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设计整套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有韵味的水墨画5 用水墨来画树公开课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有韵味的水墨画5 用水墨来画树公开课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竹子由哪些部分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用水墨来画竹
单元教学设计 | |||||
单元主题 | 《有韵味的水墨画》 | ||||
单元 教学 目标 | 了解竹的结构特征,体会浓淡、疏密笔墨技法特点,学会运用水墨表现墨竹和字与画的巧妙组合,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 | ||||
单元 教材 分析 | 教材位置:本单元以中国画为主,由《用水墨来画竹》、《汉字变成画》两个内容组成。 前后联系:《有韵味的水墨画》的上一单元是《描绘身边的景色》,主要学习了树形的概括取舍,树枝的穿插和树叶的疏密安排,表现近景与远景的层次感。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运用笔墨技法去表现墨竹和运用墨与色进行字与画的巧妙组合,运用浓淡、疏密的处理,表现出虚实、远近的情况,因此前后两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衔接性。 | ||||
单元 学情 分析 | 现有基础: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中锋、侧缝的运笔,也了解了一些浓淡墨色的运用和疏密对比的安排,这对本单元的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只要教师多加启发引导,应该预设能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的。 学习动力:我们学校的特色就是“竹文化”,竹是学生们熟悉的,画竹学生们很有种亲切感;通过书法与字意联想绘画,激发创意联想,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奇的,因此两节课对学生来说都有种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 ||||
单元 设计 思路 | 1.《用水墨来画竹》,主要教学活动设计为教师示范,图片展示,作品欣赏等,引导学生对竹子的特征、笔墨的技法等作观察、探究、交流并尝试墨竹的表现。 2.《汉字变成画》,播放视频,欣赏作品,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巧妙运用墨色把字与画组合成画面等作观察、探究并作尝试。 | ||||
单元计划表格 | 小课题 | 课题课型 | 主要目标 | 主要教学活动 | 权重 |
第1课 |
《用水墨来画竹》 | 运用笔墨技法表现墨竹 | 了解竹子的特征,尝试运用笔笔墨技法进行墨竹的表现。 | 50% | |
第2课 |
《汉字变成画》 | 运用墨与色进行汉字与绘画的巧妙组合 | 尝试用浓淡的墨色和皴、染、点的技法进行字与画的巧妙组合。 | 50% |
单课时教学设计 | |||
本课课时 | 第1课时 | ||
课型 | 中国画 | ||
本课教学设计概述 | 《用水墨来画竹》这节课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里的课题是用《用水墨来画树》,我们学校的特色是“竹文化”,竹是学生们熟悉的,画竹学生们很有种亲切感,因此画树变为了画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结合竹的结构特征,用笔用墨去表现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演示,图片欣赏,学生观察,探讨、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从而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画竹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知道竹竿、竹枝、竹叶的表现方法,学习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仔细观察竹的结构和形态,尝试用概括取舍、浓淡疏密的笔墨,表现竹的造型。 | |
过程与方法 | 过程:临摹——观察——创作 方法:以欣赏,探究、尝试等方法,学习对竹叶浓淡疏密和对竹形状概括取舍的方法。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情感:体会水墨画表现竹的独特方法,感受水墨画墨色浓淡变化的美; 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的能力,品悟竹所蕴含的精神; 价值观:感受水墨画的笔墨情趣,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
“研究目标”驱动单 | 研究 目标 | 了解四年级中国画课型作业设计与辅导的方法,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过程中,优化作业内容、作业要求的设计,改进课堂作业辅导的方法,使中国画课型作业设计与辅导更有效。 | |
教学 措施 | 1.示范教学,突破难点:中国画教学一直是教学课型的一个难点,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国画体验较少,本次研究课中设计了基于示范的临摹教学,引导学生把握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2.优化问题,发散思维:在教学的各环节,反复研磨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试图优化引导方法,提升学生对中国画品赏的思维品质。 3.分步作业,搭建支架:针对学生对墨竹的体验、观察等要求,安排分步示范与练习,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逐步解决各环节的难点。 | ||
问题设计 | 关于竹竿:1.(画竹竿)老师的运笔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2.画面上的三根竹竿,他们有什么不同? 关于竹枝:1. 它是从哪里长出去的? 2.一个节会长几支? 3.竹枝的特征是什么? 关于竹叶:1.水墨竹叶像哪些汉字?2.观察所画竹叶,形态上有什么变化? 3.画面上的竹叶是怎样安排的? | ||
教学重点 | 用笔墨尝试画竹的步骤和方法 | ||
教学难点 | 竹叶的画法及其浓淡变化和疏密关系 | ||
教学材料 和资源 | 常规资源 | 教材 | |
信息化资源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环境 | 多媒体美术专用教室 | ||
其 他 | 学生课前自主分组查找有关赞颂竹子精神的诗句。 | ||
作业与评价的设计 |
第一次作业内容:画竹竿 作业要求:可以画两根,也可以画三根;竹竿挺直且要有浓淡、粗细、分合的变化。 第二次作业内容:添加竹枝、竹叶,完成一幅完整的墨竹图。 作业要求:竹枝细长挺拔;竹叶有浓淡、疏密的变化。 2.语言评价(课堂): 评价维度: 学习习惯-观察方面(看清竹的绘画步骤和方法并进行创作的情况。) 学业成果-分析评述(用水墨知识和国画技法表现竹,说说最吸引人的一个地方:①中锋和侧峰画出竹②表现竹竿的构图③画面浓淡、疏密的处理,表现出虚实、远近的情况。) 提问:你是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竹? 3.学业评价(教师课后批改): 学业成果-想象创造(水墨知识和国画技法表现竹在①中锋和侧峰画出竹②表现竹竿的构图③画面浓淡、疏密的处理,表现出虚实、远近的情况。) | ||
教学活动设计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设计意图 |
课 题 导 入 | 1.书写导入:教师分两次用“书写”的方式画两竖。 教师提问:老师运笔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示范1:画两节竹竿。 2.请学生上来试一试。 3.教师在学生完成后,把几个“竖”组合在一起。 教师提问:笔迹像哪一种植物?(竹子) 4.揭示课题:《用水墨来画竹》 | 1.学生发现:教师侧峰从下往上“写”,有顿笔。
2.一位学生上台模仿,其他学生观看同伴“书写”(画竹竿)。
|
教师和学生自下而上地书写方式,最终形成竹竿的外形图,强调用“写”的方法来画竹。 |
赏 析 探 究 | 一、了解竹子由哪些部分组成?(竹竿、竹枝、竹叶) ■竹竿 1.观察竹竿的生长特征:笔直、一节一节的、下短上长、有竹节。 2.教师示范2:画竹节。可以把竹节看成一对单引号去画;用中锋、浓墨去画。 3.图片提示弯节不弯竿。 4.竹竿的排列: 出示三根画好的竹竿, 教师提问:这三根竹竿有什么不同。 浓淡、粗细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有了层次的变化,画面显得更加丰富。 图片展示竹竿的不同排列. 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 5.呈现画家作品欣赏(注重看竹竿),观察构图形式。 6.呈现第一次作业要求:我们来试一试在宣纸上画竹竿;可以画两根,也可以画三根;要有浓淡、粗细、分合的变化。 7.播放音乐,学生开始尝试画竹竿。
■竹枝 呈现实物欣赏(真实的竹子,注重看竹枝。) 1.教师提问(抢答) 它是从哪里长出去的?(竹节处) 一个节会长几支?(一支,两支) 竹枝的特征是什么?它与竹竿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竹枝细长;相同点都是笔直,一节一节的,运笔方法与画竹竿是一样的;需中锋用笔。)
■竹叶: 1.观察竹叶的外形特征:上宽、下窄、尖细。 2.请小组讨论图片中的问题。 水墨竹叶像哪些汉字?(一、人、八、个、介) 观察所画竹叶,形态上有什么变化?(有粗细、长短的不同。) 画面上的竹叶是怎样安排的?(有浓淡,疏密的变化。) 2.组织摆放活动:摆放磁性竹枝、竹叶。(请一个同学上来摆放一下,注意刚才讲到的浓淡、疏密的对比) 3.教师示范4:画竹叶,运用重叠的方法,使竹叶之间起到遮挡的作用。 |
1.了解竹竿的生长特征。
2.观察老师画竹节。
3.了解弯节不弯竿。
4.了解竹竿的排列。
5.欣赏作品,观察竹竿的构图形式。
6.了解作业要求,画竹竿。
7.抢答。
8.观察老师画竹枝。
9.小组讨论有关竹叶的相关问题。
10. 一位学生上台摆放竹枝竹叶,其他学生观看。
11.观察老师画竹叶。 |
探究竹子的生长特征,细化怎样用笔用墨去表现墨竹。 |
体 验 实 践 | 呈现第二次作业要求: 1.引导学生在刚才的宣纸上运用所学的方法,添加竹枝、竹叶,完成一幅完整的墨竹图。 2.作业要求:■竹枝细长挺拔;■竹叶有浓淡、疏密的变化。 3.教师巡回辅导(播放音乐) | 1.了解作业内容和要求,画竹枝竹叶。 | 了解本课作业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
教学 评价 | 1.作业展示: 作业全班拼贴连接的形式展览,教师告诉学生这种形式在中国画中叫做长卷。
■竹竿是否挺直且有浓淡、粗细、分合的 变化; ■竹枝是否细长挺拔; ■竹叶是否有浓淡疏密的变化。 3.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评价,为评价的作品贴上小竹娃。 | 1. 全班展示作品并欣赏。 2.欣赏他人作品,积极发表个人意见,认真评价和倾听他人评价。 | 培养学生欣赏自己或他人作品的能力,学会简要评论自己或他人作品,从而使学生不断的提高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
知识 拓展 | 1.教师引出 “花中四君子”:花鸟画中,“梅、兰、竹、菊”代表着“花中四君子”,因为他们都具有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和谦虚正直的君子风度. 2.为作品取名,总结提炼。(坚忍不拔) |
1.了解“花中四君子”。
2.学习竹子精神—“坚韧不拨” | 品悟竹所蕴含的精神。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四年级上册3 我们来画树优秀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与观察,写生与辅导,欣赏与评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四年级上册3 我们来画树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比较图片谈感觉,看图片,了解树的生长规律,看示范,赏范作,练习用水墨来画树,展示作品,表达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沪教版3 我们来画树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与尝试,观察与分析,示范与归纳,分析与创作,展示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