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如图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B.心室收缩,心房舒张
C.心房、心室都收缩 D.心房、心室都舒张
2.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唾液腺 B.汗腺 C.垂体 D.肝脏
3.人类起源于古猿,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改变是( )
A.制造工具 B.使用语言 C.学会用火 D.直立行走
4.下面示意图表示的人体结构是( )
A.神经元 B.反射弧 C.肾单位 D.支气管
5.下列有关呼吸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气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入肺部后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B.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行为,关键是痰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
C.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十分有必要的
D.呼吸道中有很多特定的结构可对空气处理,因此吸收的空气一定很洁净
6.俗话说“眼里揉不得沙子”,当沙子进入我们眼睛时,会成到疼痛并不自觉的流泪,这是因为沙子刺激了下列哪个结构( )
A.角膜 B.脉络膜 C.视网膜 D.虹膜
7.(2分)下列有关常见病与发病原因错误的是( )
A.食物中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
B.食物中缺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C.食物中缺维生素C——易患脚气病
D.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8.(2分)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9.(2分)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M2.5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C.PM2.5由肺直接进入组织细胞
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
10.(2分)某成年人身高不足1米,但其智力是正常的,这是由于幼年时期体内缺少(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11.(2分)人体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如图为某男孩的血液化验单(局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男孩身体一旦出血则不易止血
B.应给该男孩配制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饮食
C.该男孩血液中的有核细胞低于正常值
D.可对该男孩进行成分输血以补充其血红蛋白量
12.(2分)下列与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的彻底消化产物是氨基酸
B.食物内所有的营养物质在小肠被全部吸收
C.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
D.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
13.(2分)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一定是动脉血
B.乙中一定是动脉血,丙中一定是静脉血
C.只有丁可以进行物质交换
D.血液流动方向是丙→甲→丁→乙
14.(2分)如图中能正确模拟呼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15.(2分)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分析正确的( )
A.④是由胰腺分泌的,内含多种消化酶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彻底分解为a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16.(2分)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时,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①
等量馒头碎屑+2L唾液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冷却
加2滴碘液
②
等量馒头碎屑+2mlL清水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冷却
加2滴碘液
A.此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37℃改为100℃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
C.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
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氨基酸
17.(2分)酒后驾车,司机会出现反应慢和动作不协调的现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主要是因为酒精依次麻醉了驾车人的( )
A.小脑、脊髓 B.大脑、脑干 C.脑干、小脑 D.大脑、小脑
18.(2分)我们的一日三餐,早、中、晚餐所含能量的比例是( )
A.3:4:3 B.4:3:3 C.3:5:2 D.2:5:3
19.(2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身件各器官→动脉→心室
20.(2分)中医“把脉”,西医“输液治疗”分别利用的血管是( )
A.动脉、静脉 B.动脉、毛细血管
C.静脉、毛细血管 D.静脉、静脉
21.(2分)课堂上我们通过膝跳反射实验,验证了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若膝跳反射的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活动将( )
A.不能进行,但对刺激有感觉
B.能进行,但对刺激不能产生感觉
C.能进行,并对刺激有感觉
D.不能进行,对刺激也不能产生感觉
22.(2分)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的器官是( )
A.②和① B.⑤和③ C.⑤和② D.②和③
23.(2分)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如图所示。为了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咽、喉、气管 B.咽、食道、气管
C.咽、食道、气管、支气管 D.喉、气管、支气管
24.(2分)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中抽得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动脉血 B.乙呈鲜红色
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 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
25.(2分)近年来,在一些重大体育比赛中,个别运动员置体育道德于不顾,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服用兴奋剂。下列物质中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兴奋剂成分的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胸腺激素 D.生长激素
26.(2分)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增强锻炼,保持健康状态
B.学以致用,敢于科学实践
C.自立自强,勇于承担责任
D.放纵自由,无视规则纪律
27.(2分)2022年冬奥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为满足运动员不同口味,不同宗教的特定饮食需求,让运动员充分感受中国的热情和好客之道。我国将提供678个菜品供大家选择,以下选择对运动员来说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
A.全麦面包、北京烤鸭、回锅肉、烤鸡腿
B.面条、炒西兰花、清炒莴苣、火龙果
C.意大利面、咖喱羊、炒青菜、哈密瓜
D.宫保鸡丁、酸菜鱼、炒豆芽、香梨
28.(2分)松鼠是恒温动物,将松鼠从30℃转移到10℃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松鼠生理状态发生改变.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B.氧气消耗量增加
C.松鼠食物消耗量加大 D.松鼠运动量减少
29.(2分)以下不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
A.“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B.吃枇杷时分泌唾液
C.看完电影《长津湖》很受启发
D.当你阅读此题后,正冥思苦想
30.(2分)下列人体的有关结构与其对应的主要功能有误的是( )
A.膈﹣﹣消化食物 B.肺泡﹣﹣气体交换
C.胆囊﹣﹣储存胆汁 D.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二、综合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1.(7分)图丙中的小女孩萌萌是通过试管婴儿技术产生的,先经过甲过程,然后又经过了乙过程,出生后长大就是女孩丙。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是受精卵,过程D表示 ,人体内发生此过程的部位是图乙中的[ ] 。
(2)图乙所示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 ,能产生甲图中的[ ] ,同时分泌 。
(3)图乙中,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 ,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通过[ ]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32.(9分)继1月10号粞霞金矿发生事故导致11人死亡一人失踪之后,招远金矿又于2月17日6时发生火灾。截止17日17时,井下搜救工作结束,该次事故共造成6人遇难,4人成功获救。下面是在救援及救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结合如图分析解答:
(1)遇险矿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人员的[ ]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递到 形成听觉。
(2)矿工被救出时需要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 ] 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导致[ ] 受到损伤。
(3)被救矿工排便、排尿功能正常,说明脊髓的传导和 功能正常。
(4)矿工被救出后听到亲人的呼唤后,情绪激动、心跳加快、泪流满面,这些反应是 和 共同调节的结果,该反应属于反射。
(5)当我们的眼睛看见远处有一辆汽车向我们飞驰而来时,这时我们眼球内的[F]的变化是 ,有些同学得了近视,可以配戴 进行矫正。
33.(8分)如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请如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心壁肌肉最厚的[ ] ,[D]内是 血。甲图中a表示的血管是 。
(2)通过上肢的静脉注射,葡萄糖分子进入血液,流经心脏时,在图甲所示心脏四个腔内的流动先后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字母)。
(3)乙图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 ,这种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能允许血细胞中的 单行通过。
(4)若乙图中血管①与甲图的血管b相连,则血管②内流 血。血管②内的血液将通过血管c流回[A] ,完成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
34.(8分)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之间的联系。图中a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请如图回答问题:
液体
种类
部分成分含量(克/100毫升)
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
X
0.10
0.03
0.03
Y
0.00
1.80
0.00
Z
0.10
0.03
8.00
(1)若a为米饭中的淀粉消化后的产物,则a是 ,它进入细胞后在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 。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人体内氧浓度最低的部位是 。
(3)医生在检查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则可能是中过程[A] 发生异常所致。
(4)取某健康人肾动脉、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得到如表所示数据。据表分析可知,液体X取自图中 所示结构。液体Y取自图中 所示结构。(填序号)
(5)人体的排泄器官除了肾脏,还有肺和 。
35.(8分)喜欢吃零食是很多小孩子的天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天性的诱导,才让很多垃圾食品成为小孩儿口中的零食。有些同学不禁疑问:辣条会不会是垃圾食品,对身体有伤害吗?现以仓鼠为研究对象设计如下表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辣条、仓鼠10只、仓鼠的主食——鼠粮、水、可关仓鼠的笼子等)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
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5只大小、生长情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
5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普通鼠粮加水与辣条一起磨碎,再用微波炉烘干,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原鼠粮一致)
2只已经死亡
3只活动能力弱
(1)①提出问题: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
②作出假设: 。
③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
(2)甲、乙作为一组对照,其变量是 ;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3)每组用5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 。
(4)“辣条”的制作过程要经过腌制或油炸,其营养成分会被破坏,虽便宜美味,但营养单一,且添加剂多,卫生无保障。结合实验结论请给我市中小学生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合理即可)
(5)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明文规定:2019年4月1日起,中小学、幼儿园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应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学生经常吃小卖部的高糖及高脂食品代替正餐容易导致肥胖,原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摄入多余的糖类将会转变成作为备用能源物质的 储存起来,进而导致肥胖。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2分)如图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B.心室收缩,心房舒张
C.心房、心室都收缩 D.心房、心室都舒张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图为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示意图,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
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
【解答】解:如图:血液从静脉流入,从动脉流出,此时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故选:B。
【点评】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借助于视频动画,理解心脏舒张和收缩过程。
2.(2分)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唾液腺 B.汗腺 C.垂体 D.肝脏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
【解答】解: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排出,是外分泌腺,A不符合题意。
B.汗腺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分泌汗液,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是排泄的途径之一,属于外分泌腺,B不符合题意。
C.垂体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C符合题意。
D.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属于外分泌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3.(2分)人类起源于古猿,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改变是( )
A.制造工具 B.使用语言 C.学会用火 D.直立行走
【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解答】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
4.(2分)下面示意图表示的人体结构是( )
A.神经元 B.反射弧 C.肾单位 D.支气管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答】解:图表示的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细胞核在细胞体里,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两种。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5.(2分)下列有关呼吸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气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入肺部后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B.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行为,关键是痰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
C.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十分有必要的
D.呼吸道中有很多特定的结构可对空气处理,因此吸收的空气一定很洁净
【分析】人体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解答】解:A、煤气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入肺部后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无法运输,导致体内缺氧,引起中毒现象,正确。
B、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的主要成分是尘粒、细菌和黏液组成,随地吐痰不仅不文明,还会传播疾病,所以不能随地吐痰,正确。
C、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预防疾病,正确。
D、呼吸道能够对吸入的气体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湿润、温暖,但是这种处理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通过呼吸道吸入的空气不是一定洁净的,错误。
故选:D。
【点评】明白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2分)俗话说“眼里揉不得沙子”,当沙子进入我们眼睛时,会成到疼痛并不自觉的流泪,这是因为沙子刺激了下列哪个结构( )
A.角膜 B.脉络膜 C.视网膜 D.虹膜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结合眼球的结构及视觉的形成过程,尤其是角膜的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解:角膜是眼睛最前面的透明部分,覆盖虹彩、瞳孔及前房,并为眼睛提供大部分屈光力。加上晶状体的屈光力,光线便可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构成影像。角膜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如有外物接触角膜,眼睑便会不由自主地合上以保护眼睛。因此当沙子迷入眼睛时会感到疼痛,这正是所谓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是因为眼睛里含有丰富的角膜感觉神经末梢,感觉十分灵敏。
故选:A。
【点评】熟知角膜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2分)下列有关常见病与发病原因错误的是( )
A.食物中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
B.食物中缺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C.食物中缺维生素C——易患脚气病
D.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A、食物中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A正确。
B、食物中缺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B正确。
C、食物中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C错误。
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发生糖尿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8.(2分)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分析】(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解: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胸廓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因此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胸廓缩小导致呼气。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和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以及肺内气压变化。
9.(2分)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M2.5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C.PM2.5由肺直接进入组织细胞
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
【分析】1、可吸入颗粒物是指飘浮于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固体颗粒物、液体微粒与固体吸附被体或气体后形成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容易被人吸入,因此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2、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解答】解:A、PM2.5颗粒物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A正确;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B错误;
C、肺泡中的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不是由肺直接进入组织细胞。C错误;
D、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诱发呼吸系统疾病。D错误。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10.(2分)某成年人身高不足1米,但其智力是正常的,这是由于幼年时期体内缺少(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
【解答】解: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70cm,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某成年人身高不足1米,但其智力是正常的说明他患的是侏儒症,这种病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故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长大后表现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症状。故不符合题意。
C、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使反应更加快速,警觉性提高。不符合题意;
D、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会患糖尿病;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幼年时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都会导致身材矮小,但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侏儒症患者的智力是正常的,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呆小症患者的智力低下。
11.(2分)人体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如图为某男孩的血液化验单(局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男孩身体一旦出血则不易止血
B.应给该男孩配制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饮食
C.该男孩血液中的有核细胞低于正常值
D.可对该男孩进行成分输血以补充其血红蛋白量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关知识点。
【解答】解: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此人的血小板24,明显低于正常值,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血凝的作用,所以此人容易出血不止,故选项A正确。
此人的红细胞3.35,少于正常值;提示此人有贫血的倾向。血红蛋白95.0,低于正常值;提示此人有贫血的倾向。此人应多吃含铁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还可以进行成分输血,用以补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故选项B和选项D都正确。
白细28.92,高于正常值,提示此人有炎症存在。在三中血细胞中,白细胞具有细胞核,故选项C错误。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常规化验单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异常值。
12.(2分)下列与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的彻底消化产物是氨基酸
B.食物内所有的营养物质在小肠被全部吸收
C.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
D.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
【分析】(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小腺体包括肠腺和胃腺。
(2)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解答】解:A、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A错误。
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能吸收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B错误。
C、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可以不经过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C正确。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D错误。
故选:C。
【点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的。
13.(2分)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一定是动脉血
B.乙中一定是动脉血,丙中一定是静脉血
C.只有丁可以进行物质交换
D.血液流动方向是丙→甲→丁→乙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的比较:
血管类型
概念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图中甲和乙是动脉、丙是静脉、丁是毛细血管,解答即可。
【解答】解: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错误。
B、乙血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丙是由分支到主干的是静脉,但是不一定流静脉血,例如肺静脉里流动脉血,B错误。
C、丁是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C正确。
D、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错误。
故选:C。
【点评】关于血管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要熟记各血管的特点。
14.(2分)如图中能正确模拟呼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导致胸廓体积变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体积变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解:A、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应该随着扩张而不是缩小,A不符合题意。
B、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变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即表示的是吸气过程,B不符合题意。
C、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上下径变小,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变小,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肺,表示呼气状态,C符合题意。
D、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变小,肺应该回缩而不是扩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膈肌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15.(2分)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分析正确的( )
A.④是由胰腺分泌的,内含多种消化酶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彻底分解为a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分析】观图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解:A、④是胰液,由胰腺分泌,内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A正确。
B、①是唾液,其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而不是分解为a葡萄糖,B错误。
C、②是胃液,内含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C错误。
D、X表示小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一定要读懂图示。
16.(2分)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时,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①
等量馒头碎屑+2L唾液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冷却
加2滴碘液
②
等量馒头碎屑+2mlL清水
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冷却
加2滴碘液
A.此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37℃改为100℃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
C.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
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氨基酸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解答】解:A、①和②的差异是①加入了唾液,②没有加入唾液,除此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变量是有无唾液,A正确。
B、唾液淀粉酶在100℃下会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因此,将37℃改为100℃后,两只试管内都有淀粉,加入碘液后,均变蓝色,B错误。
C、①号试管内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加入碘液后,不变蓝,②号试管内淀粉存在,加入碘液后变蓝,C错误。
D、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故实验结论是唾液能消化淀粉或分解淀粉,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7.(2分)酒后驾车,司机会出现反应慢和动作不协调的现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主要是因为酒精依次麻醉了驾车人的( )
A.小脑、脊髓 B.大脑、脑干 C.脑干、小脑 D.大脑、小脑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解答即可。
【解答】解: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脊髓里有有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等,还有传导功能。“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是酒精麻醉了大脑的躯体运动中枢导致反应变慢;“动作不协调”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导致运动不协调、准确。所以酒后驾车,司机会出现反应慢和动作不协调的现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主要是因为酒精依次麻醉了驾车人的大脑和小脑。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大脑、小脑的功能。
18.(2分)我们的一日三餐,早、中、晚餐所含能量的比例是( )
A.3:4:3 B.4:3:3 C.3:5:2 D.2:5:3
【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解答】解: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以及一日三餐的比例。
19.(2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身件各器官→动脉→心室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解答】解: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
故选:B。
【点评】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可结合着血液循环的图示掌握。熟记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做好类似题的关键。
20.(2分)中医“把脉”,西医“输液治疗”分别利用的血管是( )
A.动脉、静脉 B.动脉、毛细血管
C.静脉、毛细血管 D.静脉、静脉
【分析】(1)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
(2)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血压最小,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3)动脉中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做注射,到医院输液治疗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
【解答】解:脉搏即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一致。医生可以根据脉搏诊断疾病,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血流较慢,血管较粗,因此,到医院输液治疗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脉搏是动脉的波动。
21.(2分)课堂上我们通过膝跳反射实验,验证了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若膝跳反射的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活动将( )
A.不能进行,但对刺激有感觉
B.能进行,但对刺激不能产生感觉
C.能进行,并对刺激有感觉
D.不能进行,对刺激也不能产生感觉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解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膝跳反射中,若传出神经受损,神经冲动无法传导至效应器,不能完成反射活动;但神经冲动可沿脊髓白质内的神经纤维传导至大脑皮层,对刺激形成感觉。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2.(2分)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的器官是( )
A.②和① B.⑤和③ C.⑤和② D.②和③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图中:①肝脏,②小肠,③胃,④胰腺,⑤大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解答】解:②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和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了。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③胃是消化蛋白质的开始部位,胃能吸收一部分水、酒精等。可见D②③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可正确解答。
23.(2分)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如图所示。为了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咽、喉、气管 B.咽、食道、气管
C.咽、食道、气管、支气管 D.喉、气管、支气管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解答即可。
【解答】解: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为了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咽、喉、气管,因为是要保证两肺都能获得氧气,所以插管到气管就可以,不需要到达支气管。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顺序,是基础题。
24.(2分)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中抽得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动脉血 B.乙呈鲜红色
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 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及区别,据此解答。
【解答】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从图中看出甲氧气的相对含量高,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少,因此是动脉血,颜色鲜红;乙氧气的相对含量少;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多,因此是静脉血,颜色暗红。由于是从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中抽血,而手臂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手臂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故CD不正确。因此,正确的是甲是动脉血。
故选:A。
【点评】关键点:动脉血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25.(2分)近年来,在一些重大体育比赛中,个别运动员置体育道德于不顾,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服用兴奋剂。下列物质中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兴奋剂成分的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胸腺激素 D.生长激素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不同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同,不同的激素的作用不同。
A、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和兴奋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符合题意。
C、胸腺激素的作用,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调节免疫平衡等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与兴奋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关键点: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6.(2分)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增强锻炼,保持健康状态
B.学以致用,敢于科学实践
C.自立自强,勇于承担责任
D.放纵自由,无视规则纪律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解答】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增强锻炼,保持健康状态;学以致用,敢于科学实践;自立自强,勇于承担责任都是正确的做法,而放纵自由,无视规则纪律则是青春期的错误做法。
故选:D。
【点评】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均衡,充足睡眠,积极锻炼身体,远离香烟,拒绝毒品.
27.(2分)2022年冬奥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为满足运动员不同口味,不同宗教的特定饮食需求,让运动员充分感受中国的热情和好客之道。我国将提供678个菜品供大家选择,以下选择对运动员来说营养搭配最合理的是( )
A.全麦面包、北京烤鸭、回锅肉、烤鸡腿
B.面条、炒西兰花、清炒莴苣、火龙果
C.意大利面、咖喱羊、炒青菜、哈密瓜
D.宫保鸡丁、酸菜鱼、炒豆芽、香梨
【分析】为了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
【解答】解:A、全麦面包提供淀粉,北京烤鸭、回锅肉、烤鸡腿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缺少维生素;
B、面条提供淀粉,炒西兰花、清炒莴苣、火龙果主要提供维生素,缺少蛋白质、无机盐等;
C、意大利面提供淀粉,咖喱羊提供蛋白质和无机盐,炒青菜、哈密瓜提供维生素,营养较为全面;
D、宫保鸡丁、酸菜鱼提供蛋白质和无机盐,炒豆芽、香梨提供维生素,缺少淀粉等。
故选:C。
【点评】营养搭配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8.(2分)松鼠是恒温动物,将松鼠从30℃转移到10℃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松鼠生理状态发生改变.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B.氧气消耗量增加
C.松鼠食物消耗量加大 D.松鼠运动量减少
【分析】人和动物体内热量来源:有机物的氧化放能.热量平衡: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
(1)产热途径: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
(2)散热途径汗液的蒸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时,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耗氧量减少,产热少,散热少.
【解答】解:A、进入低温环境中,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A正确;
B、进入低温环境中,机体产热增加,耗氧量增加,B正确;
C、当松鼠从30℃的环境中进入到10℃的环境中,为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分解有机物增多,即食物消耗量加大
C正确;
D、当松鼠从30℃的环境中进入到10℃的环境中,与运动量无关,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9.(2分)以下不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
A.“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B.吃枇杷时分泌唾液
C.看完电影《长津湖》很受启发
D.当你阅读此题后,正冥思苦想
【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看完电影《长津湖》很受启发、当你阅读此题后,正冥思苦想都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吃枇杷时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30.(2分)下列人体的有关结构与其对应的主要功能有误的是( )
A.膈﹣﹣消化食物 B.肺泡﹣﹣气体交换
C.胆囊﹣﹣储存胆汁 D.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分析】1、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人体各段消化道的功能是不同的,其中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3、呼吸系统由气体通行的呼吸道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成。
4、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解答】解:A、膈是一层肌肉层,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通过收缩和舒张使呼吸系统完成呼吸,错误。
B、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正确。
C、胆囊可以暂时贮存胆汁,正确。
D、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正确。
故选:A。
【点评】理解各器官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综合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1.(7分)图丙中的小女孩萌萌是通过试管婴儿技术产生的,先经过甲过程,然后又经过了乙过程,出生后长大就是女孩丙。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是受精卵,过程D表示 受精 ,人体内发生此过程的部位是图乙中的[ 3 ] 输卵管 。
(2)图乙所示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4 ] 卵巢 ,能产生甲图中的[ A ] 卵细胞 ,同时分泌 雌性激素 。
(3)图乙中,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2 ] 子宫 ,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通过[ 5 ] 胎盘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图中A卵细胞、B精子、C受精卵、D受精。1胎儿,2子宫,3输卵管、4卵巢、5胎盘、6脐带。
【解答】解:(1)图甲中的C是受精卵,过程D表示受精过程,人体内发生此过程的部位是图乙中的3输卵管。
(2)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图中4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3)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5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故答案为:(1)受精;3输卵管。
(2)4卵巢;A卵细胞;雌性激素。
(3)2子宫;5胎盘。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记忆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2.(9分)继1月10号粞霞金矿发生事故导致11人死亡一人失踪之后,招远金矿又于2月17日6时发生火灾。截止17日17时,井下搜救工作结束,该次事故共造成6人遇难,4人成功获救。下面是在救援及救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结合如图分析解答:
(1)遇险矿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人员的[ 6 ] 耳蜗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递到 大脑皮层 形成听觉。
(2)矿工被救出时需要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 A ] 瞳孔 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导致[ D ] 视网膜 受到损伤。
(3)被救矿工排便、排尿功能正常,说明脊髓的传导和 反射 功能正常。
(4)矿工被救出后听到亲人的呼唤后,情绪激动、心跳加快、泪流满面,这些反应是 神经系统 和 激素 共同调节的结果,该反应属于反射。
(5)当我们的眼睛看见远处有一辆汽车向我们飞驰而来时,这时我们眼球内的[F]的变化是 由小变大 ,有些同学得了近视,可以配戴 凹透镜 进行矫正。
【分析】1、图一中,1外耳道、2鼓膜、3鼓室、4半规管、5前庭、6耳蜗。
2、图二中,A瞳孔、B角膜、C玻璃体、D视网膜、E视神经、F晶状体。
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4、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A]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矿工被救出时需要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导致[D]视网膜受到损伤。
(3)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如果被救矿工排便、排尿功能正常,说明脊髓的反射和传导的功能正常。
(4)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矿工被救出后听到亲人的呼唤后,情绪激动、心跳加快、泪流满面,这些反应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5)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当我们的眼睛看见远处有一辆汽车向我们飞驰而来时,这是我们眼球内的F晶状体的变化是曲度由小变大。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会造成近视,应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1)6;耳蜗;大脑皮层;
(2)A;瞳孔;D;视网膜;
(3)反射;
(4)神经系统(或神经调节);激素;
(5)曲度由小变大;凹透镜。
【点评】掌握眼睛和耳朵的结构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3.(8分)如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请如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心壁肌肉最厚的[ B ] 左心室 ,[D]内是 静脉 血。甲图中a表示的血管是 主动脉 。
(2)通过上肢的静脉注射,葡萄糖分子进入血液,流经心脏时,在图甲所示心脏四个腔内的流动先后顺序是 CDAB (按顺序填写字母)。
(3)乙图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 ③ ,这种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能允许血细胞中的 红细胞 单行通过。
(4)若乙图中血管①与甲图的血管b相连,则血管②内流 动脉 血。血管②内的血液将通过血管c流回[A] 左心房 ,完成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
【分析】观图可知: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e动脉瓣、f房室瓣、g下腔静脉、①动脉、②静脉、③毛细血管,解答即可。
【解答】解:(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B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D右心室内是静脉血。甲图中a表示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
(2)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
通过上肢的静脉注射,葡萄糖分子进入血液,经过的途径: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即葡萄糖流经心脏时,在图甲所示心脏四个腔内的流动先后顺序是CDAB。
(3)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乙图中③表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能允许血细胞中的红细胞单行通过。
(4)图甲中b是肺动脉,若乙图中血管①与甲图的血管b肺动脉相连,则血管②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血管②肺静脉内的血液将通过血管c流回[A]左心房,完成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
故答案为:
(1)B左心室;静脉;主动脉。
(2)CDAB。
(3)③;红细胞。
(4)动脉;左心房。
【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34.(8分)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之间的联系。图中a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请如图回答问题:
液体
种类
部分成分含量(克/100毫升)
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
X
0.10
0.03
0.03
Y
0.00
1.80
0.00
Z
0.10
0.03
8.00
(1)若a为米饭中的淀粉消化后的产物,则a是 葡萄糖 ,它进入细胞后在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 。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呼吸运动 实现的。人体内氧浓度最低的部位是 组织细胞 。
(3)医生在检查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则可能是中过程[A]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发生异常所致。
(4)取某健康人肾动脉、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得到如表所示数据。据表分析可知,液体X取自图中 Ⅰ 所示结构。液体Y取自图中 Ⅱ 所示结构。(填序号)
(5)人体的排泄器官除了肾脏,还有肺和 皮肤 。
【分析】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a葡萄糖、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Ⅰ肾小囊、Ⅱ肾小管。
【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是在口腔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所利用。
(2)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扩散是指某种气体分子通过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它气体里;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氧气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最后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利用,所以组织细胞中的氧浓度最低。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尿液中检测出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肾小球发生异常。
(4)原尿和血浆相比较原尿中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相比较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所以,X、Y、Z分别是原尿、尿液和血浆,取某健康人肾动脉、肾小囊和输尿管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得到如表数据。据表分析可知,X液体取自图中I所示结构。Y液体取自图中II所示结构。
(5)人体的排泄器官除了肾脏,还有肺和皮肤。
故答案为:(1)葡萄糖;能量。
(2)呼吸运动;组织细胞。
(3)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4)Ⅰ;Ⅱ。
(5)皮肤。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淀粉的消化过程和原尿、血浆和尿液三者区别。
35.(8分)喜欢吃零食是很多小孩子的天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天性的诱导,才让很多垃圾食品成为小孩儿口中的零食。有些同学不禁疑问:辣条会不会是垃圾食品,对身体有伤害吗?现以仓鼠为研究对象设计如下表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辣条、仓鼠10只、仓鼠的主食——鼠粮、水、可关仓鼠的笼子等)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
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5只大小、生长情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
5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普通鼠粮加水与辣条一起磨碎,再用微波炉烘干,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原鼠粮一致)
2只已经死亡
3只活动能力弱
(1)①提出问题: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
②作出假设: 辣条会(不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
③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
(2)甲、乙作为一组对照,其变量是 辣条 ;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
(3)每组用5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 1只仓鼠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
(4)“辣条”的制作过程要经过腌制或油炸,其营养成分会被破坏,虽便宜美味,但营养单一,且添加剂多,卫生无保障。结合实验结论请给我市中小学生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应该合理饮食,平时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辣条 。(合理即可)
(5)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明文规定:2019年4月1日起,中小学、幼儿园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应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学生经常吃小卖部的高糖及高脂食品代替正餐容易导致肥胖,原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糖类 提供,摄入多余的糖类将会转变成作为备用能源物质的 脂肪 储存起来,进而导致肥胖。
【分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该生物小组探究的是辣条对仓鼠身体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辣条。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必须遵照辣条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解答】解:(1)根据提出的问题: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作出假设:辣条会(不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2)由图表中可以看到甲、乙组两组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甲组投放普通鼠粮,乙组投放掺入辣条的鼠粮,其余条件相同,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辣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3)仓鼠在实验不数目不易过少,少了会因为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但也不易过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难度,搞得手忙脚乱,一般在5只为宜。
(4)经常吃辛辣食物,会对胃肠造成一定的刺激,影响身体健康,应该合理饮食,平时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辣条。
(5)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摄取的多余的糖类在体内可以转变成脂肪,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起来。
故答案为:
(1)辣条会(不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2)辣条;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3)1只仓鼠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避免偶然性;避免仓鼠数量太少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实验要遵循平行重复原则;遵循重复原则;减少误差都可以给分;如果只答到1只仓鼠数量太少不给分)
(4)应该合理饮食,平时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辣条。
(5)糖类;脂肪。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实验的基本环节、方法特点和要求。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0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非选择题,须用0,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形成尿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