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1.1种群的数量特征 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452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1.1种群的数量特征 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452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1.1种群的数量特征 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452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设计
展开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__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1.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所形成的集合。
例1: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C.一个狼群 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杨树
E.一片森林中全部的毛白杨 F.一块地里的所有三倍体西瓜
理解种群:
(1)一“全”:指全部个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有性别差异的生物包括雌雄个体。
(2)二“单”:指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三“同”:指同一物种、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 种群密度
(1) 概念:种群在 或 中的个体数就是 。
(2) 意义:种群 的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__________。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 | 逐个计数法 | 估算法 | ||
样方法 | 标记重捕法 | 黑光灯诱捕 | ||
步骤 |
| 选取若干个样方 ↓ 计数每个样方内的 ↓ 求每个样方的 ↓ 求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 捕获 ↓ 做标记后放回
↓ 一段时间后进行 ↓ 根据重捕到的个体中 占总个体 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 |
|
计算公式 |
|
种群密度=------------------
| 初次标记数(M) 个体总数(N) 重捕标记数(m) 重捕总数(n)
公式:
|
|
适用范围 |
| 一般是植物,也可用于某种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 | 活动能力 、活动范围 ________的动物等 | 有趋光性的昆虫 |
例2 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一定地区内的人口数量 B.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 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
例3 为调查黄鹂的种群密度,用捕鸟网捕获30只鸟,其中黄鹂5只,做标记后放回自然界,第二年又捕获了30只鸟,其中有标记的黄鹂有2只,没有标记的有6只,则此地区黄鹂的种群数量大约有( )
A.20只 B.15只 C.75只 D.450只
利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指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 的比值。
死亡率:指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 的比值。
2.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 (或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2.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意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四)、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结构:
(1)概念: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 个体数目的 。
(2)类型:
种群 | 所属类型 | 出生率/死亡率 | 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
A |
|
|
|
B |
|
|
|
C |
|
|
|
(3)意义:通过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_________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2.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 的比例。
(2)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如人类;
②雌多雄少型,如,人工控制的种群(猪、鸡)等;
③雌少雄多型,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3)意义: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例如:利用人工合成的_____________诱杀某种害虫的______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________,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二、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
2.通过亲身调查周边植物,帮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自然,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操。
二、实验原理: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____________若干个样方,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取样时需要根据不同形状的调查地段选择相应的取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样方的形状可以是方形的、长方形的、条带状的或圆形的,但样方必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来保证。
三、材料用具:卷尺、尼龙绳、木楔、钢笔、记录本、植物分类图鉴等。
四、必备知识
- 样方法的取样原则及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m2、灌木16 m2、草本1m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甲)和等距取样法(如图乙)。对于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地块,常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对于长方形地块,则一般采用等距取样法。为调查方便,可根据预实验情况提前利用塑料绳、塑料棍或其他材料按照需要的样方数量和大小做好取样框。
2、取样与计数
用五点取样法取样时,先用铁钉或木棍确定样地顶点,然后用绳子围出边长约为40m的正方形样地;再用绳子拉出该地段的2条对角线,以2条对角线的交点为中心确定一个面积为1m2的正方形样方,记为样方1;在对角线交点与正方形样地4个顶点的中点处分别取样,并记为样方2、3、4、5,共取5个面积为1m2的正方形样方。用等距取样法取样时,先用绳子围出长方形样地,再随机选取第1个正方形样方,计为样方1,随后等间距取另外4个样方,分别记为样方2、3、4、5,共取5个面积为1m2的正方形样方。
3、样方法的计数原则:同种生物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如下图
计数:在样方中调查植物的个数=______________。
五、进行模拟实验
1、每组选择模拟草地上的一种颜色的圆圈(两种圆圈分别代表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的计算。
2、实验记录。完成调查1-1。
六、总结样方法的步骤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流程,迁移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共18页。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