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应用(共3小题,满分20分)
1.(10分)下面是“惜时读书”主题演讲稿片段,请根据文意补充完整。⑨⑩请模仿划波浪线的句子。
我爱读书,生活因读书而精彩。当我学习遇到困惑时,先贤告诉我“知困,① ”的道理;当我与朋友惜别时,诗句阐发了“② ,落日故人情”的意蕴。书让我领略到“曲径通幽处,③ “的清幽宁静;书让我领会到“④ ,只有香如故“的人格魅力;书让我领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
⑤ ”的济世情怀。走进《诗经》,可见令人“求之不得,⑥ ”的淑女;走进《卖炭翁》,听白居易(作者)讲诉“可怜身上衣正单,⑦ “的悲苦故事;走进《桃花源记》,可赏陶渊明描绘的“芳草鲜美,⑧ “的桃林美景。
书,是一束绚丽的烟花,点缀了生活的星空。通过读书,生活少了份浮躁,多了份沉稳,⑨ ,
⑩ 。学海无涯,征途漫漫,让我们珍惜时间,以书为伴,铸就智慧人生!
2.(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活动。
C.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保护得好决定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D.止咳祛痰片,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3.(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ㅤㅤ八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之旅就要结束了。我们了解了王选一生中最重要的jué①______(A.抉B.决)择对他的影响;也和顾拜旦一起回顾了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甲】______(A.土崩瓦解B.分崩离析)时为追求和平而又充满自信的人们带来的力量……我们还欣赏过黄河壶口瀑布的一川大水,跌得粉碎,形成一个个漩②______(A.xuánB.xuàn)涡时的喧嚣;也曾和马克•吐温一起坐在勃朗峰顶倾听那瞬息万变的云霞【乙】______(A.纷至沓来B.接踵而至)时的长鸣……当然,我们也一起诵读经典诗文,和常建一起登临古寺,漫步山林;和庄子一起扶摇九万里,俯瞰大地。总之,这学期的学习历程,【丙】______。
(1)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 ②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甲】 【乙】
(3)请选出填入丙处,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像欣赏了一场惊动人心的交响乐
②像进行了一次荡涤心灵的旅行
③像和一位睿智的长者促膝长谈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③②
二、阅读(70分)
4.(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营造了寂寞、凄清的氛围。
B.“碾”字既表现了摧残者的无情,也写出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大。
C.作者仕途上屡遭排斥的遭遇与梅花“一任群芳妒”的经历相类似。
D.本词表现了梅花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高洁坚贞的品质。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意境。
5.(16分)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各小题。
【甲】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乙】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甲】诗的作者是 (人名),【乙】文选自《 》。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死者长已矣已
②怒而飞怒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
④亦若是则已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笔墨简洁,两条线索明暗共进,构思巧妙,在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
B.【乙】文汪洋恣肆,能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
C.【甲】诗与【乙】文兼具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叙事之中。
D.【甲】诗藏问于答,【乙】文想象奇特,【甲】【乙】情感有别,价值各异。
(5)甲、乙两文所讲述的故事,作者各要表达什么主旨?
6.(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游天池
季羡林
①民间流传的神话说,半山的小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山顶上的大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浴池。“西望瑶池降王母”,唐代大诗人杜甫已经这样期望过了。至于她究竟降下来了没有,我们不得而知。如今却只是王母已乘青鸾去,此地空余双天池。
②今天我们就来到了这个天池。
③天山像一团黑云,横亘天际。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望到山顶上白皑皑的雪峰,插入蔚蓝的天空。我在内地从来没有看到过真正的雪峰。来到这里,乍一看到,眼前仿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致也随之而腾涌。车子一开进大山,不时看到哈萨克牧民赶着羊群或马群,用老黄牛驮着蒙古包,从山上迤逦走下山来。耳朵里听到的是从万古雪峰上溶化后流下来的雪水在路旁山溪中潺湲的声音。靠近我们的山峰顶上并没有雪,只是在山脊的背阴处长满茂密的松林,据说是原始森林。一棵棵古松都长得苍劲挺直,整整齐齐地排在那里。不长松林的地方,也都是绿草如茵,青翠如碧琉璃。在这些山峰的背后,就是万古雪峰,仿佛近在眼前,伸手就能够抓一把雪过来。然而,据说有一些雪峰还没有人爬上去过哩。
④在一路泉声的伴奏下,车子盘旋而上。有时候路比较平坦,有时候则非常陡。往往是转过一个大弯以后,下视走过的山路,深深地落到脚下,令人目眩不敢久视。走到半山的时候,路旁出现了一个圆圆的颜色深绿的池塘,这就是所谓小天池。在这样高的地方,有这样深的池塘,不是从天上摔下来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汽车再往上盘旋,最后来到一个山脊上。眼前豁然开朗,久仰大名的大天池就展现在眼前。烟波浩渺,水色深碧,据说是深不可测。天池对面的山坡上长满了挺拔的青松。青松上面是群峰簇列。在众峰之颠就露出了雪峰,在阳光下亮晶晶闪着白光,仿佛离我们更近了。我们此时心旷神怡。逸兴遄飞,面对神话般的雪峰,真像是羽化而登仙了。
⑤在池边的乱石堆中,却另有一番景象。这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吵吵嚷嚷,拥拥挤挤,一点也没有什么仙气。有很多厂或者什么团体,从几百里路以外,用汽车运来了肥羊,就在池边乱石堆中屠宰,鲜血溅地,赤如桃花;而且就地剥皮剔肉,把滴着鲜血的羊皮晒在石头上。在石旁支上大锅,做起手抓饭来。碧水池畔,炊烟滚滚;白山脚下,人声喧哗。那些带着酒瓶和乐器的人,又吃又喝,载歌载舞,划拳之声,震响遐迩。卖天山雪莲的人,也挤在里面,大凑其热闹。连那些哈萨克人放牧的牛,没有人管束,也挤在人群中,尖着一双角,摇着尾巴,横冲直撞,旁若无人。我想,不但这些牛心中眼中没有什么雪峰天池,连那些人,心中眼中也同样没有什么雪峰天池。我仿佛看到雪峰在那里蹙眉,天池在那里流泪……
⑥至于我们自己,我们从远方来的人却是心中只有天池,眼中只有雪山。我恨不能把这白山绿水搬到关内,让广大的人民共饱眼福。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只有瞪大了眼睛,看着天池和雪峰,我想用眼睛把它们搬走。我看着,看着,眼前的景色突然变幻。王母娘娘又回来了。她正驾着青鸾,飞翔在空中,仙酒蟠桃,翠盖云旗,随从如云,侍女如雨,飞过雪峰,飞过青松,就停留在天池上面。
⑦但是,幻象毕竟只是幻象。一转瞬间,一切都消逝无余。展现在眼前的仍然是碧波荡漾的天池,郁郁葱葱的青松,闪着白光的雪峰和熙攘往来的人群。这时候,日头已经有点偏西,雪峰的阴影似乎就要压了下来。是我们下山的时候了。我们又沿着盘山公路,驶下山去。
(选自《季羡林百年散文精华》,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文字朴实,在平白朴素之中,流露出对造化的感恩。
B.第五段描写嘈杂、拥挤、纷乱的场面,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天山旅游业发展得好。
C.文章多次出现“不是从天上摔下来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之类的话,是强调天池的神秘。
D.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天池的景色以及观感。
(2)文章开头写民间神话和杜甫的诗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三、四段,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所至
所见
所感
从很远处望
①
兴致也随之而腾涌
一开进大山
茂密的松林,绿草如茵,……
欣喜
走到半山
②
惊喜
③
大天池
④
(4)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完成题目。
①在这些山峰的背后,就是万古雪峰,仿佛近在眼前,伸手就能够抓一把雪过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天池对面的山坡上长满了挺拔的青松。青松上面是群峰簇列。在众峰之巅就露出了雪峰,在阳光下亮晶晶闪着白光,仿佛离我们更近了。(从写作顺序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5)阅读下面资料,针对文章第五段的内容,请你为本次公益活动提出治理建议。
【资料链接】
(天山网讯)“山更青啊水更绿、让中国更美丽,美丽的大自然是你我共同的家园,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伴随着一首悠扬的歌曲《让中国更美丽》,6月5日,在世界环境日当天,第48个以“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公益宣传活动,在天池拉开帷幕。
(摘自2019年6月6日天山网)
7.(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
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因为传统的钢笔、圆珠笔必须依靠重力将墨水漏入笔尖,所以钢笔、圆珠笔都无法使用。铅笔虽然可以正常书写,但微小的导体石墨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现代的太空笔则依靠气压将墨水压出。在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任务中,翟志刚拟带中国传统文房四宝进入空间站,将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剑胆翠心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传统的钢笔、圆珠笔不能用,而毛笔这种促生于先秦的古老文具,却能在21世纪的星海探险中发挥作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思考一番:毛笔是怎么书写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毛笔上面吸收了墨水,在笔尖与纸张粮触的时候,墨水就从笔尖转移到纸上。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只有当笔尖接触到纸张时,墨水才发生转移,其他时候呢?
实际上,墨水自动发生转移也是常有的事情。初学者有时候会蔽上太多的墨水,墨水就会从笔尖满下来。毛笔葱墨时是有技巧的:只需把笔尖的一部分漫入墨中,这样可以保证只吸入适量的墨水,墨水就不会从笔尖滴落。所以,一支毛笔能留住的墨水,有一个上限。
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然毛笔可以留住墨水,那么一定有一个机制来克服重力,这个机制会是什么呢?我们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由于毛笔笔尖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各处的大气压是平衡的,于是只需要考虑重力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液体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另一部分是液体与容器壁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液体黏附或者疏离。两种相互作用都有摩擦力,微观上体现为电磁相互作用,宏观上就带来一种叫作毛细现象的神奇现象。
毛细现象是指将一根毛细管浸入液体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内页面会自发向上或向下发生移动。毛细现象第一眼看上去违反自然规律。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水会自发往高处移动?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不会优空产生或消失,液柱上升的过程伴随重力势能的增大,因此一定能找到另一种能量在这个过根中是降低的。没错,这种能量来自液体的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与内部的相互作用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不相同。表面的液体分子互相连接更少,相互作用更确,于是两侧受力不均。在这种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当内部受力较大,将自发向外部“突出”,于是在不受重力的情况下,一团液体将呈现球形。在这种情况下,表面张力将使液体分界面变弯,使之达到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
问题的解答就是这样。毛细现象实际上要求达到一种平衡﹣﹣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和液体内部与表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达到这个平衡的过程中,液体表面会发生变形。毛笔的材料﹣﹣兽毛,也就是蛋白质,可以被水浸润。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响,毛细现象在空间站自然也可以发生,于是毛笔在失重条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书写。
当我们放眼星辰大海时,前人那些充满创意的智慧也凝视着我们。
(节选自微信公众号“中科院高能所”)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的太空笔和毛笔都可以在太空使用,但二者使用的原理不同。
B.传统的钢笔无法在太空使用是因为在失重情况下墨水无法漏入笔尖。
C.毛笔蘸饱了墨水,只有当笔尖接触到纸张时,墨水才可能发生转移
D.第一自然段加点词“可能”表示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请写出两点。
(3)在空间站能够使用毛笔正常书写,其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8.(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刚刚过去的劳动节,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
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劲,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
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摘自“校长会”微信公众号)
【材料二】
2017年9月到12月期间,××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省中小学劳动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
很有必要
没有必要,耽误工夫
无所谓
13%
16%
71%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开设了
未开设
不清楚
30%
36%
34%
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
是
否
不清楚
3%
79%
18%
【材料三】
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
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
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④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⑤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1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列出了有关孩子“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
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C.青少年学生在社会劳动实践中能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D.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
(2)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
(3)针对材料中“家长4”关于劳动教育的看法,请运用材料三的相关内容给予反驳。
三、名著阅读。(6分)
9.(6分)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阅读
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
人物
他(1)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一只脚穿着破靴,一只脚穿着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过,只有他那对眼睛,那对永远发光的眼睛还跟从前一样。
(1)句中的“他”是:
关注情节(内容)
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2)是第一位的。他始终关注着儿子在(3)艺术道路上的成长。
(2)指
(3)指
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
从下面这段自然环境
描写中可以看出保尔在参与的任务是:(4)
关注
评价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精神吗?
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
到精神:(5)
四、作文(60分)
10.(60分)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阅读是一种旅行,旅行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和旅行都是一种修行,可以增加阅历,拓宽视野,遇见美好,获得体验和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遇见,一路芬芳。……
上面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阅见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扣题作文;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区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应用(共3小题,满分20分)
1.(10分)下面是“惜时读书”主题演讲稿片段,请根据文意补充完整。⑨⑩请模仿划波浪线的句子。
我爱读书,生活因读书而精彩。当我学习遇到困惑时,先贤告诉我“知困,① 然后能自强也 ”的道理;当我与朋友惜别时,诗句阐发了“②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的意蕴。书让我领略到“曲径通幽处,③ 禅房花木深 “的清幽宁静;书让我领会到“④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的人格魅力;书让我领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
⑤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济世情怀。走进《诗经》,可见令人“求之不得,⑥ 寤寐思服 ”的淑女;走进《卖炭翁》,听白居易(作者)讲诉“可怜身上衣正单,⑦ 心忧炭贱愿天寒 “的悲苦故事;走进《桃花源记》,可赏陶渊明描绘的“芳草鲜美,⑧ 落英缤纷 “的桃林美景。
书,是一束绚丽的烟花,点缀了生活的星空。通过读书,生活少了份浮躁,多了份沉稳,⑨ 少了份庸俗 ,
⑩ 多了份儒雅 。学海无涯,征途漫漫,让我们珍惜时间,以书为伴,铸就智慧人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①然后能自强也
②浮云游子意
③禅房花木深
④零落成泥碾作尘(注意“碾”的书写)
⑤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⑥寤寐思服(注意“寤寐”的书写)
⑦心忧炭贱愿天寒
⑧落英缤纷
⑨少了份庸俗
⑩多了份儒雅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活动。
C.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保护得好决定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D.止咳祛痰片,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产生歧义,“一个身患生病的工人的女儿”指的是工人身患生病,还是工人的女儿身患生病意思不明确,可将“工人”调至“一个”的后面;
B.正确;
C.有误,一面对两面,可将“保护得好”改为“保护得好坏”;
D.有误,句式杂糅,将“配制而成的”或“的主要成分”删去。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3.(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ㅤㅤ八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之旅就要结束了。我们了解了王选一生中最重要的jué①______(A.抉B.决)择对他的影响;也和顾拜旦一起回顾了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甲】______(A.土崩瓦解B.分崩离析)时为追求和平而又充满自信的人们带来的力量……我们还欣赏过黄河壶口瀑布的一川大水,跌得粉碎,形成一个个漩②______(A.xuánB.xuàn)涡时的喧嚣;也曾和马克•吐温一起坐在勃朗峰顶倾听那瞬息万变的云霞【乙】______(A.纷至沓来B.接踵而至)时的长鸣……当然,我们也一起诵读经典诗文,和常建一起登临古寺,漫步山林;和庄子一起扶摇九万里,俯瞰大地。总之,这学期的学习历程,【丙】______。
(1)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 A ② A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甲】 B 【乙】 A
(3)请选出填入丙处,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C
①像欣赏了一场惊动人心的交响乐
②像进行了一次荡涤心灵的旅行
③像和一位睿智的长者促膝长谈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③②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作答。“jué”写作“抉”;“漩”读作“xuán”。
(2)本题考查词语使用。土崩瓦解: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由语境可知,甲处用“分崩离析”;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由语境可知,乙处用“纷至沓来”。
(3)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根据“我们了解了王选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对他的影响;也和顾拜旦一起回顾了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分崩离析时为追求和平而又充满自信的人们带来的力量……”可知,“像和一位睿智的长者促膝长谈”与其相对应;“我们还欣赏过黄河壶口瀑布的一川大水,跌得粉碎,形成一个个漩涡时的喧嚣;也曾和马克•吐温一起坐在勃朗峰顶倾听那瞬息万变的云霞纷至沓来时的长鸣……”与“像欣赏了一场惊动人心的交响乐”相对应;“当然,我们也一起诵读经典诗文,和常建一起登临古寺,漫步山林;和庄子一起扶摇九万里,俯瞰大地”与“像进行了一次荡涤心灵的旅行”相对应。据此分析可知,三句话顺序为:③①②。
故选:C。
【解答】答案:
(1)①A ②A
(2)【甲】B【乙】A
(3)C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70分)
4.(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营造了寂寞、凄清的氛围。
B.“碾”字既表现了摧残者的无情,也写出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大。
C.作者仕途上屡遭排斥的遭遇与梅花“一任群芳妒”的经历相类似。
D.本词表现了梅花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高洁坚贞的品质。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意境。
【分析】《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并不是与“一任群芳妒”的经历相类似。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词作言外之意的领悟。由词的题目可知,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诗人以“咏梅”为题,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抒发词人孤傲、隐忍的品格和高洁的志向。
答案:
(1)C
(2)运用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写法,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高傲世、坚贞自守的品格。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5.(16分)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各小题。
【甲】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乙】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甲】诗的作者是 杜甫 (人名),【乙】文选自《 庄子 》。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死者长已矣已 完结
②怒而飞怒 振奋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 盘旋飞翔
④亦若是则已矣 这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甲】诗笔墨简洁,两条线索明暗共进,构思巧妙,在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
B.【乙】文汪洋恣肆,能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
C.【甲】诗与【乙】文兼具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叙事之中。
D.【甲】诗藏问于答,【乙】文想象奇特,【甲】【乙】情感有别,价值各异。
(5)甲、乙两文所讲述的故事,作者各要表达什么主旨?
【分析】参考译文:
【甲】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乙】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甲】诗的作者是杜甫,【乙】文选自《庄子》。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已,完结;
②句意: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怒,振奋;
③句意: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抟,盘旋飞翔;
④句意: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是,这。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有:野马,山野中的雾气。以,用。句意: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甲】诗是写实,非浪漫主义。
故选:C。
(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甲诗通过记叙投宿石壕村的经历,控诉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乙文通过讲述大到鲲鹏,小至尘埃都有所凭借,揭示了万事万物都要有所依靠,逍遥只是相对的。
答案:
(1)杜甫 庄子
(2)①完结;②振奋;③盘旋飞翔;④这。
(3)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4)C
(5)甲诗控诉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乙文揭示了万事万物都要有所依靠,逍遥只是相对的。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6.(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游天池
季羡林
①民间流传的神话说,半山的小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山顶上的大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浴池。“西望瑶池降王母”,唐代大诗人杜甫已经这样期望过了。至于她究竟降下来了没有,我们不得而知。如今却只是王母已乘青鸾去,此地空余双天池。
②今天我们就来到了这个天池。
③天山像一团黑云,横亘天际。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望到山顶上白皑皑的雪峰,插入蔚蓝的天空。我在内地从来没有看到过真正的雪峰。来到这里,乍一看到,眼前仿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致也随之而腾涌。车子一开进大山,不时看到哈萨克牧民赶着羊群或马群,用老黄牛驮着蒙古包,从山上迤逦走下山来。耳朵里听到的是从万古雪峰上溶化后流下来的雪水在路旁山溪中潺湲的声音。靠近我们的山峰顶上并没有雪,只是在山脊的背阴处长满茂密的松林,据说是原始森林。一棵棵古松都长得苍劲挺直,整整齐齐地排在那里。不长松林的地方,也都是绿草如茵,青翠如碧琉璃。在这些山峰的背后,就是万古雪峰,仿佛近在眼前,伸手就能够抓一把雪过来。然而,据说有一些雪峰还没有人爬上去过哩。
④在一路泉声的伴奏下,车子盘旋而上。有时候路比较平坦,有时候则非常陡。往往是转过一个大弯以后,下视走过的山路,深深地落到脚下,令人目眩不敢久视。走到半山的时候,路旁出现了一个圆圆的颜色深绿的池塘,这就是所谓小天池。在这样高的地方,有这样深的池塘,不是从天上摔下来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汽车再往上盘旋,最后来到一个山脊上。眼前豁然开朗,久仰大名的大天池就展现在眼前。烟波浩渺,水色深碧,据说是深不可测。天池对面的山坡上长满了挺拔的青松。青松上面是群峰簇列。在众峰之颠就露出了雪峰,在阳光下亮晶晶闪着白光,仿佛离我们更近了。我们此时心旷神怡。逸兴遄飞,面对神话般的雪峰,真像是羽化而登仙了。
⑤在池边的乱石堆中,却另有一番景象。这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吵吵嚷嚷,拥拥挤挤,一点也没有什么仙气。有很多厂或者什么团体,从几百里路以外,用汽车运来了肥羊,就在池边乱石堆中屠宰,鲜血溅地,赤如桃花;而且就地剥皮剔肉,把滴着鲜血的羊皮晒在石头上。在石旁支上大锅,做起手抓饭来。碧水池畔,炊烟滚滚;白山脚下,人声喧哗。那些带着酒瓶和乐器的人,又吃又喝,载歌载舞,划拳之声,震响遐迩。卖天山雪莲的人,也挤在里面,大凑其热闹。连那些哈萨克人放牧的牛,没有人管束,也挤在人群中,尖着一双角,摇着尾巴,横冲直撞,旁若无人。我想,不但这些牛心中眼中没有什么雪峰天池,连那些人,心中眼中也同样没有什么雪峰天池。我仿佛看到雪峰在那里蹙眉,天池在那里流泪……
⑥至于我们自己,我们从远方来的人却是心中只有天池,眼中只有雪山。我恨不能把这白山绿水搬到关内,让广大的人民共饱眼福。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只有瞪大了眼睛,看着天池和雪峰,我想用眼睛把它们搬走。我看着,看着,眼前的景色突然变幻。王母娘娘又回来了。她正驾着青鸾,飞翔在空中,仙酒蟠桃,翠盖云旗,随从如云,侍女如雨,飞过雪峰,飞过青松,就停留在天池上面。
⑦但是,幻象毕竟只是幻象。一转瞬间,一切都消逝无余。展现在眼前的仍然是碧波荡漾的天池,郁郁葱葱的青松,闪着白光的雪峰和熙攘往来的人群。这时候,日头已经有点偏西,雪峰的阴影似乎就要压了下来。是我们下山的时候了。我们又沿着盘山公路,驶下山去。
(选自《季羡林百年散文精华》,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此文文字朴实,在平白朴素之中,流露出对造化的感恩。
B.第五段描写嘈杂、拥挤、纷乱的场面,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天山旅游业发展得好。
C.文章多次出现“不是从天上摔下来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之类的话,是强调天池的神秘。
D.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天池的景色以及观感。
(2)文章开头写民间神话和杜甫的诗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三、四段,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所至
所见
所感
从很远处望
① 白皑皑的雪峰,插入蔚蓝的天空
兴致也随之而腾涌
一开进大山
茂密的松林,绿草如茵,……
欣喜
走到半山
② 小天池
惊喜
③ 来到山脊
大天池
④ 心旷神怡
(4)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完成题目。
①在这些山峰的背后,就是万古雪峰,仿佛近在眼前,伸手就能够抓一把雪过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天池对面的山坡上长满了挺拔的青松。青松上面是群峰簇列。在众峰之巅就露出了雪峰,在阳光下亮晶晶闪着白光,仿佛离我们更近了。(从写作顺序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5)阅读下面资料,针对文章第五段的内容,请你为本次公益活动提出治理建议。
【资料链接】
(天山网讯)“山更青啊水更绿、让中国更美丽,美丽的大自然是你我共同的家园,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伴随着一首悠扬的歌曲《让中国更美丽》,6月5日,在世界环境日当天,第48个以“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公益宣传活动,在天池拉开帷幕。
(摘自2019年6月6日天山网)
【分析】文章开头写民间神话和杜甫的诗引出“天池”这一地点,也与文末的幻想相呼应;体现了“天池“的历史悠久;引用王母娘娘的神话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神秘性,引用杜甫的诗歌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到⑦重点记叙了游天池的所至,所见,所感。此文文字朴实,在平白朴素之中,流露出对造化的感恩。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与天池的宁静和谐之美形成对比,以表忧虑与痛心。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章开头引用的作用。文章开头写“写民间神话”和“杜甫的诗”能够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半山的小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山顶上的大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浴池”并且能够引出“游天池”中的“天池”这一地点;“唐代大诗人杜甫已经这样期望过了”可以看出“天池”历史悠久;“西望瑶池降王母”还能够增添神秘感,为文章添加诗情画意之美。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根据第③段“天山像一团黑云,横亘天际。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望到山顶上白皑皑的雪峰,插入蔚蓝的天空”可以提取出答案:白皑皑的雪峰,插入蔚蓝的天空;“来到这里,乍一看到,眼前仿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致也随之而腾涌”可以提取出:兴致也随之而腾涌;根据第④段“走到半山的时候,路旁出现了一个圆圆的颜色深绿的池塘,这就是所谓小天池”可以概括出答案:小天池;“最后来到一个山脊上。眼前豁然开朗,久仰大名的大天池就展现在眼前”可以概括出答案:一个山脊;“我们此时心旷神怡。逸兴遄飞,面对神话般的雪峰,真像是羽化而登仙了”可以提取出答案:心旷神怡。
(4)①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在这些山峰的背后,就是万古雪峰,仿佛近在眼前,伸手就能够抓一把雪过来”中“伸手就能够抓一把雪过来”可以看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人和雪峰之间的距离之近以及巍峨的雪峰雪之厚,表现了作者对巍峨雪峰的赞美喜爱之情。
②本题考查写作顺序的理解。根据“天池对面的山坡上”“青松上面”“在众峰之巅”“在阳光下”“离我们更近了”可以看出按照空间顺序,把天池对面的景色写得有层次感。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根据第⑤段“从几百里路以外,用汽车运来了肥羊,就在池边乱石堆中屠宰,鲜血溅地,赤如桃花;而且就地剥皮剔肉,把滴着鲜血的羊皮晒在石头上。在石旁支上大锅,做起手抓饭来。碧水池畔,炊烟滚滚”可以提出建议:设置固定区域供这些商贩、牧人、游客,就餐、休息;“白山脚下,人声喧哗。那些带着酒瓶和乐器的人,又吃又喝,载歌载舞,划拳之声,震响遐迩”可以建议适当设立奖惩制度,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罚款,对能很好的维护环境的行为进行奖励;“连那些哈萨克人放牧的牛,没有人管束,也挤在人群中,尖着一双角,摇着尾巴,横冲直撞,旁若无人”可以建议对固定的商贩可以进行集中培训,帮助他们进行有序,环保的经营;在该区域内多张贴一些醒目的标语,提醒人们保护环境。
答案:
(1)B
(2)引出“天池”这一地点,也与文末的幻想相呼应;体现了“天池“的历史悠久;引用王母娘娘的神话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神秘性,引用杜甫的诗歌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①白皑皑的雪峰,插入蔚蓝的天空;②小天池;③来到山脊;④心旷神怡
(4)①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仿佛伸手就能抓过雪峰上的雪,突出和雪峰的距离之近以及雪峰在眼前的巍峨巨大,生动形象地写出雪峰直逼眼前的气势,表达对万古雪峰的赞美之情。
②写作按照空间顺序,由山坡上的青松,写到青松上面的群峰,再写到众峰之巅的雪峰,符合人们观看事物的顺序,也使得天池对面的景色显得有层次有变化。
(5)示例:加强景区内的管理,可以专门设置固定区域供这些商贩、牧人、游客,就餐、休息;对固定的商贩可以进行集中培训,帮助他们进行有序,环保的经营;适当设立奖惩制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罚款,对能很好的维护环境的行为进行奖励;在该区域内多张贴一些醒目的标语,提醒人们保护环境;成立环境巡查队,对区域进行巡逻等。
【点评】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7.(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
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因为传统的钢笔、圆珠笔必须依靠重力将墨水漏入笔尖,所以钢笔、圆珠笔都无法使用。铅笔虽然可以正常书写,但微小的导体石墨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现代的太空笔则依靠气压将墨水压出。在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任务中,翟志刚拟带中国传统文房四宝进入空间站,将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剑胆翠心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传统的钢笔、圆珠笔不能用,而毛笔这种促生于先秦的古老文具,却能在21世纪的星海探险中发挥作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思考一番:毛笔是怎么书写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毛笔上面吸收了墨水,在笔尖与纸张粮触的时候,墨水就从笔尖转移到纸上。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只有当笔尖接触到纸张时,墨水才发生转移,其他时候呢?
实际上,墨水自动发生转移也是常有的事情。初学者有时候会蔽上太多的墨水,墨水就会从笔尖满下来。毛笔葱墨时是有技巧的:只需把笔尖的一部分漫入墨中,这样可以保证只吸入适量的墨水,墨水就不会从笔尖滴落。所以,一支毛笔能留住的墨水,有一个上限。
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然毛笔可以留住墨水,那么一定有一个机制来克服重力,这个机制会是什么呢?我们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由于毛笔笔尖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各处的大气压是平衡的,于是只需要考虑重力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液体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另一部分是液体与容器壁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液体黏附或者疏离。两种相互作用都有摩擦力,微观上体现为电磁相互作用,宏观上就带来一种叫作毛细现象的神奇现象。
毛细现象是指将一根毛细管浸入液体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内页面会自发向上或向下发生移动。毛细现象第一眼看上去违反自然规律。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水会自发往高处移动?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不会优空产生或消失,液柱上升的过程伴随重力势能的增大,因此一定能找到另一种能量在这个过根中是降低的。没错,这种能量来自液体的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与内部的相互作用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不相同。表面的液体分子互相连接更少,相互作用更确,于是两侧受力不均。在这种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当内部受力较大,将自发向外部“突出”,于是在不受重力的情况下,一团液体将呈现球形。在这种情况下,表面张力将使液体分界面变弯,使之达到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
问题的解答就是这样。毛细现象实际上要求达到一种平衡﹣﹣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和液体内部与表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达到这个平衡的过程中,液体表面会发生变形。毛笔的材料﹣﹣兽毛,也就是蛋白质,可以被水浸润。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响,毛细现象在空间站自然也可以发生,于是毛笔在失重条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书写。
当我们放眼星辰大海时,前人那些充满创意的智慧也凝视着我们。
(节选自微信公众号“中科院高能所”)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现代的太空笔和毛笔都可以在太空使用,但二者使用的原理不同。
B.传统的钢笔无法在太空使用是因为在失重情况下墨水无法漏入笔尖。
C.毛笔蘸饱了墨水,只有当笔尖接触到纸张时,墨水才可能发生转移
D.第一自然段加点词“可能”表示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请写出两点。
(3)在空间站能够使用毛笔正常书写,其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分析】本文阐述了毛笔在空间站正常书写的现象,告诉人们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响,毛细现象在空间站也可以发生,因此在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毛笔可以正常书写的原理。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理解分析能力。
ABD.正确。
C.有误,实际上,墨水自动发生转移也是常有的事情。并非“只有当笔尖接触到纸张时,墨水才可能发生转移”。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结构。阅读文段,可看出,作者首先把毛笔与钢笔、圆珠笔、铅笔、太空笔进行比较,体现毛笔在空间站使用的优越性;接着由此引出要说明的话题——“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后面,通过翟志刚携带中国传统文房四宝进入空间站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前人智慧的敬佩和自豪感。
(3)本题考查信息提取。
阅读全文可知,只需把笔尖的一部分漫入墨中,这样可以保证只吸入适量的墨水,墨水就不会从笔尖滴落。
毛细现象实际上要求达到一种平衡——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和液体内部与表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达到这个平衡的过程中,液体表面会发生变形。毛笔的材料﹣﹣兽毛,也就是蛋白质,可以被水浸润。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响,毛细现象在空间站自然也可以发生,于是毛笔在失重条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书写。
答案:
(1)C
(2)①由此引出要说明的话题——“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
②通过翟志刚携带中国传统文房四宝进入空间站的行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①毛笔的材料——兽毛,可以被水浸润,毛笔可以吸入(留住)墨水。
②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响,毛细现象在空间站也可以发生,因此在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毛笔可以正常书写。
【点评】阅读感悟与启示表达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能准确掌握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题意要求,联系相关的生活实际。
第三步:在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把握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体会感悟。
第四步:结合实际生活,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明观点。
8.(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刚刚过去的劳动节,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
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劲,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
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摘自“校长会”微信公众号)
【材料二】
2017年9月到12月期间,××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省中小学劳动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
很有必要
没有必要,耽误工夫
无所谓
13%
16%
71%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开设了
未开设
不清楚
30%
36%
34%
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
是
否
不清楚
3%
79%
18%
【材料三】
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
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
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④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⑤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1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材料一列出了有关孩子“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
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C.青少年学生在社会劳动实践中能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D.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
(2)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
(3)针对材料中“家长4”关于劳动教育的看法,请运用材料三的相关内容给予反驳。
【分析】本题为劳动教育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筛选信息,第二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第三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
【解答】(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辨析。
ABC.正确;
D.错误,根据材料二的最后一段“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可知并非选项中的“包括”。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材料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恰当的分析总结。从材料一所列举的事例和一些家长的说法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孩子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学生由于劳动意识淡薄,轻视学校开设的劳动课,从而也缺乏劳动实践,导致劳动能力差;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课,但大多数学校没有把劳动课作为考核科目。以上三方面导致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差。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家长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一个孩子长大后是否有出息,不只看他的学习成绩,从材料三的第①段“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第②段“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第③段“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第④段“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第⑤段“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中可找到反驳的理由,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反驳:一、评价一个孩子是否有出息,不能只看学习成绩。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得人才。二、一个人头脑只具备书本知识,纸上谈兵,而缺乏实践能力,空有学问不能得以施展,不能在实践中为社会创造价值,还谈何有出息?三、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人还需要有强健体魄、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而这些都需要在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答案:
(1)D
(2)①家长方面:很多家长只注重学习教育,忽视了劳动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劳动锻炼。
②学生方面:学生对劳动教育缺乏主动性,对劳动课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的。
③学校方面:很多学校对劳动课的开设不够重视,更不把劳动课程作为考核科目。
(3)示例:一个孩子有出息,光是看学习成绩不够,还要有品德修养、实践能力和强健的体魄。劳动教育对于奠基孩子的幸福人生、全面发展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名著阅读。(6分)
9.(6分)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阅读
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
人物
他(1)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一只脚穿着破靴,一只脚穿着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过,只有他那对眼睛,那对永远发光的眼睛还跟从前一样。
(1)句中的“他”是: 保尔。
关注情节(内容)
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2)是第一位的。他始终关注着儿子在(3)艺术道路上的成长。
(2)指 做人。
(3)指 钢琴。
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
从下面这段自然环境
描写中可以看出保尔在参与的任务是:(4) 筑路。
关注
评价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精神吗?
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
到精神:(5) 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傅雷家书》是傅聪留学波兰期间,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件节选。傅雷是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儿子傅聪是世界闻名的钢琴家。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一只脚穿着破靴,一只脚穿着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过”描写的是保尔。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傅雷教育儿子,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3)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傅雷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钢琴艺术道路上的成长。
(4)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描写的是保尔参与筑路时的艰苦环境。
(5)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个性的把握。示例: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他还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答案:
(1)保尔。
(2)做人。
(3)钢琴。
(4)筑路。
(2)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四、作文(60分)
10.(60分)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阅读是一种旅行,旅行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和旅行都是一种修行,可以增加阅历,拓宽视野,遇见美好,获得体验和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遇见,一路芬芳。……
上面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阅见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扣题作文;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区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请以“阅见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阅”就是阅读。题目的意思是阅读是一种修行,可以增加阅历,拓宽视野,遇见美好,获得体验和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遇见,一路芬芳……怎样才能见到美好,唯有阅读,努力不懈,执著追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此文文体不限,可写人记事,也可写议论性的散文。选取生活中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表情达意。文章记叙情节须完整,感情抒发须细腻真实。
【解答】
阅见美好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每读过一本书,你对世界的了解就更多一点。书是我成长的阶梯,它,能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书,让我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小时候,妈妈教我读诗,虽然不懂其意,但是诗中描写的画面却像画卷一样展开,浮现在我的眼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柔嫩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舞,灵动的黄鹂在树上歌唱,远处的天空中有一行白鹭在悠然地飞着,这犹如一幅泼墨的卷轴,散发着自然的清新,使我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深秋的夜晚,桂花如雨纷纷飘落,诗人悠闲地在这花雨之中散步。不知何时,月亮探出头来,无声无息的月光竟将安眠的鸟儿惊醒,使它不时发出婉转清脆的叫声。“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江南丹橘枝繁叶茂,冬天也不凋落,四季常青。读诗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书,带领我穿越时空,慢慢走进作者的世界,与他们同忧、同乐。长大后爱读的中外名著,使我受益匪浅。“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海明威的一生充满坎坷。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曾荣获不少奖项。青年时的参战给他带来了后半生的伤痛,又因伤痛而整夜整夜的失眠。病痛的折磨,非但没有把他打倒,反而让他有了很多创作,因为那样可以分散病痛带来的折磨。他的优秀品质促使他写出了《老人与海》等经久不衰的作品,尽管死亡如风,常伴其身,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所以要相信自己,当时你恐慌害怕的,最终会变成你的盔甲。“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大多数人都知道。勤能补拙,勤劳是人必不可少的品质。《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这些闻名世界的作品的诞生,背后不知蕴藏了创作人多少的辛勤汗水和伟大智慧!那些伟大人物的优秀品质使我深受感动,灵魂也为之升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过的书会积淀成你的知识和思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时光荏苒,阅读永伴我身边,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点评】文章开篇点题,提出“书是我成长的阶梯,它,能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一观点。文中设置两个分论点:“书,让我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书,带领我穿越时空,慢慢走进作者的世界,与他们同忧、同乐”,引用诗句,描写诗句意境,列举中外名著的作者的经历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证明了中心论点。文末再次点题,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翔安区七下语文试卷1pdf、2023翔安区七下语文参考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