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 4.2 地貌的观察练习(无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465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 4.2 地貌的观察练习(无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465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复习练习题
展开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同步练习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步骤一: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将黄豆、绿豆和小米的混合颗粒物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观察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读图完成1~2题。
1.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
A.冲积扇
B.陡崖
C.沙丘
D.峡谷
2.该地貌形成的作用力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3.图中公路呈“之”字形的主要目的是( )
A.避开河流
B.减少成本
C.降低坡度
D.保护植被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延河大桥
B.延安宝塔
C.延安宾馆
D.延河游船
5.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面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读图回答6~7题。
6. 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 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下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8~9题。
8. 关于图中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
B.海拔高,顶部起伏大
C.底部呈放射状,地形平坦
D.风力侵蚀形成的
9.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 )
A.开垦耕地,种植作物
B.禁止开发,保持原状
C.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D.修建亭榭,以供观赏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A.80 m
B.110 m
C.170 m
D.220 m
11.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12. 某学校组织学生到内蒙古东部的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旅行。为搞好研学活动,小明同学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了指南针、放大镜、导航等辅助小工具,并借助智能手机对公园内的花岗岩石林地貌进行了重点观察,写了观察日记,并配插了多幅石林照片。
说明智能手机在小明石林研学过程中可以起到的作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精品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观察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测评,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3%,6℃,2°CB.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洋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洋流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