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习题(含答案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337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习题(含答案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337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同步习题(含答案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337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精品课后测评
展开第12课:与朱元思书
一、用课文原文填空。(每空一分,共40分)
1、总写富春江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正面来写富春江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来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比喻写富春江水势迅猛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拟人手法,把原本静止的的崇山峻岭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山中各种声音,显示夏季山中生机与活力、热闹和谐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明作者向往自然,厌弃世俗名利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视觉角度,光影交错写山上枝密林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中与《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行进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三峡》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是写水流湍急,本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共8分)
从流飘荡 一百许里
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
急湍甚箭 风烟俱净
三、比较阅读(一)(共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答案】
一.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0.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1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二、顺着,随着 左右,表估计。
(马一般)飞奔 凭依 向上
比箭还快 全,都
三、1、(1)“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 (4)平息或停止
2、A
3、(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评分:“襄”“沿溯”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评分:“经纶”“反”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4、(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每空一分,意思对即得分)
二、课外拓展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永某氏之鼠
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③,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柳宗元《三戒》)
【注释】①永:永州,今湖南零陵县。②畏日:怕犯日忌。③子:子年,鼠年。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以为己生岁直子 直:
②悉以恣鼠,不问 悉:
③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大率:
④假五六猫 假:
⑤臭数月乃已 已: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声万状 其:
②且何以至是乎哉? 是:
③购僮罗捕之 之:
④弃之隐处 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译文:
②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译文:
4.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永某氏之鼠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5.“永某氏”与“后人”对待老鼠的态度截然不同,从文中找出有关两人对待老鼠的相对应的语句。
永某氏:
后人:
【答案与译文】
1、①同“值”,正当 ②全 ③大都 ④借 ⑤停止
2、①老鼠的 ②这样严重的程度 ③老鼠 ④死老鼠
3、①于是,老鼠们就相互转告,别的地方的老鼠也都来到他家里,大吃大喝也没有任何灾祸。②唉!这些老鼠以为可以一辈子过着那种吃饱喝足而又无灾无祸的日子!
4、“窃时以肆暴”的得志小人
5、永某氏以为老鼠是“子神”,“不蓄猫犬”“禁僮勿击鼠”“悉以恣鼠”。
后人以为老鼠是“阴类”“恶物”,“假五六猫”,“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
永州有个人,畏惧犯日忌,禁忌迷信非常多。他认为自己出生的那年是个子年,老鼠就是子年的神,因此非常爱护老鼠,家里不许养猫养狗,禁止仆人击打老鼠;家里的仓库、厨房,全任凭老鼠放纵横行不管。于是,老鼠们就相互转告,别的地方的老鼠也都来到他家里,大吃大喝也没有任何灾祸。这个人家里没有一样完整的东西,衣柜里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凡是吃的喝的东西,都是老鼠吃剩下的。大白天,老鼠常常和人在一起活动,到了夜晚,啃东西,咬东西,打打闹闹,发出的声音千奇百怪,闹得人睡不成觉,他始终不感到讨厌。
过了几年,这个人搬到别的州去了。以后搬进来另外一家人,但老鼠依旧闹得还像过去一样凶猛。新搬来的人说:"这些生活在阴暗地方的坏东西,偷窃打闹得尤其厉害,可是为什么到这种地步了呢?"便借来了五六只猫,关闭上大门,撤除砖瓦用水浇灌老鼠洞,雇用仆人到处搜寻追捕,杀死的老鼠堆得跟山丘一样,老鼠的尸体被扔在偏僻的地方,臭味好几个月后才散去。
唉!这些老鼠以为可以一辈子过着那种吃饱喝足而又无灾无祸的日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①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②,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③,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矣。”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季梁:魏国人。②衣焦不申:衣服皱缩,不伸展。③持其驾:用手把持着缰绳,驾着车子。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见人于大行 行:
②方北面而持其驾 方:
③将奚为北面 奚:
④吾用多 用:
2.下列各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吾欲之楚”相同的一项是( )
A. 季梁闻之 B.君之楚 C.此非楚之路也 D. 恃王国之大
3.下列各项加点词与“以广地尊名”的“广”“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将军身被坚执锐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译文:
②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
5.本文运用比喻说理,被比喻的本体是:
用来比喻的喻体是:
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答案与译文】
1、①路 ②正在 ③为什么 ④路费
2、B 动词,到。
3、A 使动用法。
4.①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
②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的人一样了吗?
5.本体:魏国攻打邯郸而欲成霸王;喻体:欲之楚而北行;共同之处:动愈数,离愈远。
参考译文: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管衣着不整,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的人一样了吗?”
三、中考提优练习
(一)(广西梧州市)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
滇游日记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削]陡峭 ②[陨]坠落 ③[摧]崩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有洞东向( ) ⑵无逾此者(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
3.阅读选文和《三峡》两篇文章,指出它们在 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与译文】
1.⑴东:向东⑵逾:超过
2.过了一会儿,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的力量,幸好脚碰到了石头。
3.选文:侧面描写。《三峡》正面描写。
参考译文
突然发现层层悬崖的上面,有个洞口朝东的山洞,我抬着头攀岩上去。(悬崖)上面非常陡峭,攀登了半里路之后,土崖太陡峭搁不下脚,用手抓着草根向上攀登。不一会草根也禁不住我了,幸亏到了石崖地带;但是石头也不结实,踩一下就掉落,扒一下也掉落,偶尔能找到一个稍微牢固的石头,绷紧了脚扒住了手指,就像平贴在崖壁上,不能动一步,想往上没有援助想往下也没有地方,是我生平经历的最危险的境地。过了好长时间,先试着找到两手两脚周围牢固的石头,然后身体悬空挪动一只手,随即再悬空挪动一只脚,一只手一只脚抓牢以后,然后又悬空挪动另一只手另一只脚,幸亏石头没有掉落;手脚又感到没有力气想自己坠落,很长时间,幸好攀上去了。
(二)(上海市)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 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 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不胜惊错( ) ⑵鼠何名老虫( )
2.“余惊错欲走”是因为 。(4分)
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案与译文】
1.⑴能承受(能承担)⑵取名(命名)
2.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
3.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
参考译文:
楚地的人称老虎为老虫,苏州人称老鼠为老虫。我在长洲做县令的时候,因为有事到了娄东,住在客栈里,把烛吹灭我就睡了。忽然听得碗碟叮当有声,我便问看门的童子是怎么回事,童子答道:“是老虫闹腾。”我是楚地人,一向称老虎为老虫,听说是“老虫”,很是害怕,说:“城里怎么会有这种野兽?”童子说:“不是别的兽,是老鼠。”我问他:“老鼠为什么叫老虫?”童子说这是吴地的风俗,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叫这么传下来的。 啊哈!老鼠冒老虎之名,致使我吓得要逃走,真是可笑。然而今日天下冒虎名以欺世的也真不少。
(二)
1.(海南省)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
②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③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
④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低纬度发射的市场空白,为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A.③①④②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2.(福建省南平市)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3.(北京市)为影响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句各有一处错误,请把你找出来。(3分)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住过最北端的边防线上。那里风雨交加,天气恶劣,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站岗巡逻。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句:
4.(海南省)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温暖需要传递。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 , 。
【答案与解析】
1.(2分)A【解析】本段中心是讲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作用,主要是关于火箭,给海南岛旅游带来的机遇是最次的功能,因此第②句要放在最后。第③句介绍地位及位置,要放在第一句。
2.D 【解析】“洗心革面”,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这个词是用于人,而不能用于刊物。
3.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1分)
【解析】搭配不当,主语应该是你们,加上“的”字后,变成“的字短语”,你们的钢铁之躯充当主语,与奉献搭配不当,可改为“你们用钢铁之躯”或删去“的钢铁之躯”。
4.示例一:①用文字传递温暖,能让人回味无穷。 示例二:②用言语传递温暖,能让人豁然开朗。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翻译下列句子,解释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蝉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蝉优秀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选项中注音有误的一组,选文最后一段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优秀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意思写词语,把下列的四字短语填写完整,活动二,甘孜)阅读下文,完成1-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