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 5.2.2 氨和铵盐 课件(共31张)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95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2 5.2.2 氨和铵盐 课件(共31张)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95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2 5.2.2 氨和铵盐 课件(共31张)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952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2 5.2.2 氨和铵盐 课件(共31张)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952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2 5.2.2 氨和铵盐 课件(共31张)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952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2 5.2.2 氨和铵盐 课件(共31张)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952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2 5.2.2 氨和铵盐 课件(共31张)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952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2 5.2.2 氨和铵盐 课件(共31张)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9527/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课ppt课件
展开【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认识氨的物理性质,掌握并能熟练应用氨的化学性质。2、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3、掌握铵盐的性质和铵根离子的检验。4、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氨的工业制法及实验室中其他简易方法。
核心素养1、通过学习氨的知识培养学生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2、通过对喷泉实验原理、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探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实验创新的化学核心素养,理解氨的喷泉实验原理,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的核心观念。
制冷剂为液态,在一定的温度下又可以变为气态,即能够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内蒸发并从被冷却物体中吸取热量而汽化,然后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水或空气)而变为液体的媒介物。制冷剂的种类很多,空调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氨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
【思考】氨作为制冷剂,是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 试分析它有什么缺点?
氨气易液化变为液体,且液氨变为气体时会吸收大量的热。缺点是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可以燃烧和爆炸。
【实验5-6】喷泉实验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NH3,用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的橡胶塞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
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红色的喷泉
(1)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
因氨气迅速溶解在从胶头滴管挤压出的少量水中,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与外界大气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形成喷泉。
(2)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后将胶头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内,可并未产生喷泉,试分析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若将NH3换为NO2,能否形成喷泉?若能形成,则实验后液体能否充满烧瓶?
②收集的NH3纯度较低
3NO2+H2O===2HNO3+NO
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
2、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2)常见喷泉实验装置
(3) 常见能形成喷泉的物质组合
例1. 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震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a、b不可能是( )
A.a为HCl气体,b为H2OB. a为CO2气体,b为浓NaOH溶液C. a为Cl2气体,b为饱和NaCl溶液D. a为Cl2气体,b为浓NaOH溶液
混合物(NH3·H2O为弱电解质)
氨的水溶液(俗称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或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HCl == NH4Cl
a 浓氨水遇浓硫酸、浓硝酸也会产生白烟吗?
氨与氯化氢相遇迅速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
NH3+CO2+H2O === NH4HCO3
NH3+HNO3 === NH4NO3
b 氨与其他酸的反应:
与氯气的反应
8NH3 + 3Cl2 === N2 + 6NH4Cl
氨的催化氧化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_______的基础。
NH3+HCl===NH4Cl
4NH3+5O2 4NO+6H2O
例2、 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 )
D. NH3+HCl === NH4Cl
B. 8NH3+3Cl2 === 6NH4Cl+N2
A. 2NH3+3CuO === 3Cu+N2+3H2O
(1) 受热易分解
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绝大多数易溶于水
向盛有少量NH4Cl溶液、NH4NO3溶液和(NH4)2SO4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注意通风),用镊子夹住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实验室中,常利用铵盐与强碱反应产生氨这一性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和制取氨。
(1)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
(2)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放入碱后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
右图实验室制取氨的简易装置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实验装置,思考如何检验试管中已收集满氨,如何吸收处理实验中多余的氮。
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
a.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 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浓硫酸(或水)吸收多余的氨气
浓氨水滴入生石灰(或NaOH)中制氨气
例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例4、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干燥管B和D里应选用的干燥剂都是_____________。A.碱石灰 B.无水CuSO4 C.五氧化二磷 D.无水CaCl2
(3) 在C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
(5)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a 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 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6)上述实验中,如果省去B装置,测定氨分子组成的N、H原子个数的比值将会(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吸收的水中包含了从A中带出的水分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氨1物理性质,刺激性,化学性质,所以氨水是混合物,所以液氨是纯净物,挥发性酸,难挥发酸溶液,资料二,3与碱反应,氨气的制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思维导航,氨和铵盐,喷泉实验,催化剂,制冷剂,3化学性质,反应实质,④实验室制备氨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雁塔喷泉,④导管过长,讨论一,用毛巾热敷,用毛巾冷敷,氨气的物理性质,溶液变红氨水显碱性,氨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酸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