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2古代诗歌阅读二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430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2古代诗歌阅读二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430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3份)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2古代诗歌阅读二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2古代诗歌阅读二鉴赏古代诗歌形象,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点练,综合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质量评价(二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二)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建议用时:80分钟)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黄庭坚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湘东一目②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注】①蜩甲:蝉的蜕壳。②湘东一目:《南史》载,南朝梁湘东王萧绎,早年一目失明。此处喻指围棋只有一“眼”,而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颔联、颈联写出了弈棋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弈棋者心思缜密、专注、意志坚定。作者把弈棋者的心思比作“蛛丝”,足见弈棋者心思缜密;以“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写弈棋者神情专注;用“梁湘东王萧绎一目失明”的典故写弈棋者在处于不利局势下的努力,突出弈棋者意志坚定。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野 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指被文人赏识。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塞下曲戎 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答案:特点: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作用: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 风王 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注]。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注】涧户:涧边的人家。山楹:指山中房屋。涧户、山楹:指普通人家。诗人笔下的“风”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答案:诗人笔下的“风”是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霾、卷走云雾,并且在日落山水静寂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5.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离恨纳兰性德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答案:词人运用想象,描绘了一幅与情郎在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图画,创设了一个宁静、温馨的优美意境,表达了女子渴望与情郎相会的期盼之情,反衬出女子的离恨之苦。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感 旧陆 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奇士: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诗歌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案: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抒发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二、综合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送项判官王安石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人相对马萧萧。十年长自青衿②识,千里来非白璧招③。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④。【注】①泥滑滑:鸟鸣声。②青衿:学子的服装。③白璧招:以白璧招聘。④鸡翘:鸾旗车的俗称。这里代指前途无量。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叙事抒情,全诗脉络清晰分明。B.首联“断芦”“落枫”“过午”点出送别的时间,“渡口”点明送别的地点。C.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泥滑滑”“马萧萧”渲染出了离别的氛围。D.颈联写与项判官的交情以及项判官的为人,尾联是临别赠言,全诗感情真挚。C 解析:“动静结合”错,写的都是动景。8.从诗中可以看出项判官是一位怎样的官员?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祝愿?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不贪图荣华富贵。从“非白璧招”中,可以看出项判官并非贪图荣华富贵之人。(2)作者祝愿项判官保重身体,仕途顺利。“能强饭”写出作者祝愿项判官努力加餐,保重身体;“华簪常得从鸡翘”写出作者祝愿项判官能够仕途顺利。(二)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9~10题。鹊踏枝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9.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境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B.“楼上”是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写人如征鸿离散。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漠漠中,足见词人内心的孤寂悲苦。C.“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写拭泪巾帕之珍美;二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巾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D.这首《鹊踏枝》深美闳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含寂寞的悲凉。B 解析:B项,“楼上”是词人凭栏之所,未必是宴会之所;“楼上”本就有高寒之意,说“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不妥;“过尽征鸿”暗示词人凝望之久、怅惘之深,非喻人之离散。10.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案:(1)景象:词的前三句写千万片梅花凋谢时流连、“多情”、随风飘飞的景象。(2)用意:①作者移情于梅,赋予梅花多情缱绻的性格;②描绘了缤纷而悲凉的意象,营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围;③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作铺垫)。(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1~12题。莎 衣①杨 朴②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③紫绶金章④贵,未肯轻轻博换伊。【注】①莎衣: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③直饶:犹纵使,即使。④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软绿柔蓝”是写出作者眼里蓑衣的特点。“绿”“蓝”写色彩鲜明,“软”“柔”点明质地轻柔。B.颔联中“蒹葭”指芦苇,“菡萏”指荷花,“卧”和“披”写的是渔人披着蓑衣卧在船上。C.颔联出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对句从嗅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雨中美景图。D.颈联写渔人赏景饮酒,洒脱豪放,渔舍因无暇整理而杂物乱堆。D 解析:“渔舍因无暇整理而杂物乱堆”错。颈联写的是醉后和晚晴时脱下蓑衣,随手堆放在渔舍里,无拘无束,洒脱自在。12.尾句“未肯轻轻博换伊”中的“伊”指的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赏析。答案:“伊”表面上指的是蓑衣,实际上指的是隐居生活。尽管官员的服饰极其尊贵,也不肯轻易拿蓑衣去换取。作者借对蓑衣的喜爱,表达了对亲近自然、洒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厌恶官场,不愿做官的思想感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评价25鉴赏古代诗歌形象(附解析),共5页。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7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共5页。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6鉴赏古代诗歌语言,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