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54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31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54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31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54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316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54张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316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54张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316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54张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316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54张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316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54张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23169/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54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54张,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结答题雷区,指向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双关意义,存在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作者为何会取这些题目?从小说题目中我们明白了关于小说的什么?《甄嬛传》 《原 乡》 《北京青年》 《步步惊心》 《林黛玉进贾府》 《苍 狼》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1、交代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征。《装在套子里的人》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清兵卫与葫芦》3、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项链》 《药》 4、展开情节,前后呼应。《祝福》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引发读者思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或: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荷花淀》《在烈日和暴雨下》7、作为情感的载体,寄托作者情感。《狂人日记》 8、运用手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富。(象征、比喻、双关等) 《变色龙》9、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祝福》
*始终围绕小说的要素理清思路全面组织答案1.人物(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表现人物情感)2.情节(是小说的线索;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3.环境(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交代故事展开的背景,渲染(烘托)环境氛围)4.主题(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作者情感。暗示主题 )5.线索(贯穿全文。明线、暗线)6.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7、修辞手法 :①使用某种修辞,新颖独特,引起阅读兴趣;②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深思。 双关、比喻、拟人,对比反衬、象征、讽刺8、标题语言:富有诗意、清新雅致//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 //一语双关,平中见奇,含蓄而有韵味……
1主题2人物3情节4环境5顺序6线索7悬念8手法 以“祝福”为题有什么好处?①是小说的线索,贯串起祥林嫂一生的遭遇。②交代了小说的情节(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几次写到祝福)。 ③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④暗示了主题。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而祝福是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集中体现,以“祝福”为题,表现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5.“小说标题‘药’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分析。”①三层含义: 1.人血馒头不是药,这迷信的结果,只会使人早日丧生。2.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药,救不了社会的病苦,唤不起愚昧群众的觉悟。 3.真正疗救中国——华夏,只有舍此另找新药,才能根治脱离群众这一症结的新药。 ②“药”指的是人血馒头,是线索。这一事物使小说的明暗两条线索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揭示了华、夏两家故事的底蕴。 ③“药”有概括情节的作用,买药、吃药、谈药……等情节,都围绕“药”展开。 ④“药”具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蘸有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决不是愚昧的群众所想像的医治病苦的良药。
1.小说以××为标题,寓意何在?2. “××”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侧重内容的意蕴探究)3.这篇小说的题目“××”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侧重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4. 小说以“××”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题材选择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侧重拟标题的意图探究)
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 . (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2. (2010全国新课标卷)《保护人》 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3. (2011山东卷)《 审丑》 “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4. (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 》 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5. (2012年辽宁卷)《最后的黄豆》 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
6. (2016全国新课标卷 一)《锄》(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7.(2016全国新课标卷二)《战争》(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一杯茶》题目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一杯茶”是小说的线索,小说自始至终围绕“一杯茶”这条主线展开情节。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领 导给清洁工送了一杯茶,清洁工深受感动,千方百计报答关爱之恩;因为报“一杯茶”之恩,老领导退休后受到了清洁工及其儿子的尊敬。③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一杯茶”是领导关心弱势群体的具体表现,是小说主题得以揭示的切入口。④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技巧。领导给群众送“一杯茶”是小事,却表现了重大的 主题,反映出了深刻的社会哲理。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观点一: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观点二:不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知识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小结:答题雷区
雷区一:脱离文本 随意发挥雷区二:角度单一 语言啰嗦雷区三:理由简单 缺乏论据
一杯牛奶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岁月无情的流走,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数年之后,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的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
1主题2人物3情节4环境5顺序6线索7悬念8手法2.有人认为用“爱心无价”比用“一杯牛奶”作为文章的标题更好,你怎么认为?“一杯牛奶”标题更好。①“一杯牛奶”是全文的线索,它既是贫穷小男孩的解饥物品,又是好心女子的医药费。②“一杯牛奶”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读完文章后又让人感到含蓄蕴藉,回味无穷。③“一杯牛奶”象征了善良人的真挚感人的爱心和知恩图报的美德,表现了作者对善良人性的深情赞美之情。④“爱心无价”太直白太笼统。
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
【答案】 ①情节上,“走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的中心情节“买玉”紧紧地围绕着赵老板从不“走眼”这一明线和李老板“走眼”这一暗线展开②形象上,文章于赵老板的不“走眼”和李老板的“走眼”截然相反的对比中,塑造了赵老板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③主题上,“走眼”在文中具有正话反说的效果,较好的揭示了经商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
小说标题的含义(意蕴)
小结: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的方法
(一) 联系表层含义(二) 体会深层含义(三) 联系全文内容(四) 结合文章主旨
一、理解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什么是意蕴?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某种主旨,揭示的某种现状,表现的人生某种道理,蕴含的某种哲理,以及给人的某种启示等等。
表面意思(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 )深层意思(即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所谓关键句,指的就是文章中“能概括本段文字的句子”“能透漏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能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等)。指代意思、引申意思、隐喻意思、象征意思。(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本文要揭示的中心。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一语双关,双层含义(一表一里、一虚一实)
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或象征意义。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
解析: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 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结合主旨)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爸爸的花儿落了》
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解析:文题一语双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问题】小说以“黄昏”为题,有什么深刻意蕴。
【参考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特定的自然环境:一个暮色苍茫的黄昏,为人物活动安排了一个模糊、昏暗、清冷的背景。②“黄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因为黄昏,老人才未发现丢失香皂,年轻人也因黄昏没有看到香皂,而是自己露出破绽,才有最后意外发现香皂。③揭示小说主旨,是心情沮丧的写照。暗示人性中,心理有如黄昏一般阴暗,使用卑鄙的手段骗取他人的信任。④小说以揭露人性的晦暗为主题,黄昏恰好与小说主题的基调相谐调。(1点2分,3点即可)
例如1 .请探究标题“还乡”的丰富意蕴 ①重新回到家乡;②重回农民的生存、生活状态;③归复良知和淳朴的情感;④找回做人的本质。(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例如2《黑色旅游》:“‘黑色旅游’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这个“黑色旅游”实际上比喻一些单位或部门组织的以监狱为“警示教育基地”,让干部们在“听犯人作报告”中得到“警示”,从而达到教育干部们廉洁奉公、抵制腐败的反腐倡廉教育效果的参观活动 。
例如3: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标题“彼岸”的丰富意蕴。(6分)
答案①“彼岸”是女作家构思的小说《美丽的原野》中“设在一条河溪的彼岸”的“原野”;②“彼岸”是女作家所向往的与喧嚣城市相对的古朴乡村;③“彼岸”是以乡村姑娘为代表的乡村人所向往的城市文明;④“彼岸”是人们一直向往追求,但永远难以到达的远方。
例如4结合全文,谈谈本文以“孤儿”为题目的好处。①一语双关,揭示主题。“孤儿”既指广路外出打工后留给妹妹照看的孩子,又指秦浩他们生活的大山中的城市。(3分)②突出人物的境遇和内心感受。他们原来让人羡慕的生活随着锡山矿务局的倒闭而变得艰难,他们居住的城市已成为资源枯竭的城市,失去了活力,将被人们忘记。“孤儿”这一标题突出了主人公等人内心的失意与无助。(3分)③引人深思。“孤儿”这一标题让人们思考应如何破解因资源枯竭带来的发展困境。
审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 “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叩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 “我哪儿来的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煮过了,成菜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搞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14.“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1 、标题一语双关。 “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 “风格” “理 论”等),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 ; 2 、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 事,但这“丑”下面深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义” ) ,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4、作品抨击了不孝者灵魂的丑陋,讴歌了淳朴善良的无私大爱。
黄昏渡
临川柴子
荒郊野外有个小渡口,茅舍一间,小舟斜靠岸边。渡口虽破,却有个很诗意的名字--黄昏渡。渡口人迹罕至,多少年了,往往只见摆渡人老何蹲在船边孤独地吸烟。
太阳西斜,一天又近黄昏。老何眯着眼,盘腿坐在船头,手里握着个酒葫芦,脚旁放着两份菜,一荤一素,自得其乐地抿着酒。
突然,老何放下酒葫芦,侧着耳,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情。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生意来了!
是个年轻人,走得很急,脸上的神色有些疲惫,背着一个大挎包。“大爷,我要过渡!”年轻人看到老何,看到荒郊野外的渡口,像看到一根救命稻草。
"上来吧!"老何热情地招呼。他当然热情,因为一年半载他也等不到一位客人。
年轻人上船。从年轻人上船的姿势中,老何一眼看出这小伙子不会水。他小心翼翼扶住船帮的样子让老何对他有些轻蔑。老何麻利地收起酒菜,将一支竹篙递到年轻人手上,脸上带着诡异的笑,走下了船。
"大爷,你将我渡过去啊。"年轻人不解地望着老何。
"你自己渡过去吧。"
"我不会摆渡,你把我渡过去,要多少钱都成。"
"我这渡口的规矩,从来都是客人自己渡自己,虽然你是第一次来,但也得守我的规矩不是?"老何说,"任何人都得守规矩,不会摆渡你就现学。"
"今天就得破破你的规矩!"年轻人突然亮出一把刀,将老何逼上了船。老何觉得这情景非常熟悉,他在锋利的刀尖下拿起了竹篙。年轻人说:"好好把我渡过去,我不会要你的性命。"老何默默地将船撑离了岸。
船箭一般地朝对岸划去,年轻人坐在船中央,双手紧紧地抱着他的挎包。老何轻蔑地看着这个年轻人,他知道年轻人表面上张扬,心里其实怕得很。老何狠狠地跺了跺船板,年轻人刚想发作,却看见一股河水突然从船底涌上来。
"老家伙,你怎么把船弄漏了?"年轻人抓着船帮,失声叫道。
"哈哈!这是条破船,不漏水才有问题呢!"老何笑着说,"年轻人,天堂有路你不走,栽到我老何手里,活该你倒霉!"
年轻人舞着刀子扑过来,老何却灵巧地跳入水中,顷刻间没了身影。年轻人望着泛起涟漪的河面,不知所措。
船舱里的水越来越多,船在一点点下沉,年轻人惊慌地抱着挎包坐在船边,绝望地看着河水将自己的身体一点点淹没
年轻人醒过来的时候,夕阳正罩在他的脸上,暖洋洋的。他扭动了一下身体,才发现身子已经给几道绳索捆住了。
"大爷,都是一条道上的人,你放了我吧!"
"哈哈哈!"老何朗声大笑,"一条道?你看花眼啦!"
"那挎包里有钱,你想拿多少拿多少。"年轻人哀求着。
"钱是好东西,可是我老了,不需要这个。"
"大爷,你何必害我呢?"年轻人绝望地垂下眼睛。
"害你的是你自己啊。"老何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年轻人,还是我送你上岸吧!"
警笛声隐约可闻,越来越近了,年轻人徒劳地挣扎了几下,无奈地低下头。
几名警察过来铐住年轻人,紧紧握着老何的手:"这人我们已经追捕十几天了,老何,你又立功了啊!"老何只是憨厚地笑笑。
望着警车远去,老何又盘腿坐在船上,一口热酒下肚,往事在他心中翻腾。那年,老何也是年轻人这般年纪,逃亡中重伤了黄昏渡的船夫。十多年后双鬓泛白的他从狱中出来,在人生的黄昏幡然醒悟,主动要求接替那位船夫来守黄昏渡,配合警方专门抓漏网之鱼。
此后,老何心里又多了一份希翼,他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24期,有删改)
这篇小说以“黄昏渡”为题目有何用意?(4分)
参考答案:(1)标题“黄昏渡”至少包括时间“黄昏”和地点“渡口”,这就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创设特定的活动背景。 (2)“黄昏”作为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其实也是一种夕阳西下的景象,加上地点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渡,无形中形成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渲染了萧索的氛围。(3)对于小说主人公老何而言,隐喻他的人生已是“黄昏”,在人生的黄昏幡然醒悟,配合警方抓捕逃犯,守候黄昏迎接美好的明天;同时也隐喻年轻盗贼的命运已到“黄昏”——穷途末路,不可能逃脱法网,给人以警醒作用。
1、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2、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3、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4、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5、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
关于小说标题含意与用意答题注意事项
1.在文内不能充分发掘。 因为这类题是基于文本内的探究,故首先要对作品内容本身有全面准确的把握,不仅要把握直观显观的内容,而且要弄清隐含的内容;不仅要抓思想内容、情感倾向,而且要抓艺术手法、表现技巧。如若在这方面缺乏全局的分析评断,那么对深刻意蕴的理解很可能是不全面的。2.“角度”和“层面”扩展不够,思维单一。 其实,“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不同的层面”是指作品可以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可能涉及的范畴,如政治、文化、风俗、艺术、科学、历史等。
14.本文以“一个人的仪式”为题,请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6分)①作者用“站好、垂手、阖眼、默哀”这样简单而肃穆的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对英雄行为的肯定、对英雄精神的赞扬;②寂静的墓园中只有作者进行着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为无人拜谒英雄而痛心、为人们漠视英雄而悲伤;③寂静的墓园中只有作者进行着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追逐经济效益、追逐热闹的行为的否定和批判;④“一个人的仪式”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如何准确公正地认识、评价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小说标题的作用 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标题的作用,审题干明题型,定角度找对应,即学即练,解题思路,人物角度,情节角度,环境角度,主题角度,第三步组织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课件,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