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素养提升课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展开
阶段素养提升课
第1章
素养探究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其中铝元素为13号元素,铝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岩石或矿石里,如长石、云母、高岭石、铝土矿、明矾石等等。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提取冶炼铝的原料氧化铝。一般情况下会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1)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哪些元素?简述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提示:一共含有5种元素,分别为Al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ⅢA族,S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ⅣA族,Mg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ⅡA族,O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第ⅥA族,F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Ⅷ族。
(2)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四种氧化物,简述这四种氧化物的分类。
提示:从组成角度Al2O3、Fe2O3、MgO属于金属氧化物,而Si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从性质角度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Fe2O3、MgO属于碱性氧化物,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
(3)从流程中可以得出Al2O3、Al(OH)3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提示:金属铝位于元素周期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单质的金属性较弱,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从而导致Al2O3、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溶液反应。
(4)滤液A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的过程中,能否说明Na、Mg、Al三种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大小顺序?简述理由。
提示:滤液A中含有Mg2+、Al3+,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生成了Mg(OH)2沉淀,而Al元素形成了Na[Al(OH)4],因此可以推出NaOH、Mg(OH)2、Al(OH)3的碱性顺序为NaOH>Mg(OH)2>Al(OH)3,因此可以说明Na、Mg、Al三种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大小顺序为Na>Mg>Al。
(5)滤液C中滴加过量硫酸时为什么会产生H2SiO3沉淀,从元素周期律角度阐述理由。
提示:由于Si与S同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得知二者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为S>Si,因此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为H2SO4>H2SiO3。滤液C中含有SiO,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因此向滤液C中加入稀硫酸时会生成H2SiO3沉淀。
(6)Si、C、S是三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请从原子结构角度阐述这三种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顺序,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证明。
提示:Si、C、S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 C |
|
|
| Si |
| S |
,其中C和Si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Si的电子层数为3而碳的电子层数为2,因此C的得电子能力大于Si;Si和S的电子层数相同,而Si的质子数为14,S的质子数为16,因此得电子能力S>Si。因此三种元素的得电子能力为S>C>Si。可以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证明H2SO4>H2CO3>H2SiO3。
因此可以设计如下实验:
装置a中所盛溶液是稀硫酸,装置c中所盛溶液是Na2CO3溶液,装置d中所盛溶液是Na2SiO3溶液。
装置 | 实验现象 | 反应离子方程式 | 实验结论 |
c | 有气泡产生 | 2H++CO=== H2O+CO2↑ | 非金属性:S>C |
d |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 H2O+CO2+SiO===CO+H2SiO3↓ | 非金属性:C>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