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word版含答案)第2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A16°C B30°C C47°C D70°C

    2瑞雪兆丰年,今年春节前夕,陕西出现了一次大面积强降雪。关于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雪不冷化雪冷化雪冷主要是雪熔化放热

    B.雪后路面撒盐加快融雪速度,主要是因为撒盐提高了雪的熔点

    C.下雪后可适当减弱噪声

    D.雪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3.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玻璃的外侧

    B.抗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液化

    4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描述中发生液化现象的是(  )

    A图中立春时节冰雪消融B图中冬至时节房檐下的冰挂

    C图中大雪时节地上的雪D图中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5.关于如图所示的北京某天天气预报信息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天的最高温度达到22℃

    B.这天的温度让人感到寒冷难耐

    C.这天适合穿短衣、短裤等夏季服装

    D.这天夜间部分地区的道路可能会结冰

    6.唐诗宋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诗句中所指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7.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

    B.在05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8.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惊艳亮相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对下列节气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寒露”—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大雪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9.关于下列诗句中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一蓑烟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0.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④ B③④ C②⑤ D③⑤

    11.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霜的形成。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还发现罐外底部出现了白霜(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盐后冰的熔点降低了 B.冰已开始由固态变为液态

    C.白霜是由罐外空气凝华而成的 D.白霜是由罐外水蒸气放热而形成的

    12.如图所示,是海浩现象、海浩现象是在寒冷的冬天,海面存在较大的海一气温差时,海水蒸发为水蒸气后,遇到冷空气迅速凝结为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是液化的一种方式 B.小水滴是熔化形成的

    C.小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D.凝结成小冰晶的过程需要放热

    13.有两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37.2℃,再用它分别测甲、乙二人的体温,结果甲的体温计示数为37.2℃,乙的示数为37.4℃,那么这二人的体温(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7.2℃,乙的体温是37.4℃

    B.甲的体温小于37.2℃,乙的体温小于37.4℃

    C.甲的体温可能小于37.2℃,乙的体温是37.4℃

    D.二人的体温都无法确定

    14.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7.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7.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15.夏天,老师建议不要将冰冻的瓶装矿泉水放在桌子上,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水瓶的外壁上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水滴会弄湿书本。学生喝了这种冰水会感到特别凉爽,这是因为冰在熔化时会___________(填吸收放出)热量。夏天,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知沥青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降温,依据是酒精蒸发会__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

    16.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17.通过查阅资料可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在设计碘的升华实验方案时,同学们提出了两种加热的方式:A.用热水加热;B.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你认为 ___________方式更为科学合理,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18.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

    19.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到零下78.5℃,如果将它放在空气中,会长出如图所示的冰状胡须。其形成原因是固态的二氧化碳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收了周围的空气中的热量,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我们知道分子都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揭示原子并不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粒子,它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_______组成。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20.如图分别是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两个实验。

    1)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_℃

    2)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____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根据图丙可知图像A对应乙图中___________(选填)装置;

    4)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采用图丁装置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里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并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海波熔化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___,熔点为___________℃

    2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AB)。除了图示器材外,实验时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

    2)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在水温升高到90 ℃后,小明每隔1 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 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

    4)水在沸腾过程中,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______(填“C”“D”)图。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填吸收放出)热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22.夏天,小明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请你解释一下整个过程先后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与海雾

    20211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青岛市区和沿海地区最低气温15℃左右。受冷空气影响,岛城前海云雾升腾,宛若仙境,一时间青岛出现海浩的视频便在全国微信圈传开。网查,所谓海浩现象是在寒天气中才会出现的一种奇观。当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流经温暖的海面,引起海水强烈蒸发,水蒸气遇到强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呈现出白茫茫云雾的现象,形成了浩气。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已有文献资料表明:过冷的水蒸气在有凝结核的情况下,30℃以下可以凝结成冰雾,10℃以上凝结的都是水雾,30℃10℃之间凝结的冰水混合雾。因此中国海洋大学气象学系海雾研究团队认为有关青岛海浩现象是冰晶组成的说法,缺乏观测依据。

    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认为,此次出现的大气现象应当是海面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此次现象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平流蒸发雾。

    1)真正的海浩现象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 ______现象,平流蒸发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 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家住青岛的小明想用图乙所示用带颜色的水自制成的温度计(已标刻度)粗略测量当天(202117日)室外的温度,没有成功。请分析他测量失败的原因:______

    24小明想给爷爷做一个医药低温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效果好,还是用浓度适当的盐水结成的冰好;于是他做了一个小实验,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到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出现;请你帮小明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并且帮小明判断做医药冷藏盒是用冰好,还是用浓度适当的盐水好?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C

    6B

    7AC

    8C

    9D

    10C

    11C

    12D

    13C

    14C

    15     液化     吸收     非晶体     吸热

    16     晶体     80     不变     固液共存

    17     A     酒精灯外焰温度大于碘的熔点,碘可能会先熔化再汽化

    18     升华     熔化     凝华    

    19     升华     凝华     电子

    20     87     水蒸气          固态     6     48

    21     B     秒表     缩短加热时间     99     C     吸收

    22升华吸热

    23     凝华     液化     水的凝固点高于当时的气温,水会凝固成冰

    24水蒸气在低温环境下凝华而成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