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范进中举精品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范进中举》的文章结构,梳理了全文的故事情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合作探究
(一)把握故事情节,初步感知形象
1.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可谓是截然不同的,请同学们制作一张表格,分析范进中举前后众人的态度变化,并说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众生相。
(表格示例)
人物态度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中举前
骂范进现世宝、癞虾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高高在上并嫌弃女婿
不闻不问
不理不睬
中举后
拿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慰问;夸范进才学高,品貌好,是天上的星宿;不敢打骂;称“贤婿老爷”;低头扯后襟
奔走效力
殷勤送礼
拿蛋送酒
背米捉鸡
搬桌拿椅
送银送房
称兄道弟
明确: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各色人物嫌贫爱富、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跃然纸上。他们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白眼相加。由此可见,读书人中举后便可享富贵,受尊敬,不中举就会被人看不起。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2.简要说说范进在中举前后有哪些变化。
明确:中举前,每日少饭食,乡试无盘缠,家贫不得已要卖鸡换米煮粥;畏惧岳父大人,对胡屠户唯唯诺诺。中举后,高兴发疯,清醒后,对张乡绅奉迎自如,打起官腔,对胡屠户则势利虚伪。
(二)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1.分别找出在范进中举前后有关胡屠户语言、行为描写的语句。
明确:(示例)中举前,范进去向胡屠户借盘费,“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凶神似的样子简直令人发指。中举后,“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2.胡屠户可笑在哪里?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并归类。
明确: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对女儿婚姻的态度:“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
3.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课文用什么手法写出了这些变化?表明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小说运用对比手法,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4.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范进的语句,指出这些语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1)中举之前
①面对胡屠户的教训,他“唯唯连声”,还说“岳父见教的是”。(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②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的反应只是“摸门不着”“自心里想……”。(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性格:已习惯于对人低声下气,对来自周围的轻蔑、嘲笑甚至侮辱都默默承受,不敢有丝毫反抗,卑怯屈辱到了极点。
(2)中举之后
①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动作描写)
(写出了范进未中举前穷困潦倒的程度,说明科考已让他家徒四壁。)
②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动作描写)
(写出了范进不敢相信自己中举的心理,这曲折地反映了他自20岁开始应考以来一连串的失败在他心头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③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小说高潮部分的描写,反复写范进拍手、大笑,且口中反复说着“噫!好!我中了!”活画出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
④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语言描写)
⑤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语言描写)
⑥“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语言描写)
性格:世故圆滑
点拨:①典型意义:通过范进这一典型形象的刻画,小说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入木三分。②原因: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摧残,摧残到人不像人的样子,摧残到丧失了人格的地步。
5.中举前后范进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各是怎样的?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原句来。
明确:中举前:经济状况非常恶劣,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参加完乡试回家后,“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社会地位非常低下,胡屠户骂他“现世宝”,他还“唯唯连声”;被胡屠户“啐”唾沫,骂“癞虾蟆”“尖嘴猴腮”,被骂得“摸门不着”。
中举后:经济状况明显好转: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张乡绅送银赠房。社会地位也有显著提高:邻居都来帮忙,称之为“范老爷”;胡屠户称之为“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与之称兄道弟。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呈现出世人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势利虚伪的丑态。
6.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性格上有了怎样的改变?
明确:由极度不自信、自卑到喜极而疯,但从中可以看出范进本质的善良,更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摧残以及科举制度的罪恶之大。
7.借鉴前面分析胡屠户的方法,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提示)
明确:(示例)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教师总结:范进是一个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人。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三、问题探究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明确:(1)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害,这是根本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在思想上,范进认定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跳过龙门,彻底改变现状。但是,屡试屡败的打击使他原本脆弱的心更加脆弱;又因为读的是死书,丧失了许多谋生能力,生计的窘迫更坚定了他依靠科举改变命运的观念,心理压力就更重了。
(2)社会环境的压力。科举考试不仅毒害了读书人,也毒害了广大群众。中举与不中举成了人们评价读书人的标准。范进屡试不第,自然就成了人们冷嘲热讽的对象。世人的势利、冷漠、白眼甚至愚弄,促使范进逐渐走向思想崩溃的边缘。
(3)范进的个人因素。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经过十几场科举考试,考了30多年,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
2.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
明确:(示例一)范进喜极而疯是喜剧。理由:①写范进发疯、胡屠户打嘴巴治疯用的是夸张手法;②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③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示例二)范进喜极而疯是悲剧。理由:①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试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②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的框架内,扼杀他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四、课堂小结
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一、二、三题。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范进中举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范进中举精品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