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01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02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

     从军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

    2.能想象《从军行》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走近作者

    1.教师导入:课件出示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清代爱国将领林则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他的这句名言正是千百年来人们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2.今天我们将走进中国古诗词,去感受不同时代诗人笔下心系国家命运的情怀。

    板书课题:《从军行》

    3.齐读课题,思考:通过题目,你能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

    预设: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从军:参军。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像这样的体裁还有”“”“”“等都属于乐府诗。

    课件出示:

    行《长歌行》

    歌《登幽州台歌》

    曲《塞下曲》

    吟《游子吟》《暮江吟》

    4.《从军行》的作者是唐代的王昌龄,关于王昌龄,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

      预设:王昌龄在诗歌方面成就很高,他最擅长写七言绝句,被人称为七绝圣手,他喜欢写边塞诗,是他诗歌作品中最有名的。

    5.了解王昌龄和边塞诗

    教师谈话:让我们一起走进王昌龄和他的边塞诗。

    (1)课件播放:视频

    (2)小结: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共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诗。今天,我们学的是其中的第四首,也是最经典的一首。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出示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4页,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诗句。

    2.自由练读。

    3.找学生读诗。

    4.读出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首先我们用 在书上先画出诗的节奏。

    自由朗读。找生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谈话:如果让你给这首诗,配一幅插图的话,你会配怎样的底色?为什么?

    生交流。

    小结:让我们一起来到遥远的西北边塞,走进曾经的战场,体会王昌龄在这首边塞诗中蕴含的情感。

    2.学习前两句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的景物,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1)学生自学后交流: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课件点击:青海  长云  雪山   孤城   玉门关

    追问 :读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这是什么地方?它们描写的是哪里的环境?

    预设:写的是西北边塞的景象。

    出示地图:在地图上认识下这些景物的所处位置?

    简介:点击出示地点

    小结:正所谓尺幅千里,画面虽小,却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的地域。

    指导朗读。读出广阔。

    (2)学习第一句诗:青海长云暗雪山

    课件出示:青海图,简介:青海,这里指青海湖,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地处西部边陲,这里属于高原气候,气象万千。

    课件出示:雪山,这里指祁连山,海拔4000——5000米,山巅终年积雪,雪光闪耀,异常壮丽。

    思考:青海湖清澈,雪山壮丽,诗人为什么用一个字呢?

    交流。

    预设1:被厚厚的阴云遮盖,所以暗淡下来了。

    指导朗读。读出暗淡。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句诗中的画面?

    课件出示被遮住的图

    预设:青海湖上空大片的阴云翻滚,遮暗了雪山。

    追问:除了长云让将士们感觉雪山暗淡了,还会有什么让他们觉得这里暗淡了呢?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中国的文化真是精妙,一个字竟如此传神,让雪山蒙山了一层灰色,让将士们的心情暗淡、沉重下来。一个暗字,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环境构筑出来。

    指导朗读。读出这个字蕴含的情感。

    (3)学习第二句诗:孤城遥望玉门关。

    读后思考:读着这句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预设:一座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

    认识理解孤城”“玉门关

    出示图片:孤城:一座孤零零的古城。

    课件出示资料:玉门关,古关名,古址在金甘肃敦煌西北,河西走廊的最西段,作为通往西域门户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正因为如此,很多诗人把玉门关写进了诗里。

    玉门关:出示关于玉门关的诗句。

    课件出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边塞诗)

    -----(唐)王之涣凉州词

    齐读诗句。

    交流思考:前两句诗中,有哪个字触动了你呢?

    预设1:字,体会到在广阔的边塞很苍凉,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城矗立在那里。

    预设2:字,体会到将士们在戍边只有这座孤城陪伴着,

    他们的生活是孤独寂寞的。

    读出这种孤独。

    追问:还有哪个字也触动了你呢?

    预设:字。体会到将士们在孤城遥望玉门关,是对边防形势的关注。他们觉得守住边关就是他们的责任,也因为能守住边关而感到自豪。

    读出这种责任与自豪!

    (4)总结写法。

    诗的前两句概括了整个西北边塞的地域特点,但在写景的同时也渗透了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指导朗读。读出这种丰富的情感。

    3.学习后两句古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谈话引入: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就读出了诗中的画面;读着读着,我们就读出了诗中的情感。我们接着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后两句诗。

    出示学习要求:读后两句诗,圈画诗中的景物,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1)出示第三句诗:黄沙百战穿金甲

    读后思考:读这句诗时,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听到了哪些声音?

    预设1:我仿佛听到呼呼的风声,吹得黄沙漫天。

    预设2:仿佛看到战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场景。

    预设3:我仿佛听到了将士们震天动地的厮杀声,刀剑的撞击声,仿佛看到有的将士倒在血泊里。

    穿穿上金甲吗?(不是,穿是穿透、磨破的意思。)金属制作的盔甲会穿透、磨破!不可思议呀!你认为可能吗?

    预设1:可能!因为百战一次,是说将士们打了很多仗,战争无情,铠甲有可能被敌人的刀剑刺破。穿透。

    预设2:可能!因为黄沙一次,说明这里黄沙肆虐,环境恶劣,时间一长,铠甲被飞扬的风沙磨破了。

    追问:连金属做的铠甲都磨破,甚至穿透了,更何况是血肉之躯呢!将士们的身体会怎样?可能是全身伤痕累累,也可能失去胳膊,也可能……但是,他们怕了吗?退缩了吗?

    读出这种不怕牺牲的豪情。

    课件出示视频:古战场。

    看后交流:看了这段视频之后有何感受?

    预设1:我看到了:战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体会到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

    预设2:我感受到战争真是激烈、残酷,但战士们依然奋勇向前。

    课件出示:理解百战”“黄沙,强调征战时间之久、战斗次数频繁,环境如此恶劣,战斗激烈残酷。

    教师导入:即便是金甲穿透,身体受伤,但将士们依然铿锵地喊出——生:课件出示第三句诗:不破楼兰终不还。

    利用典故理解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

    课件出示楼兰典故: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鄯善地区。它属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所以汉朝对它进行各种扶助。汉昭帝时,龟兹、楼兰联合匈奴杀汉官员,傅介子出使西域,设计杀楼兰王。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的政权。这里借用此典,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

    指导朗读。

    教师创设情景引读诗句:

    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将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所有的豪情、气势都融在了这句诗里:读出这种气势--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日暮云沙的古战场上,刀光剑影、生死拼搏的身影流露着马革裹尸的豪情:读出这种豪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教师采访:我是一名战地记者,我想问问这位将士,明月下,你还在感叹人未还;为何在此刻,却下定决心,铿锵地喊出——不破不还呢?

    预设1:因为外敌的侵略我们,如果我们再不反抗,我们国家会被侵占。

    预设2:外敌肆虐,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无数战士牺牲,无家可归,为了那些战士,挺身而出。如果被入侵,家人和朋友会受到伤害。   

    教师小结:是啊!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将士们才会立下这铮铮誓言和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出这种坚定的决心。

    (四)背诵古诗,书写诗句

    1. 背诵古诗

    教师谈话:同学们,爱国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清澈的爱,只为祖国,如今,仍有无数的戍边战士日夜守卫在边疆,保家卫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观看视频。

    齐诵古诗。读出对戍边战士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2.书写古诗。

    教师谈话:这洋溢着爱国情感的诗句,为历代书法家所钟爱,留下了许多墨宝。拿起笔,写下这历久弥新的文字。写好后,为自己的作品也配上一幅图。

    (1)生写。

    (2)展示作品。

    (3)深化情感

      小结:这首诗洋溢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板书:爱国

    (五)布置作业,延伸阅读

    必选作业:

    1.背诵、默写《从军行》

    2.研读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自选作业:

    1.搜集边塞诗

        (六)板书

    从军行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

    相关教案

    语文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初识边塞诗,品读诗句,感受其特点,圈画动词,体会将士心情,触及文化,深化其影响,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引入课题,解诗题,知诗人,品诗句,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多形式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拓展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