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一年级上册三 认识10以内的数精品教案
展开知识目标:
1、理解>、= 和<的含义。“>”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是小于号;“=”是等于号,表示左右两边的数相等。
2、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的含义。
2、“>”、“<”、“=”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
1、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 ○ ○ ○ ○ ( )
☆ ☆ ☆ ☆ ☆ ☆ ( )
2、哪种图形少?在少的一行打√
▲ ▲ ▲ ▲ ▲ ▲ ( )
■ ■ ■ ■ ( )
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二、探究与体验。
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学生观察汇报
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
……
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
4只小兔图片
3只小熊猫图片
3只小猴图片
……
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
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
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3)指导学生书写等号。
(4)师: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引导学生得出:
萝卜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可以写成“4=4”;
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
……
根据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4、师: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
分桃子
提问:观察主体图,数一数几只猴,几个桃?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桃子和猴子的数目同样多吗?
(1)引导学生比较,用语言表达:桃比猴子多;猴子比桃少。
①告诉学生“4比3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②在讲“〈”号时,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
(2)板书 :4 〉3与3〈 4,认识“〉”、“〈”及其读法。
5、观察区分“>”、“<”和“=”。
师:观察大于和小于两个符号,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都是躺倒的“∨”,只是方向相反,但都是开口对着大数。
(1)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教师都加以肯定。
(2)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三、小结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时仍然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
四、作业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究新知,拓展延伸,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几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几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感受新知,动手操作,明确新知,全课小结,全面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几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