以有效地防止
A.台风暴雨 B.干旱缺水
C.山洪滑坡 D.火灾鼠患
23.除了水上粮仓,池塘里还可以养鱼、养鸭,这样做可以
A.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B.增加种植业的产值
C.提供多种旅游资源 D.减少池塘水分蒸发
2022年2月22日,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秦岭特长输水隧洞全线贯通。这条全长98.3千米、最大埋深2012米的特长输水隧洞,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底部穿越秦岭,创造了世界第一超长深埋隧道等多项世界纪录。图8示意“引汉济渭”工程。读图,完成第24、25题。
24.“引汉济渭”
A.自东向西引汉江水至渭河
B.缓解西安等城市缺水问题
C.减少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改变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25.秦岭的地理意义是
A.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D.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过渡地带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3题,共50分。
26.(15分)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轴线上也有体现。晓天和小才相约骑行打卡中轴线,寻访二十四节气。图9为晓天手绘骑行路线示意图和二十四节气时间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打卡地点一 钟鼓楼
晓天和小才了解到,钟楼有中国现存体量最大的古代铜钟,报时撞钟敲108下,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加在一起108。鼓楼上鼓的数量、击鼓时间和次数也与天象有关,如24面群鼓象征二十四节气。
(1)钟鼓楼是明清北京中轴线的 (填方位)端点,属于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2)以二十四节气和物候相结合来指导农业生产是中国农业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地区播种 (春/冬)小麦的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 (填节气)种麦正当时。同一农作物不同地区播种节气也有差异。农谚“秋分早,霜降迟, (填节气)种麦正当时”描述的地区比北京地区纬度位置更 (高/低)。
打卡地点二 祈年殿
两位同学骑行至天坛,发现祈年殿内楠木柱子的数目,也是按照天象设计的。金柱和檐柱之和是24,尽征着二十四节气。有些节气已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如冬至日,北方有吃馄饨和饺子的习俗,而南方则盛行吃汤圆和九层糕等。
(3)我国东部地区以秦岭一淮河为界,形成南 北 的饮食习惯。南方人冬至有吃汤圆的习俗,主要因为当地耕地多为 (水田/旱地),适宜种植 这一粮食作物,以其为原材料制作的主食就成为南方人节日餐桌的美食。
(4)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共同使命。请为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设计一条宣传语。
两位同学骑行过程中发现,中轴线两侧还保留着大量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如图10)。
(5)从气温、降水等角度,说明自然条件对北京四合院建筑特点的影响。
27.(18分)2022年2月,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图11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和国家算力枢纽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家算力枢纽分布最多的是 地区。甘肃枢纽和内蒙古枢纽位于 地区。
(2)长三角枢纽经济发达,算力需求 (大/小),数据直接传输到 枢纽和 枢纽进行计算和处理;粤港澳枢纽位于 三角洲地区,数据直接传输到 枢纽进行计算和处理。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每年耗电量近亿千瓦时。其设备运转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保证性能和使用寿命,必须给设备散热降温,数据存储要求空气洁净。图12为宁夏枢纽的数据中心中卫位置图。
(3)中卫位于 (高/中/低)纬度,海拔在 米以上,受位置和 的共同影响,年平均气温较低,利用全自然风冷技术为设备 ,可以节约能源成本;距海遥远,降水量 ,风能、太阳能丰富,能为大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廉价且充足的 (可再生/非可再生)能源;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280天以上,空气质量 ,进而大大节约数据中心机房的 (除尘/除湿)成本。
(4)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可以 。(多项选择)
A.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 B.推动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
C.促进我国绿色能源发展 D.消除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
28.(17分)其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地图上云游青藏”研学活动,三位同学做了汇报交流。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同学 世界屋脊:独特的地理环境
图13为该同学查询到的青藏地图。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 (方位)边陲,大致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 山脉、 山脉和 山脉等高大山脉为界,地处地势第 级阶梯,主要的地形区包括青藏高原和 盆地。
乙同学 首批国家公园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
该同学了解到青海省是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保护好青海省的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图14示意三江源位置。
(2)三江源地区是长江、 和 三条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河湖众多,对河流水量起着 作用。由于全球 变化,三江源地区的冰川不断消退.河湖、沼泽面积逐渐缩小,野生动植物 、生态环境恶化。
丙同学 藏毯:从御寒到“个性化定制”
图15为该同学制作的资料卡片。
(3)藏毯编织历史悠久,充分反映出当地的生产方式以 (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编织的原料主要取自当地特有的畜种 。藏毯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因为其具有保暖性好、方便携带等特点,可以适应当地海拔 、气温 的自然环境。
(4)藏毯既传统义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下列两种观点,你赞同哪种?请说明理由。观点1:保护和传承藏毯织造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观点2:改进臧毯工艺,进行机械化生产和商业性开发。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50分)
1. C 2.C 3. D 4. B 5.A
6. D 7.A 8. C 9. B 10. D
11.C 12. D 13. C 14. A 15. B
16.C 17. B 18. A 19. D 20. D
21.A 22. D 23. A 24. B 25. C
第二部分 (共50分)
26.(15分)
(1)北 人文
(2)冬 秋分 寒露 低
(3)米 面 水田 水稻
(4)略,合理即可得1分。
(5)冬季寒冷,墻体厚实,利于保暖;夏季多雨,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等, 合理即可得4分。
27.(18分)
(1)南方 西北
(2)大 甘肃 成渝 珠江 贵州
(3)中 1000 地形 隆温 小
可再生 好 除尘
(4)ABC
28.(17分)
(1)西南 祁连 横断 直马拉雅 — 柴达木
(2)黄河 澜沧江 调蓄 气候 减少
(3)畜牧业 藏绵羊 高 低
(4)略,合理即可得2分。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柳州地区,从“绿皮车”到“复兴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