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5节 运输作用优秀课件ppt
展开3.5.5 运输作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甲、乙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A、B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韧皮部的筛管被损坏,不能运输有机物,所以甲、乙都不能长大
B.虽然筛管被损坏,但果树仍可通过导管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所以甲、乙都能长大
C.因为木质部的导管没有损坏,仍能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所以甲、乙都不能得到有机物而不能长大
D.甲果实能得到有机物和水继续长大,乙果实不能得到有机物而不能长大
【答案】D
【分析】
本题考查茎的结构及功能。木本植物的茎由外到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详解】
ABD.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由图可以看出甲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甲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乙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乙果实,乙得不到营养物质,将停止发育而凋落,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图中的处理并没有伤及木质部,所以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还在,枝条上部的叶片会得到水分和无机盐,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某同学把田间看到的现象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下列他的说法中,你认为哪项不太恰当?( )
A.农田排涝,目的是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B.不能一次给庄稼施太多肥,否则会引发烧苗现象
C.将种子挂在屋檐下保存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
D.果农将核桃树干进行环割,以减少水分和无机盐向下运输,提高坐果率
【答案】D
【分析】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以达到延长蔬菜水果及粮食作物的保存时间。
【详解】
A.夏季雨水多,农田容易发生涝害,农田淹水后要及时排涝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根部氧气供应充足时,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使根细胞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给庄稼施农家肥是为作物提供无机盐,但不能过度施肥,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烧苗现象,更严重者会污染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将种子挂在屋檐下保存,是为了使种子内部的水分蒸发,从而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不符合题意。
D.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向下运输,因此果农将核桃树干进行环割,以减少有机物向下运输,提高坐果率,D符合题意。
故选D。
3.工人师傅在移栽树木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见图)来提高移栽成活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布设通气管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
B.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向上
C.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木质部的筛管中
D.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影响无机营养的吸收
【答案】C
【分析】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详解】
A.布设通气管让根部更加通风透气,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向上,营养液中的成分是水和无机盐,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B正确。
C.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木质部的导管中,C错误。
D.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影响无机营养的吸收,D正确。
故选C。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 )
①树皮 ②木质部 ③髓 ④形成层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答案】D
【分析】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详解】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①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④形成层、②木质部和髓。其中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故选D。
5.如图为竹子与其邻近竹笋的生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 X 由竹子到竹笋的运输方向。已知物质 X 来自光合作用,则有关物质 X 及其由何种构造运输的叙述,下列何者最合理( )
A.物质 X 为糖类,由韧皮部运输 B.物质 X 为糖类,由木质部运输
C.物质 X 为水分,由韧皮部运输 D.物质 X 为水分,由木质部运输
【答案】A
【分析】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 ,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详解】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如X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它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到植物体各器官,故选A。
6.植物的输导组织主要有哪两种( )
A.血管和气管 B.导管和筛管
C.气孔和叶脉 D.根和茎
【答案】B
【分析】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
【详解】
A.血管和气管均属于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功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导管和筛管,均由输导组织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故B符合题意。
C.气孔和叶脉,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由输导组织构成,具有支持和运输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根和茎属于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周皮
【答案】A
【分析】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比较坚硬;最里面是髓,能够储存营养物质。
【详解】
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输的液体中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
故选A。
8.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木质部中有输导水分的筛管 B.木质部中有输导有机物的导管
C.树皮中有输导水分的筛管 D.树皮中有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答案】D
【分析】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据此解答。
【详解】
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如果树皮被环剥,筛管被割断,树根得不到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导致树木死亡;而空心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空了,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仍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仍在。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仍能运输到枝叶。因此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的原因是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
故选D。
9.如图甲、乙所示为植物的两种输导组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位于韧皮部,乙位于木质部
B.损伤了甲使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不能输送到茎、叶等处
C.柳树枝条插入红墨水2小时后,变红的部分主要是乙
D.杜仲的树皮被偷剥之后死亡,主要是破坏了树皮中的甲
【答案】B
【分析】
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和筛管像细长的细丝从植物的根到茎、叶、花、果实(如桔子瓣上的脉络)和种子(种脐是输导组织进入种子的痕迹)都有分布。
【详解】
A.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乙导管与甲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上下两个细胞的细胞壁消失,因此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A不符合题意。
B.甲是筛管,主要作用是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导管运输,B符合题意。
C.红墨水主要含有无机盐等物质。柳树枝条插入红墨水,主要通过导管运输,变红的部分是乙,C不符合题意。
D.杜仲的树皮被环剥,会使树木死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坏了树皮中的筛管,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运输有机物的管道,可以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根部。树皮被环剥,会破坏韧皮部内的筛管,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往下运输,会导致树木死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将一段含一定数量叶片的新鲜椴木枝条底端斜切后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区域②变红,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将新鲜枝条的叶片全部去除现象将更明显
B.区域②变红说明了②是运输水分的部位
C.区域③未变红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
D.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B
【分析】
重点考查(1)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过程。
(2)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动力。
(3)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管道。图中①髓,②木质部,③韧皮部。
【详解】
A.由于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要确保效果明显就要增强蒸腾作用,所以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A错误。
B.图中②木质部变红,说明水分的运输的管道--导管位于木质部中,B正确。
C.区域③韧皮部未变红说明该处没有导管不能运输水分,但是不能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的筛管,C错误。
D.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D错误。
故选B。
二、综合题
11.下图是关于茎的输导功能的实验图片,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装有稀释的红墨水,整套装置在光下放置几小时后,将茎纵切会发现变红的线条状结构是[ ] ___ __ (填图中字 母和及相应结构名称)。
(2)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原因是茎中有[ ] ____ _, 它可以向外不断分裂产生新的___ _ ,向内不断分裂产生新的[ ] ___ __。
(3)a和b结构在叶片中位于[ ]__ __ (填图中数码及相应结构名称)内,属于_____ _ 组织。
(4)为确保效果明显,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导管(2) ⑦形成层 韧皮部 ⑧木质部 (3) ②叶脉 输导
(4)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強,实验现象明显
【分析】
图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脉、③是下表皮,④是气孔、⑤叶片,⑥韧皮部、⑦形成层、⑧木质部、⑨髓、a导管、b筛管,解答即可。
(1)茎中的输导组织有木质部中的导管和韧皮部中的筛管,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韧皮部中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因为水分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中的a导管,故将茎纵切会发现变红。
(2)⑦形成层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⑧木质部,茎因此会逐年加粗。
(3)叶脉中有筛管和导管,筛管能运输有机物,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a导管、b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实验时候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12.某同学想比较甜椒植株上、中、下部位叶片的淀粉含量,按照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1)图1装置中,小烧杯内应加入___________进行脱色,取出叶片在清水中漂洗后滴加_______,检测淀粉的存在。
(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号叶片颜色为浅蓝色,②号叶片蓝色变深,③号叶片蓝色最深。由此可知,甜椒植株上部叶片中______ _____。
(3)图2是甜椒生理过程示意图,A-D表示物质。若该过程是光合作用,则D是_______,通过叶脉中的_______运输到叶片;若A是氧气,图示的生理过程发生在细胞结构的___________中。
【答案】(1)酒精 碘液 (2) 淀粉含量最少 (3) 水 导管 线粒体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图1表示脱色,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验证淀粉的存在。
(2)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实验现象是:①号叶片颜色为浅蓝色,②号叶片蓝色变深,③号叶片蓝色最深。由此可知,甜椒植株上部叶片中淀粉含量最少。
(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2是甜椒生理过程示意图,A-D表示物质。若该过程是光合作用,则D是水,通过叶脉中的导管运输到叶片。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若A是氧气,图示的生理过程为呼吸作用,在细胞结构的线粒体中进行。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运输作用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a href="/sw/tb_c1171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5节 运输作用集体备课ppt课件</a>,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5节运输作用,学习目标,思考讨论,运输方向自上而下,观察枝瘤,树皮中的韧皮部,导管和筛管的区别,课堂小结,运输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运输作用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运输作用备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茎的结构,外侧部,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保护作用,输导作用,贮存营养,甲正常枝条,乙枝条树皮被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节 运输作用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节 运输作用备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木质部,正常枝条,枝条树皮被剥,叶脉变红,稀释的红墨水,茎内的木质部变红了,红色水浸泡的茎,清水浸泡的茎,甲剥掉树皮,乙没剥树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