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4374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上册25.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上册25.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5.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第3课时 1.理解“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含义,能分清条件和结论,并能用文字、图形和符号语言表示;(重点)2.会运用“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并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利用刻度尺和量角器画两个三角形,使它们的两条对应边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量一量第三条对应边的长,计算它们的比与前两条对应边的比是否相等.另两个角是否对应相等?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类型一】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D、E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AB=7.4,AD=3,AC=6,AE=3.7.求证:△ABC∽△AED.解析:根据已知线段长度求出,再根据∠A=∠A推出相似即可.证明:在△ABC和△AED 中,∵=2, =2,∴ .又∵∠A=∠A,∴△ABC∽△AED.方法总结:解本题时一定要注意必须是两边对应的夹角才行,还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对顶角等.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第7题【类型二】 添加条件使三角形相似 如图,已知△ABC中,D为边AC上一点,P为边AB上一点,AB=12,AC=8,AD=6,当AP的长度为________时,△ADP和△ABC相似.解析:当△ADP∽△ACB时,=,∴=,解得AP=9.当△ADP∽△ABC时,=,∴=,解得AP=4.∴当AP的长度为4或9时,△ADP和△ABC相似.方法总结:添加条件时,先明确已知的条件,再根据判定定理寻找需要的条件,对应本题可先假设两个三角形相似,再利用倒推法以及分类讨论解答.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第2题探究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与性质的综合【类型一】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求长度 如图,BC⊥CD于点C,BE⊥DE于点E,BE与CD相交于点A.若AC=3,BC=4,AE=2,求CD的长.解析:∵AC=3,∴只需求出AD即可求出CD.可证明△ABC与△ADE相似,再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出AD.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5.∵BC⊥CD,BE⊥DE,∴∠C=∠E.又∵∠CAB=∠EAD,∴△ABC∽△ADE.∴=,即=.解得AD=.∴CD=AD+AC=+3=.方法总结: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进行边角计算时,应先利用条件证明三角形相似或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和对应边成比例进行求解.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第8题【类型二】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决动点问题 如图,在△ABC中,∠C=90°,BC=8 cm,5AC-3AB=0,点P从B出发,沿BC方向以2 cm/s的速度移动,与此同时点Q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 cm/s的速度移动,经过多长时间△ABC和△PQC相似?解析:由AC与AB的关系,设出AC=3x cm,AB=5x cm,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进而得到AB与AC的长.然后设出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 s,根据相应的速度分别表示出PC与CQ的长,由△ABC和△PQC相似,根据对应顶点不同分两种情况列出比例式,把各边的长代入即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t的值,从而得到所有满足题意的时间t的值.解:由5AC-3AB=0,得到5AC=3AB.设AB为5x cm,则AC=3x cm.在Rt△ABC中,由BC=8 cm,根据勾股定理得25x2=9x2+64,解得x=2或x=-2(舍去).∴AB=5x=10(cm),AC=3x=6(cm).设经过t s时△ABC和△PQC相似,则有BP=2t cm,PC=(8-2t) cm,CQ=t cm.分两种情况:①当△ABC∽△PQC时,有=,即=,解得t=;②当△ABC∽△QPC时,有=,即=,解得t=.综上可知,经过或 s时△ABC和△PQC相似.方法总结: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对应顶点不同,分两种情况△ABC∽△PQC与△ABC∽△QPC分别列出比例式来解决问题.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第14题三、板书设计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与性质的综合.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为主,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始终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观察、类比、分析等数学思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章 图形的相似25.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25章 图形的相似25.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上册25.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师生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