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学案
展开一、水循环
1.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①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②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二、海水的运动
1.海浪
(1)类型
①海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②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③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2)海浪的影响
①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②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③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2.潮汐
(1)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2)潮汐的特点
①日变化: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②月变化: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3)潮汐的影响
沿海各地,每日潮涨潮落的时间准确、可查。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3.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
(2)分类: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3)影响
①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②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③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点拨 水循环的动力和根本原因
驱动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水循环的根本原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辨析 内、外流区的水循环
外流区域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技法 水循环类型的判定
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了植物蒸腾这一环节。
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点拨 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
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表现为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点拨 人类活动对下渗环节的影响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下渗,这其中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1)有利方面包括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坡地改梯田、翻耕土壤以及植树造林等均可增加下渗量。
(2)不利方面主要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使水分下渗量减少。
辨析 海啸与风暴潮
(1)成因不同: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海水波动,其能量来自岩石圈。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如台风、寒潮等,其能量来自大气圈。
(2)分布地区不同:海啸一般与地震-火山带分布一致;风暴潮多与台风、寒潮等强风分布区一致。
拓展 潮汐能的特点
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资源,蕴藏量大,运行成本低;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潮汐能发电对环境污染小;潮汐能发电的水库都是利用河口或海湾建成的,基本不占用耕地,且容易建造,投资较少;潮汐能是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能源,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小。潮汐每天发四次电。
提醒 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
洋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洋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寒流与暖流是相对于其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不在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提醒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
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该洋流是暖流。如果洋流只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则不一定是暖流,如索马里寒流(夏季出现),由于夏季该海域吹离岸风,受上升流的影响(深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虽然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但是其属于寒流。
水 循 环
【命题情景】
鹿特丹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北海沿岸,城市90%的区域低于海平面,频繁的暴雨导致该城市内涝严重。当地设计了具有下沉空间的“水广场”(下图)。平时,广场是人们休憩、运动的公共场所。降雨时,雨水经净水系统过滤后,收集并储存在广场里,直到可以被排至附近的水体。
【问题探究】
探究1 简述鹿特丹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综合思维]
探究2 说明“水广场”在鹿特丹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人地协调观]
探究3 绘制该区域的水循环示意图。[地理实践力]
[提示] 1.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多;地势低平,城市地面硬化,下渗少,排水不畅。
2.滞留洪水(或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质;构建城市景观,建设宜居的公共空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地气候。
3.六个环节,箭头及文字说明都要正确。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①风eq \b\lc\{(\a\vs4\al\c1(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
②距海远近。
③地形地势。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8·高考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回答第1题。
1.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D
2.(2018·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2021·瑞安期末)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
B.降水、下渗、蒸发、污水
C.下渗、降水、蒸发、污水
D.降水、蒸发、下渗、污水
2.下列影响水循环的人类活动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
A.提高河川径流对城市的供水量
B.大规模开采浅层和深层地下水
C.进行雨污分流,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D.加强屋顶和墙壁绿化,提高城市地下水位
解析:第1题,图中①由水蒸气指向地表径流,应表示大气遇冷后形成的降水;②由地表径流指向地下径流,应表示下渗;③由河川等指向水蒸气,应表示蒸发;④由城市用水指向污水处理厂,应表示城市活动产生的污水。故选B。第2题,提高河川径流对城市的供水量,即过度使用河流水,会加剧地表水资源消耗,不利于河川径流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地下水埋藏深,补给难度大,大规模开采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会加剧地下水资源消耗,不利于可持续发展,B错误;进行雨污分流,即污水与雨水分开,可以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C正确;加强屋顶和墙壁绿化,可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但屋顶和墙壁绿化会截留更多的雨水,不利于雨水下渗,对提高城市地下水位不利,D错误。故选C。
答案:1.B 2.C
(2021·青岛高三模拟)陕西西咸新区城市车行道路略高于其两侧绿化带,道路两侧每隔几米设有一处排放口,路面积水通过排放口流入绿化带,排放口处有较大的鹅卵石。7月24日晚,西咸新区新城出现短时暴雨,两小时内雨量接近40毫米,但雨后路面无积水、内涝等景象出现。下图示意陕西西咸新区道路与路边绿化带景观。据此完成3~5 题。
3.在暴雨发生时,排放口处鹅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
A.加速雨水下渗 B.减少土壤冲刷
C.拦截枯枝落叶 D.净化雨水泥沙
4.7月24日晚短时暴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暖湿气体主动爬升
B.暖湿气体被迫抬升
C.冷干气体主动爬升
D.冷干气体被迫抬升
5.西咸新区路边绿化带的建设,可以减少该区域的( )
A.大气降水 B.植物蒸腾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解析:第3题,暴雨时,水量大,流速快,对地表的侵蚀能力强。在道路排放口附近水流速度更快,容易产生水土流失。而鹅卵石重量大,能够压实地表,减少水流对地表的侵蚀。因此在排放口处放置鹅卵石的目的是减少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故选B。第4题,降水的时间是7月份的夜晚,强度大,历时短,据此可以判断是冷锋活动造成的,即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被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降水。故选B。第5题,材料中提到“西咸新区城市车行道路略高于其两侧绿化带”“雨后路面无积水、内涝等景象出现”。降水时,路面积水可以快速流入绿化带而下渗,因此路边绿化带的建设可以减少该区域的地表径流。故选C。
答案:3.B 4.B 5.C
海水的运动
【命题情景】
钱塘江大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同时也是最壮观的潮汐。当发生潮汛时大潮涌起数米,惊涛骇浪的壮观场面令人为之动魄。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民间向来有农历八月十五观赏钱塘江大潮的习俗。
【问题探究】
探究1 试用引力的大小分析农历十五前后形成大潮的原因。[综合思维]
探究2 我国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左右形成“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认知]
探究3 试分析杭州湾沿岸地区为防止钱塘江大潮对沿岸的破坏应采取的措施。[人地协调观]
[提示] 1.农历十五前后,太阳和月球位于地球同一侧,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平时大,易形成大潮。
2.河口呈喇叭状;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月、地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大;此时盛行东南风,风力对大潮有助推作用。
3.修筑坚固的海堤。
1.海浪的类型、成因及影响
2.潮汐的周期、规律及成因
3.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年6月20日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图表示锦州港当日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D.钱塘江大潮与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形状有关
2.此日,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最合理的进港时间是( )
A.6:00 B.11:00
C.16:00 D.21:00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1.D 2.C
阅读下列描述波浪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
③上午,当我驾车沿着海岸线走的时候,看到了怪异的景象。海水呈现白色,上面满是泡沫。6米高的巨浪冲上海岸。
1.①所描述的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2.引起②所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
A.风 B.太阳引力
C.月球引力 D.海底地震
3.引起③所描述的海水运动的力量来源最可能是( )
A.风 B.太阳引力
C.月球引力 D.海底地震
解析:第1题,①中“洪波涌起”是风力引起的海浪。第2题,②中“杭人”指“杭州人”,描述的是钱塘潮景观,在引起潮汐的引潮力中,因月球距离地球近,其引力成为最主要的引潮力。第3题,③描述的是海啸,它主要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
答案:1.A 2.C 3.D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题。
4.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为寒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甲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区,饵料丰富
B.寒流流经海域,人迹罕至
C.暖流流经海域,海水温暖
D.不受洋流影响,风平浪静
6.洋流对乙地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降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增温减湿 D.增温增湿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④洋流从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第5题,由图可知,甲处位于暖流与寒流交汇处,饵料丰富,会形成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第6题,由图可知,流经乙地的洋流为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D正确。
答案:4.D 5.A 6.D
必备知识
知识体系
学科素养
1.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和地理意义。
2.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
3.海水运动的形式、原因及其影响。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地理实践力:根据相关材料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3.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理解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理解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水汽输送有重要意义
海陆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淡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
循环水量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分类
判断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量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有利影响
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不利影响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主要类型
主要成因及特点
影响
常见海浪
①风吹海面引起海水波动;②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③风浪传到无风海区或风停息后的余波,称为涌浪;④海浪传至浅水区,受海底摩擦作用,能量衰减,出现破碎和倒卷,称为近岸浪或拍岸浪
①塑造海岸地貌;②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③为冲浪运动提供条件;④影响捕捞、航行、勘探及其他海上作业活动
海啸
①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并因此形成的巨浪;
②能量巨大
破坏沿岸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海水侵袭,带来灾难性后果
风暴潮
①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的急剧升降;②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③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受此袭击,能量巨大
周期
规律
成因
一天
两次潮涨潮落
在地球上,当某地处于正对或背对月球时,此处的海水被月球引潮力“拉”起来,周围的海水也向此处聚集,形成涨潮。地球自转使得大部分海域海水一天出现两次涨落
一月
当朔、望日(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时,日、月、地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
当月相处于上弦、下弦(农历初八、二十三前后)时,日地连线与月地连线呈直角,引潮力分散,形成小潮
天时
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且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此时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
风势
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前进方向大体一致,风助潮涌,潮借风势
地利
①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是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水位暴涨;②此时钱塘江水量大,水流方向与潮水方向相反,加大了潮差
环境类型
影响
举例
沿岸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暖流沿岸地区气候比较湿润,寒流沿岸地区气候比较干燥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暖流与寒流交汇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 水循环和水平衡(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5讲 水循环和水平衡(含解析),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水循环,水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浪,潮汐,八和二十二,洋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导学案及答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