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2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三 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时练习 (教师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849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 202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三 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时练习 (教师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849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 202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三 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时练习 (教师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8495/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 202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三 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时练习 (学生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84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 202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三 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时练习 (学生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84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 202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三 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时练习 (学生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849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 202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三 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2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三 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时练习,文件包含鲁科版202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三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课时练习教师版doc、鲁科版202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三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课时练习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三 氯及其化合物(含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题组一: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建议用时:15分钟)1.(2022·沈阳模拟)新冠肺炎对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医用酒精、含NaClO的消毒液可用于个人与环境消毒,但含NaClO的消毒液与医用酒精不可混用,混用会产生有毒气体Cl2,发生的主要反应为①2NaClO+CH3CH2OH===CH3CHO+2NaOH+Cl2↑,②……(后续反应略)。下列关于氯气和新制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B.向加有淀粉的KI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后溶液变蓝,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C.用强光照射新制氯水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D.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解析:选B。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无关,故A错误;氯气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依据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可知Cl2的氧化性强于I2,故B正确;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用强光照射新制氯水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增强,溶液pH减小,故C错误;氯水中氯气可氧化亚铁离子,由现象不能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故D错误。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D.加入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有HClO解析:选B。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故A错误;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故B正确;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引入氯离子,所以无法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故C错误;氯水中含氢离子,加入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盐酸,次氯酸酸性弱于碳酸,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故D错误。加固训练:(2022·广州模拟)新制氯水显淡黄绿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久置氯水不能实现该变化。为探究氯水失效的原因,某同学用强光照射盛有新制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氯离子浓度曲线(图1)、氧气体积分数曲线(图2)。下列有关实验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存在:Cl2+H2OHCl+HClOB.新制氯水存在:c(H+)=c(Cl-)+c(ClO-)C.光照实验过程中新制氯水颜色逐渐变浅D.若实验过程测定溶液的pH,pH减小解析:选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HClO,该反应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故A正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H+)===c(Cl-)+c(ClO-)+(OH-),故B错误;根据图知,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中c(Cl-)增大,溶液中c(O2)增大,则光照时HClO分解促进氯气和水反应,所以溶液中氯气浓度减小,新制氯水颜色逐渐变浅,故C正确;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和O2,导致溶液中c(H+)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D正确。 3.(2022·石家庄模拟)如图中a、b、c、d、e、f为含Cl元素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溶液的酸性比d强B.b、c均能用于自来水消毒C.f露置于空气中会转化成dD.a的浓溶液与e反应生成3 mol b,转移的电子为6 mol解析:选D。a、b、c、d、e、f为含Cl元素的物质,由图可知,a为HCl,b为Cl2,c为ClO2,d为HClO,e为氯酸盐,f为次氯酸盐。HCl是强酸、HClO是弱酸,则盐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故A正确;Cl2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和ClO2均有强氧化性,所以Cl2、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B正确;次氯酸盐能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HClO,反应为ClO-+CO2+H2O===HClO+HCO,故C正确;浓盐酸和氯酸盐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l2,离子方程式为ClO+5Cl-+6H+===3Cl2↑+3H2O,ClO中Cl的化合价降低5,即反应中转移5e-,所以浓盐酸和氯酸盐反应生成3 mol Cl2时,转移的电子为5 mol,故D错误。4.(2022·厦门模拟)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②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③氯气的性质很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⑤氯水、氯气、液氯均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④解析:选B。吸收多余的氯气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太低,所以不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氯气,故①错误;氯气易液化,故液氯不和铁反应,所以可以保存在钢瓶中,故②正确;氯气和氢气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才能反应,氢气和氯气混合不能立即爆炸,故③错误;HCl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氯气溶于水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故④错误;氯水、氯气、液氯通入水溶液中都会生成盐酸,盐酸均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故⑤正确。5.(2022·北京朝阳区模拟)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A、B通入Cl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集气瓶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开始后,观察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入Cl2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干燥的氯气无漂白作用,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红色布条,所以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是弱酸,不拆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3)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石蕊遇到盐酸变红色,但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观察的现象为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4)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氯气能氧化亚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Cl2+H2O===SO+2Cl-+2H+;(5)氯气具有强氧化性,FeCl2具有还原性,二者反应生成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6)氯气有毒,能污染空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答案:(1)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干燥的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 (2)Cl2+H2OH++Cl-+HClO (3)先变红后褪色 (4)SO+Cl2+H2O===SO+2Cl-+2H+ (5)2Fe2++Cl2===2Fe3++2Cl- (6)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题组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含氯化合物的制备(建议用时:15分钟)1.(2022·合肥模拟)实验室制备纯净的氯气并回收剩余药品,如图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选D。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缺少酒精灯,不能制备氯气,选项A错误;B.氯气、HCl均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食盐水,选项B错误;C.氯气与碱石灰反应,不能干燥氯气,应选无水氯化钙,选项C错误;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则图中过滤装置可回收二氧化锰,选项D正确。2.(2022·天津和平区模拟)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烧瓶内的试剂可以是KMnO4B.装置B具有除杂和贮存气体的作用C.实验结束后,振荡D会观察到液体分层且下层呈紫红色D.利用该装置能证明氯、溴、碘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解析:选C。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气,装置A烧瓶内的试剂可以是KMnO4,故A正确;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氯化氢易溶于水,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B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发生堵塞时B中的压强增大,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可以起到储存气体作用,故B正确;实验结束后,振荡D会观察到液体分层,且上层呈紫红色,故C错误;生成的氯气进入装置C,和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单质和氯化钠,打开活塞,将装置C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D中,生成的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利用该装置能证明氯、溴、碘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D正确。加固训练: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浓盐酸及如图装置制备Cl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D.④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解析:选C。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②中不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3.(2022·枣庄模拟)某同学欲利用浓盐酸、MnO2、Fe等试剂制取无水氯化铁、收集一定量的氯气并验证其某些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制气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④中a导管应向下延伸至接近集气瓶底B.若撤去⑥,则⑤中可能有Fe2O3生成C.当⑤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⑤处酒精灯D.③中试纸若是湿润的,则根据产生的现象可证明氯气有酸性、漂白性解析:选D。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需要将a导管延长至接近集气瓶底,A正确;若撤去⑥,则⑦中的水蒸气会进入⑤中,导致FeCl3水解生成Fe(OH)3,Fe(OH)3受热分解变为Fe2O3,B正确;加热时装置中的空气会与Fe反应,故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l2,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铁被空气氧化,C正确;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酸性,D错误。4.(2022·日照模拟)“84消毒液”在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中被广泛用于消毒,其有效成分是NaClO。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备NaClO溶液,并进行性质探究和成分测定。已知:①室温下,饱和NaClO溶液的pH为11。②25 ℃时,H2CO3:Ka1=4.4×10-7,Ka2=4.7×10-11;HClO:Ka=3.0×10-8。Ⅰ.制备NaClO溶液该学习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省去)。(1)图中A装置为实验室制备Cl2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下列图中________(填代号)装置,用该装置制备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B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B装置可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杂质,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作用。Ⅱ.NaClO性质探究按图中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取C装置中的溶液进行实验,如表所示: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1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不褪色实验2测定溶液的pH12(3)C装置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4)将C装置中NaOH溶液换成NaHCO3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取C装置中的溶液按表中实验内容进行实验。现象为实验l中紫色石蕊试液立即褪色,实验2中溶液的pH=7。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紫色石蕊试液立即褪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3)C装置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存在产物次氯酸钠,但室温下,饱和NaClO溶液的pH为11,C装置中溶液的pH为12,从而说明溶液中还存在未反应完的氢氧化钠。(4)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但强于次氯酸,因此碳酸氢钠只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次氯酸反应,HCO消耗H+,使平衡右移,HClO浓度增大,HClO浓度增大漂白能力增强,因此使紫色石蕊立即褪色。答案:(1)甲(或乙) MnO2+4HCl(浓)Cl2↑+MnCl2+2H2O(或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长颈漏斗 贮藏少量气体(或平衡气压,或防倒吸)(3)NaClO、NaOH(4)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消耗H+,平衡右移,HClO浓度增大题组三:卤素的性质(建议用时:15分钟)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B.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鉴别NaCl、NaBr、KI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浅黄色的溴水,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解析:选B。很多氧化剂(如HNO3、O3等)能将I-氧化为I2,A项错;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分别与NaCl、NaBr、KI溶液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AgBr淡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可以鉴别,B项对;碘单质的CCl4溶液显紫色,C项错;CCl4的密度比水的大,应是下层显橙红色,D项错。2.(2022·济南模拟)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AgBr、AgI的顺序依次变浅B.卤化氢的键长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增大C.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难变易解析:选B。氯化银是白色固体,溴化银是淡黄色固体,碘化银是黄色固体,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AgBr、AgI的顺序依次变深,故A错误;原子半径越大,原子间的键长就越长,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卤化氢的键长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增大,故B正确;卤化氢的还原性随着卤原子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增强,故C错误;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易变难,故D错误。3.(2022·长沙模拟)ICl是种红棕色液体,遇水反应生成HIO和HCl,可用于有机合成等。实验室制备出Cl2与二次升华碘反应可制取ICl(I2 +Cl2===2ICl,Cl2过量时发生反应ICl +Cl2ICl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可以是KMnO4B.装置②试管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C.当装置③烧瓶中固体全部变为液体时,可用蒸馏的方法提纯产品D.装置④吸收尾气中的氯气等气体并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③解析:选B。A.装置①中无加热装置,而该装置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所以烧瓶中的固体可以为高锰酸钾,故A正确;B.进入装置③中的气体应该为干燥的氯气,所以②试管中盛放的是浓硫酸,故B错误;C.根据碘蒸气与氯化碘的沸点不同,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提纯,故C正确;D.装置④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③,故D正确。4.(2022·武汉模拟)砹是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最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砹化氢很稳定②砹单质与水反应,使砹全部转化成氢砹酸和次砹酸③砹是黑色固体④砹化银难溶于水⑤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A.①③④⑤ B.③④⑤C.只有③⑤ D.③④解析:选B。①砹的非金属性很弱,则砹化氢很不稳定,故不选;②碘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砹单质与水反应,不可能使砹全部转化成氢砹酸和次砹酸,故不选;③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碘为紫黑色固体,则砹是黑色固体,故选;④AgCl、AgI等不溶于水,由相似性可知,砹化银难溶于水,故选;⑤氯气、溴、碘易溶于有机溶剂,砹单质属于非极性分子,则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故选。5.用高分子吸附树脂提取卤水中的碘(主要以I-形式存在)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①和④所得溶液中,c(I-)后者大于前者B.④的作用是将吸附的碘还原而脱离高分子树脂C.若②和⑤中分别得到等量I2,则消耗的n(Cl2)∶n(KClO3)=5∶2D.由⑥得到碘产品的过程,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解析:选C。A项,题给流程是碘元素富集的过程,正确;B项,④需要将树脂上吸附的I2解脱为溶液中的I-再进行⑤中的反应,正确;C项,②中反应:Cl2~I2,⑤中反应:ClO~3I2,根据比例关系,生成等量的I2时,消耗Cl2和K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3∶1,错误;D项,升华为物理变化,正确。6.(2022·南京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以卤水(主要含溴物质为MgBr2)为原料制备液溴,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氯气的装置如图甲,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反应Ⅱ、反应Ⅲ通过图乙装置实现,请写出反应Ⅱ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Ⅲ的有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图丙装置可得到液溴,写出该装置中缺少的仪器名称:________,蒸馏烧瓶中加入小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冷凝水从________(填“c”或“d”)端进入。解析:卤水中通入氯气把溴离子氧化为单质溴,通入热空气吹出溴,然后用纯碱溶液吸收转化为溴酸根离子和溴离子,最后用硫酸酸化生成单质溴。(1)反应Ⅰ是氯气氧化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根据仪器构造可判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则仪器b的作用是除去HCl。(2)反应Ⅱ是纯碱溶液吸收单质溴转化为溴酸根离子和溴离子,因此反应Ⅱ的操作过程为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反应Ⅲ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Br-+BrO+6H+===3Br2+3H2O。(3)通过图丙装置可得到液溴,该装置是蒸馏装置,因此该装置中缺少的仪器名称为温度计,蒸馏需要加热,则蒸馏烧瓶中加入小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冷凝时采用逆流原理,则冷凝水从c端进入。答案:(1)Cl2+2Br-===Br2+2Cl- 分液漏斗 除去HCl(2)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 5Br-+BrO+6H+===3Br2+3H2O(3)温度计 防止暴沸 c7.(2022·天津模拟)BrCl是一种卤素互化物,与Cl2性质相似,也能与水或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rCl与水反应生成HBrO和HCl,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1 mol BrCl与KBr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1 molC.BrCl可与Cl2反应得到Br2D.BrCl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NaBr和NaClO解析:选B。BrCl中Br元素为+1价、Cl元素为-1价,BrCl与水反应生成HBrO和HCl时各元素化合价不变,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该反应为BrCl+KBr===KCl+Br2,Br元素化合价由+1、-1价变为0价,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则1 mol BrCl与KBr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1 mol,故B正确;BrCl与Cl2性质相似,则BrCl和Cl2都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二者不反应,故C错误;BrCl中Br、Cl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1价,且得电子能力:Cl>Br,所以BrCl与稀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Cl和NaBrO,故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课堂检测,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精练,共8页。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金属单质溴与氯气的性质很相似,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紫色石蕊试液中分别加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