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学案
展开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内容:第二节 土壤 |
| |
时间:第 15 周 |
|
|
一、观察土壤
1.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2、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 颜色 、土壤 质地 、土壤 剖面构造 等方面进行。
(1)土壤颜色:①红土: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低山丘陵地区,土质较黏偏酸性,肥力较差。②黄土: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两省,土质较黏偏酸性,肥力较差些。③紫色土: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广,是一种较为肥沃的土壤。④黑土:分布在我国东北中东部广大平原上,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⑤云南白土
(2)土壤质地
A、概念:土壤矿物质颗粒(石砺、沙砾、粉砺、黏砺等)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B、分类: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在野外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作出近似判断。
C、特征
①砂土: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脆弱,但易耕作。
②壤土: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③粘土:以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3)土壤剖面构造
A、概念: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形态特征各异,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构成。
B、分类:土层通常可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
C、自然土壤剖面主要土层及特点:
①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②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③淋溶层:溶于水的矿物质随水下渗淋失,颜色较浅。
④沉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层沉积、积累,质地粘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⑤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⑥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D、耕作土壤概念: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 就变成耕作土壤。
E、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
①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②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③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成土母质:①概念: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
②因素:决定土壤物质成分、养分,影响土壤质地;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
2、生物因素
①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②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③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④演变:生物残体(提供有机质)微生物作用 腐殖质
⑤作用: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3、气候因素:气候的分布规律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①冷湿地区: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②干热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③干冷地区:成土速度慢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弱。
④湿热地区:成土速度快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土壤用于耕作时,会很快变得贫瘠。
4.地貌因素: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迎风坡与背风坡,阳坡与阴坡土壤的发育不同。
①从山顶---低平洼地成土母质颗粒:粗----细
砺质土砂土壤土 粘土
5.时间因素: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A、自然状态下,形成20cm厚的可耕作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
B、此外,自然土壤在人为耕作和培育下,也可形成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的土壤,如:水稻土,是一种肥沃的耕作土壤。
6、人类活动:人类长期耕作,使自然土壤变成耕作土壤。
归纳拓展: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教师整合】
1.土壤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影响农业类型、耕作方式、生产效率等
(2)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产生影响
2.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助于地表土壤的保持和土壤环境的改善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变薄,土地生产力下降。
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2.土壤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3.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4.土壤与人类关系密切
5.养护:改良土壤(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
总结第五章两大内容
归纳: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表
植被类型 | 分布位置 | 气候特征 | 植物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适应 | 土壤特征 |
热带 雨林
| 热带雨林气候区: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典型分布地区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 | 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2000mm以上) | 生态特征:四季常绿,森林呈深绿色、各月都有开花。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大量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茎花现象、板根现象。 这些生态特征是对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的环境适应的表现。 | 砖红壤,因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强,岩石风化强烈,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层厚度最大。 因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植物吸收大量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贫瘠(肥力低) |
热带季风气候区:大致在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典型分布地区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 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年降水量大(1500~2000mm)) | |||
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大致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800~1500mm) | 生态特征: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简单. 与环境的适应,如革质叶面:防止水分过度蒸腾 |
|
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地中海气候区:大致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年降水量300~1000mm) | 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 |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致在北纬35°~50°之间的亚欧大陆东岸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500~800mm) | 生态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秋冬季落叶 与环境的适应,如:叶片宽而薄,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冬季光合作用效率低,落叶可以减少呼吸作用损失的能量而更好地越冬
|
|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大致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
全年温和多雨(年降水量700~1000mm) | |||
亚寒带针叶林
|
亚寒带地区
|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 生态特征:松、杉植物为主,针状树叶以抗旱抗寒 与环境的适应,如:树叶呈细长针状,减轻蒸腾作用,避免热量和水分的散失 |
|
热带稀树草原
|
热带草原气候区: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年降水量750~1000mm) | 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干季为4-6个月,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和灌木。 |
|
温带草原
|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典型地区:中亚,我国内蒙古高原等地区
|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
|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分布少数矮小灌木 |
|
热带荒漠和亚热带荒漠 | 热带沙漠气候区: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大陆内部或西岸。 | 全年炎热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50mm) | 热带荒漠:耐旱植物,叶面呈鳞片状、刺状,以减少蒸发;有的具肉质茎或叶,以贮存水分;如仙人掌。 |
|
温带荒漠 |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典型地区:中亚,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区 |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小于200mm)
| 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耐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
|
常考点训练
1.下列有关于土壤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原创)
A.部分土壤是用颜色来命名的
B.紫色土中富含钙质(碳酸钙)和磷、钾等营养元素,矿质养分丰富
C.黄壤和红壤肥力都比较低,土壤性状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掺入沙子进行改良
D.黑土是我国肥力最高的土壤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2.土壤矿物质颗粒(石砺、沙砾、粉砺、黏砺等)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依据土壤的质地可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下列选项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原创)
A.根据土壤质地,土壤可划分为:砺土、砂土、壤土、粘土
B.砂土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弱,有机质易分解,不宜耕作
C.壤土是农业生产最为理想的土壤质地
D.粘土由于粘性大,因此蓄水、保水性强,有机质易积累,所以易于耕作
3.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的是
A.土壤矿物质 B.土壤有机质 C.土壤水分 D.土壤空气
4.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
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
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
D.成土母质需进一步发育才能形成土壤,故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
5.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
C.动物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影响最大
D.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比较稳定的因素
6.下列有关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土壤都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B.不同的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特征
C.人们长期使用化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D.生物和气候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据此完成7~8小题。
7.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其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影响土壤厚度 ②积累有机质 ③富集矿物元素 ④决定土壤粒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下列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灌溉改善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
B.使用有机肥补充矿物养分的损失
C.收获农作物剥夺土壤表层有机质
D.修筑梯田改善土壤的水热光条件
9.关于土壤与农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土壤,其肥力也不损耗
C.土壤中有机质多,就是好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
D.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
10.读“生物对土壤形成作用(生物循环)”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代表的含义是:
A 岩石风化 ;B 腐殖质 ;C 吸收 ;D 淋失 。
(2)写出图示循环的环节过程 植物根系吸收岩石风化物中的矿物质 、
合成有机物质 、 微生物分解、转化成腐殖质 、 释放养分供植物生长 。
(3)图示生物对母质改造作用表现为哪两个过程?
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4)B代表的物质有哪些功能?
能释放土壤母质没有的氮素养分,促使土壤颗粒发生团聚,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土壤肥力。
(5)由图示可以看出,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生物 ,原因是 生物促进了土壤的肥力形成 。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防灾减灾手段,自救与互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植被与环境,森林,草原,归纳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