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无答案),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年级 班 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 一、读拼音, 写汉字。 (12 分)二、词语练习(21 分)1.比一比, 组成词语。 (5 分)葫( ) 拨( ) 蘑( ) 菇( ) 竿( )胡( ) 泼( ) 磨( ) 姑( ) 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6 分)( ) 地吹 ( ) 地提 ( ) 地扇( ) 的肥皂泡 ( ) 的嘴巴 ( ) 的眼睛3.照样子, 写词语。 (6 分)清清爽爽:颤 巍 巍:4.写出“好” 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4 分)心情好( )态度好( )天气好( )身体好( )三、句子森林(10 分)1.补充句子。(6 分)(1) 诚者, ; 思诚者, 。(2)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2.照样子, 围绕一个事物写一段话。(4 分)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 像一串美丽的梦, 是那么圆满, 那么自由, 那么透明, 那么美丽。冬天的雪 四、课内阅读吧 (13 分)1.《肥皂泡》 主要写了( ) 肥皂泡、( ) 肥皂泡和( ) 肥皂泡, 其中重点写的是( ) 肥皂泡和( ) 肥皂泡。 (5 分)2.课内语段阅读。不行 不行 小珍来了会扑空的 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 表示歉意, 明天教她叠花篮, 好吗? ”妈妈在一旁说。“不, 妈妈。 ( ) 我忘记了这件事, 明天可以向她道歉, ( )我并没有忘记, 我不能失信啊!”“我明白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的孩子。 ”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 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1)给第 1 自然段加上标点。 (2 分)(2) 给第 2 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 ) (2 分)A.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C.如果„„可是„„(3)“把手抽回来” 说明了( ) 。 (2 分)A.宋庆龄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B.宋庆龄不想教小珍叠花篮了。C.宋庆龄想回来取花篮。(4)第 3 自然段说明了( ) (2 分)A.宋庆龄明知故犯, 不想无意中失信。B.宋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五、课外阅读轩(15 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跌倒了,趴在地上哭叫着,年轻的母亲似乎无动于衷,板着面孔,用严厉的目光盯着趴在地上的孩子。正巧我路过,上前要扶起那孩子。那母亲果断地说:“不,不,让他自己爬起来! ”我仔细一“咀嚼”,始得醒悟:这位年轻的妈妈如此这般,大概是出自对人生的体验吧。人生是一个过程。好像上苍有意为难人,在人生的全过程中,绝无平坦大道可走。坎坷,荆棘,困难,这一切都与人生为伴。人要生存,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困难交锋,要与挫折抗争。这是对人的信念、意志与毅力的考验。敢于交锋与抗争者,即使跌倒了,也会爬起来并最终成为命运的主人和事业上的成功者。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溺爱过度的孩子,长大之后决不会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跌倒;跌倒之后也是很难爬起来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从小历经“摔打”的人,他们直面人生,深谙(ān)人生的底里,虽百折而不回,履艰险而不惊。不过, 像这位年轻妈那样待孩子的不是很多,而娇惯、溺爱孩子却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视孩子为“小皇帝” 的家庭不胜枚举。许多刚入托儿所(或幼儿园) 的三四岁的孩子,食不善用筷,穿不会动手。做父母的有谁不爱自己的子女?需要界定的倒是:什么是爱?怎样才算爱?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害。有些中老年父母意识到这一点了,但已为时过晚。那个跌倒的孩子终于自己爬起来,跑到妈妈近前。妈妈欣喜地笑道:“对,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往前走。”年轻的母亲,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1.结合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4 分)界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胜枚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从小娇生惯养、 溺爱过度的孩子, 长大之后决不会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 容易跌倒; 跌倒之后也是很难爬起来的。 ” 文中与之对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3. 在第 1 自然段中的“似乎” 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习作芳草地(25 分)有了新朋友, 不忘老朋友。 请把你的一位老朋友介绍给新朋友吧。 介绍时要抓住朋友的特点来写。 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