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3课时(含解析)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3课时(含解析)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3课时(含解析)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3课时(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课后作业题,共7页。
    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3课时 酶的催化作用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1)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2)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化学反应。(  )(4)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往往有所不同。(  )(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失去活性。(  )[核心知识] 1.多数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种蛋白质,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2.温度和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易错点拨] 人体内许多酶的最适pH7,最适温度是37 ,但胃蛋白酶的最适pH1.8;生物的种类不同,其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不同,不一定是37  1.如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B开始消化淀粉C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D是消化和吸收蛋白质的场所2.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C.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D.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3.加酶洗衣粉,加的酶一般是分解蛋白质的酶,能有效去除衣服上的奶渍、血渍等,使用时忌水温过高。它的去污原理及使用条件是(  )A.能分解蛋白质,需要适宜温度B.能分解油脂,需要适宜温度C.能分解蛋白质,需要低温D.能分解油脂,需要较高温度4.如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都是蛋白质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5.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如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pH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Bt1的温度在37 左右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D.在温度从O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6.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实验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的设计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清水或唾液温度2 mL清水37 2 mL唾液37 2 mL清水0 2 mL唾液0 A. 试管和试管可作为对照B.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试管C.试管和试管可以证明温度影响馒头的消化D.实验证明,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为葡萄糖7.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各项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1变蓝,2变蓝       B1变蓝,2不变蓝C1不变蓝,2变蓝      D1不变蓝,2不变蓝8.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设计如,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 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滴加碘液后,号试管一定会变为蓝色B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C②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D.本探究实验设计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9.如曲线表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经过消化道的各个器官时被消化的程度。请判断唾液淀粉酶属于哪类物质(  ) A.淀粉         B.脂肪C.蛋白质         D.维生素10.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是因为[ ]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在口腔内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2)[ ]胰腺作为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可以消化________________,其内的胰岛作为内分泌腺可以分泌________,调节______的代谢。(3)[ ]________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________的消化,故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的食物。(4)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 ]________进行,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11.近年来,一种号称由几十种水果发酵而成的酵素成为人们热购的产品。(1)“酵素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酶的称呼,酶在生物体内起________作用。(2)某商家宣称:分解脂肪的酵素()能阻止人体对脂肪的吸收,食用这种酵素可以达到减肥效果。有同学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该酵素属于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一样,食用后在小肠内会被消化成________而被人体吸收,所以无法达到减肥效果。12.关于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13.某学生做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取1 g 干淀粉放在烧杯里,加清水100 mL,搅拌煮沸做成淀粉糊,然后向洁净的1号试管和2号试管各注入     2 mL淀粉糊;再向1号试管注入2 mL清水,向2号试管注入2 mL唾液,振荡两试管,冷却后,向两支试管各滴加两滴碘液,结果两支试管都变成了蓝色。(1)该同学操作过程中有两处错误导致该实验的失败,请找出第一处错误,并分析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第一处错误已纠正,则第二处错误在哪里?应如何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清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
    答案核心·易错(1)×  酶在细胞外也可以起作用。(2)√(3)×  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4)√(5)×  温度过低一般不会使酶失去活性,只会降低酶的活性。能力提升拔尖练1C 2.C 3.A 4.A5B  pH5升高到7时,酶的催化效率先升高而后又不断下降;人体内许多酶的最适温度是37 左右;从图像可以看出pH等于6时,酶的催化作用最高;在温度从O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先升高后降低。6B 明确正常情况下的试管是对照组,其他的为实验组。7B8B  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所以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号试管中不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①②仅一个变量,为对照实验。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酶有最适温度(或者范围)9C10(1)1 唾液腺 唾液 (2)5 糖类、脂肪、蛋白质 胰岛素 糖类 (3)3 肝脏 脂肪 (4)7 小肠 本题主要考查消化系统消化与吸收的相关知识。图中1是唾液腺,2是食管,3是肝脏,4是胃,5是胰腺,6是大肠,7是小肠。(1)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口腔内可以将一小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人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没被分解的淀粉和被分解后的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小肠吸收。 (2)胰腺可以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作为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可以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内部的胰岛作为内分泌腺可以分泌胰岛素调节糖类的代谢,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 (3)肝脏可以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但是,胆汁可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油腻的食物含脂肪多,胆汁分泌不足会影响其消化。(4)小肠很长,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绒毛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培优初探拓展练11(1)催化 (2)氨基酸12(1)专一性(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3)BC13(1)将干淀粉做成淀粉糊时经过煮沸,刚开始时,试管中温度很高,高温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不会被分解,滴加碘液后都变蓝色(2)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 水的烧杯中保温10 min后,再各加入2滴碘液(碘液遇淀粉变蓝),观察现象 对照  

    相关试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复习练习题,共8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