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贵州省黔东南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

    贵州省黔东南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第1页
    贵州省黔东南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第2页
    贵州省黔东南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贵州省黔东南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东南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黔东南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1选择题
    一、 单选题
    1.(2022·贵州黔东南)《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机杼织布 B.粉碎矿石 C.海水晒盐 D.五谷醇酒
    2.(2022·贵州黔东南)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碱液洒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D.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
    3.(2022·贵州黔东南)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对铝合金、氢氧化钙、硫酸锌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碱、酸 B.单质、碱、酸
    C.氧化物、碱、纯净物 D.混合物、碱、盐
    4.(2022·贵州黔东南)某地一对夫妻因天气寒冷在房内放置炭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该事件提醒我们要学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下列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规范使用煤炉,装上烟筒并使其完整
    B.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C.没有排烟通道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等取暖
    D.晚上睡觉时将煤炉移至屋外
    5.(2022·贵州黔东南)某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法医鉴定结果309人均为中毒窒息死亡。遇到火灾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为尽快逃离火场乘坐电梯下楼
    B.逃生过程中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C.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D.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
    6.(2022·贵州黔东南)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常用作火锅和内燃机的燃料。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4.8g乙完全反应,生成4.4g丙和2.7g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甲中含碳、氢、氧元素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7.(2022·贵州黔东南)化学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因此研究物质的转化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SO4→FeCl2 B.H2SO4→MgO C.CaCO3→CaO D.Zn→Cu
    8.(2022·贵州黔东南)对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的方案中,正确的是:
    这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
    分别取样,溶于水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C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杂质碳酸钠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再蒸发结晶
    D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A.A B.B C.C D.D
    9.(2021·贵州黔东南)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灯泡发光 C.蜡烛燃烧 D.酒精挥发
    10.(2021·贵州黔东南)2021年3月20日,在成都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通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了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瓷器等重要文物,其中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有关这些文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铜耐腐蚀
    B.青铜属于纯净物
    C.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D.瓷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11.(2021·贵州黔东南)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B.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C.Fe2+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12.(2021·贵州黔东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保证实验的安全、顺利完成,要特别注意一些操作事项。下列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事项,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粗盐提纯中蒸发结晶,要边用酒精灯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将水蒸干为止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将点燃的过量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或广口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待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才能把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13.(2021·贵州黔东南)“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下图是液化石油气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丙与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3∶18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参加反应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14.(2021·贵州黔东南)“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5.(2021·贵州黔东南)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向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C.分别向相同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少量CaO
    16.(2021·贵州黔东南)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Fe(Cu)
    向物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B
    KCl(MnO2)
    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CO2(CO)
    将该混合气体在氧气中点燃
    D
    NaCl(CaCl2)
    将物质溶于水,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7.(2020·贵州黔东南)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千姿百态,而且时刻发生着各种变化,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树枝燃烧 B.海水晒盐 C.裁剪窗花 D.盐酸挥发
    18.(2020·贵州黔东南)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取用液体药瓶 D.称量氢氧化钠
    19.(2020·贵州黔东南)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O B.H2SO4 C.H2 D.CO(NH2)2
    20.(2020·贵州黔东南)记录整理笔记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红同学笔记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 D.正常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
    21.(2020·贵州黔东南)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作食品加工方面的发酵剂。关于小苏打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计算正确的是
    A.-2 B.+2 C.+4 D.+6
    22.(2020·贵州黔东南)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表示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丙可能是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3.(2020·贵州黔东南)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A是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图B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C.图C是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图D是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24.(2020·贵州黔东南)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O2 (H2O)
    通入生石灰
    B
    H2 (CO)
    通入灼热氧化铜
    C
    NaCl溶液(NaOH)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KNO3固体(NaCl)
    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烘干

    A.A B.B C.C D.D
    25.(2018·贵州黔东南)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侯氏制碱 C.蚕丝纺织 D.制造火药
    26.(2018·贵州黔东南)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振荡试管
    C. 尾气处理 D.稀释浓硫酸
    27.(2018·贵州黔东南)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认识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倡导“低碳”生活,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B.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
    C.分类回收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
    D.为使粮食增产,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28.(2018·贵州黔东南)2018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封面文章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重要成果:新型催化剂可把CO2这一溫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CH3OH)。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属于有机物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g
    D.甲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4:1
    29.(2018·贵州黔东南)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FeCl2溶液(CuCl2)
    铁粉
    过滤
    B
    Na2CO3 (NaCl)
    盐酸
    蒸发、结晶
    C
    AlCl3溶液(MgSO4)
    Ba(OH)2溶液  
    过滤、蒸发
    D
    CO2 (CO)
    O2
    点燃

    A.A B.B C.C D.D
    30.(2018·贵州黔东南)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A.HCl、Na2CO3、 K2SO4 B.KNO3、Ba(OH)2、 NaCl
    C.KCl、AgNO3、HNO3 D.NaOH、FeCl3、(NH4)2SO4
    31.(2019·贵州黔东南)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32.(2019·贵州黔东南)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除去O2中的CO2 B.稀释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3.(2019·贵州黔东南)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34.(2019·贵州黔东南)H1N1 流感疫情曾在我国大面积爆发。实践表明,出现这种疫情时可用过氧乙酸(C2H4O3) 消毒杀菌。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其分子中含有臭氧(O3)
    C.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l:12
    35.(2019·贵州黔东南)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除去NaOH 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
    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A.A B.B C.C D.D
    36.(2019·贵州黔东南)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Cl-、OH- B.Ag+、K+、Cl-、NO–
    C.Na+、H+、NO3– 、CO32- D.H+、Mg2+、SO42– 、Cl-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机杼织布,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粉碎矿石,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海水晒盐,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五谷醇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C
    【详解】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做法正确,因为隔绝空气可灭火,及时有效;故A正确;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做法正确,因为小苏打溶液呈碱性,可以中和残余在皮肤上的酸液,减少伤害,故B正确;
    C、碱液泼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做法错误,因硫酸有腐蚀性,加剧了对人体的伤害,故C错误;
    D、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做法正确,因为蛋白质与重金属反应,减少毒性,故D正确;
    故选C。
    3.D
    【详解】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铝合金是混合物;氢氧化钙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硫酸锌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D。
    4.C
    【详解】A.规范使用煤炉,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用煤炉做饭时让空气流通,能够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选项说法正确;
    C.没有排烟通道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等取暖,会增加一氧化碳的产生,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选项说法错误;
    D.睡觉时将煤炉移至屋外,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A
    【详解】A、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下楼,故选项做法错误;
    B、逃生过程中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故选项做法正确;
    C、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故选项做法正确;
    D、为了防止火场产生的烟尘进入口鼻,应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故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A。
    6.B
    【分析】由图可知,乙是氧气,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甲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甲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且碳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等于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又甲物质的质量为:4.4g+2.7g-4.8g=2.3g,则甲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3g-1.2g-0.3g=0.8g,甲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结合甲是一种绿色能源,常用作火锅和内燃机的燃料,推知甲是乙醇,化学式为C2H6O。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是乙醇C2H6O,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A错。
    B、甲是乙醇,含碳、氢、氧元素。B正确。
    C、据题意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醇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是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C错。
    D、反应前乙醇中碳元素为-2价,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是错误的。D错。
    综上所述:选择B。
    7.B
    【详解】A、硫酸亚铁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
    B、硫酸不能一步转化为氧化镁,符合题意;
    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碳酸钙,还需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铵和硫酸钠均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硫酸银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C、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过程中,氯化氢会挥发出去,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符合题意;
    D、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氢气,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A、海水晒盐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0.B
    【详解】A、青铜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很难通过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此青铜耐腐蚀,故选项正确;
    B、由青铜的成分可知青铜是铜锡的合金,所以是混物故选项不正确;
    C、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金合金,青铜属于金合金,所以是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D、瓷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A、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含两个氧原子,故选项正确;
    B、位于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故选项正确;
    C、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错误;
    D、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散失掉,正确;
    B、粗盐提纯中蒸发结晶,要边用酒精灯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当出现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错误;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将点燃的过量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或广口瓶)中,并塞紧橡皮塞,防止气体逸出引起误差,正确;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待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才能把导管伸入集气瓶中,防止收集到装置排出的空气导致气体不纯,正确。
    故选B。
    13.A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为石油气成分之一的C3H8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 生成丙与丁物质的质量比为(44×3):(18×4)=33∶18,正确;
    B.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2,发生改变,错误;
    C. 参加反应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5,错误;
    D. 由化学式可知,甲中碳、氢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为3∶8,错误。
    故选A。
    14.D
    【详解】A、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形成的混合物,错误;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为盐,其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时,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此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盐酸的pH<7,MgCl2溶液的pH=7,NaOH溶液的pH>7;向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反应,溶液pH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pH升高,此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稀盐酸与镁、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对应关系如下:
    ; ;
    每24份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2份氢气,每65份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2份氢气;稀盐酸过量,则金属完全反应,等质量的镁产生氢气的质量应该是锌的倍,此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D、刚开始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质量减少,对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来说,溶剂减少就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减少,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但冷却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又增大了,又溶解了一部分氢氧化钙,最终温度不变后溶质也不变,此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C。
    16.D
    【详解】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Fe在氢前,Cu在氢后。向Fe(Cu)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铜,不能得到铁,此选项错误;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将KCl(MnO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得到MnO2,不能得到KCl,此选项错误;
    C、CO2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少量的CO是不会燃烧的,另外氧气是一种气体,会引入新杂质氧气,此选项错误;
    D、将物质溶于水,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CaCl2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得到NaCl,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二是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再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即可。
    17.A
    【详解】A、树枝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海水晒盐只是氯化钠从海水中析出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裁剪窗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盐酸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8.D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此选项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此选项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此选项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9.C
    【详解】A、水中不含有氢气,故不含有氢分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硫酸中不含有氢气,故不含有氢分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含有氢分子,此选项符合题意;
    D、CO(NH2)2中不含有氢气,故不含有氢分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A
    【详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此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此选项正确;
    C、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是在不停的运动的,此选项正确;
    D、正常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略显酸性,此选项正确。
    故选A。
    21.C
    【详解】NaHCO3中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H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1)+x+(-2)×3=0,则x=+4。
    故选C。
    【点睛】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
    22.B
    【详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

    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说法错误;
    C.由丙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物质的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若其中一种原子是氧原子,则该物质就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3.D
    【分析】

    【详解】A、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0,纵坐标不可能从0开始,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
    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镁、铁分别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的硫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4.D
    【分析】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氢气、CO均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NaOH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烘干的方法,故选项正确。故选D。
    25.C
    【详解】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侯氏制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纯碱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纺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制造火药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26.A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进行尾气处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
    27.D
    【详解】A、倡导“低碳”生活,多乘公共交通工具,此说法正确;B、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此说法正确;C、分类回收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此说法正确;D、为使粮食增产,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此说法错误;故选D。
    28.C
    【详解】A、甲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37.5%,故选项说法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D、1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甲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4: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29.A
    【详解】A、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等,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Ba(OH)2溶液 与Mg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后,过量的Ba(OH)2溶液继续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能除去杂质,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一氧化碳是少量的,和二氧化碳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的,不能被点燃,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0.B
    【详解】A、HCl、Na2CO3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B、三种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C、KCl、AgNO3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故选项错误;D、NaOH、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NaOH、(NH4)2SO4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溶液混合后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故选B。
    31.A
    【详解】A、烈火焚烧是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错误;
    B、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分子的运动快,正确;
    C、炼钢的过程是不断减少生铁中的含碳量的过程,正确;
    D、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存在,正确;
    故选A。
    32.C
    【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氧气不能,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故C不正确;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D正确。故选C。
    33.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故选B。
    34.B
    【详解】A.由化学式C2H4O3可知,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其中不含臭氧分子,故错误;
    C.由化学式C2H4O3可知,过氧乙酸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纯净物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正确。
    故选B。
    35.A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显碱性、酸性、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B、Na2CO3、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D、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36.D
    【详解】A、H+与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相关试卷

    新疆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基础题):

    这是一份新疆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基础题),共18页。

    贵州省铜仁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基础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基础题),共17页。

    贵州省黔东南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实验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东南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实验题,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