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2022-2023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4221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叙述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理数乘方的概念的推导过程,体验乘方概念与有理数乘法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树立坚韧不拔的精神,树立不畏困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若干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你能算出拉扣6次后共有多少根面条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 有理数的乘方
典例1 计算:
(1)(-4)3;
(2)(-2)4;
(3)-125;
(4)33;
(5)24;
(6)-132;
(7)02.
[解析] (1)(-4)3=(-4)×(-4)×(-4)=-64.
(2)(-2)4=(-2)×(-2)×(-2)×(-2)=16.
(3)-125=-12×-12×-12×-12×-12=-132.
(4)33=3×3×3=27.
(5)24=2×2×2×2=16.
(6)-132=-13×-13=19.
(7)02=0×0=0.
【技巧点拨】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an表示n个a相乘的积.注意(-a)n与-an两者的区别及相互关系,(-a)n的底数是-a,表示n个(-a)相乘,-an的底数是a,表示n个a相乘的积的相反数.当n为偶数时,(-a)n与-an互为相反数,当n为奇数时,(-a)n与-an相等.
三、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
1.乘方的意义
2.乘方的运算法则
3.含乘方的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接着层层设问,引出乘方以及与乘方有关的概念,采用归纳类比的方法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又有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第1章 有理数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第1章 有理数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1.6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1.6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