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4.3产业转移同步训练 (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473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4.3产业转移同步训练 (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473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4.3产业转移同步训练 (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4473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服装经销商多从我国订购服装成品,但从21世纪初开始将订单转移到一些东南亚国家。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高档面料和纺织机械供应国。读图,完成1~2题。
1.东南亚国家从我国大量进口高档面料产品,主要原因是当地( )
①纺织原料短缺 ②技术工艺水平较低 ③与我国交通联系便捷 ④产业升级的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近年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某知名服装企业到东南亚国家设立生产基地,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欧美国家的产品运费 B.扩大品牌影响力
C.降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 D.开拓当地消费市场
【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东南亚国家的纺织原料并不短缺,进口高档面料并不能促进产业升级;东南亚国家从我国大量进口高档面料产品,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技术工艺水平较低,并且距离我国较近,交通联系便捷。第2题,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服装企业到东南亚国家设立生产基地,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土地价格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下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4.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
D.对转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展技术和资金占优势的产业为主。第4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次作为转入地,两次作为转出地,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5~6题。
5.“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6.“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等,“珠三角”地区由于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等因素,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企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环京新城”转移。第6题,“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入将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城市化发展;缓解环渤海地区就业压力;产业转出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
近年来,美国多家高新技术的特效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移入中国北京等地,与此同时美国多家领先的特效企业宣告破产。一方欣欣向荣与一方难以为继的背后预示的是一次从美国到中国的3D产业大迁徙。回答7~8题。
7.美国3D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劳动力 B.人才技术 C.政策 D.市场
8.美国多家特效企业迁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
①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 ②有效缓解“民工荒”问题 ③填补3D产业空白 ④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7.D 8.D
【解析】第7题,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市场广阔,获得的利润高,才能生存发展下去。美国3D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国市场广阔,D项对。劳动力、人才技术、政策有重要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B、C项错。第8题,美国多家特效企业移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①对。高新技术的特效企业迁入,需要劳动力少,不能缓解“民工荒”问题,②错。北京在此之前有3D产业,③错。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④对。
新疆兵团纺织服装产业蓬勃发展,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成为新疆兵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新疆兵团确立了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中部和东部产业转移的纺织发展思路。南疆是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重点,浙江、广东等援建南疆省级行政区发挥自身纺织工业大省的优势,积极引导和支持省内优势纺织服装企业到南疆投资建厂。据此完成9~10题。
9.新疆兵团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广人稀、气候适宜 B.劳动力丰富廉价、素质高
C.原料产量高、品质好 D.科技发达、技术研发力量强
10.浙江、广东等省级行政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新疆,对新疆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B.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就业率
C.减轻新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D.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答案】9.C 10.C
【解析】第9题,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棉花(原料)产量高、品质好。故选C项。第10题,纺织服装企业转移到新疆,加快了新疆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就业率;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新疆,使新疆能够根据自身优势条件发展纺织服装生产,从而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但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时也增加了新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故选C项。
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明显的东、中、西部梯度差异格局,为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提供了可能。为了能引入大规模的资本和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广大中西部地区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下图是我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图中强竞争力型的省级行政区,其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区位与交通
C.优惠的国家政策 D.丰富的劳动力
12.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东部产业转移的主体产业是( )
A.仪器仪表制造业B.石化工业
C.纺织与服装制造业 D.钢铁工业
13.为了增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缩小中西部区域经济差距,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善生态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压缩传统工业规模,加强科技投入
C.开发矿产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D.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区域连片发展
【答案】11.B 12.C 13.D
【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属于强竞争力型的是河南省和湖北省,与中西部地区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河南省和湖北省的矿产资源、劳动力和国家优惠政策都不具有优势,但是河南省和湖北省处于承东启西的位置,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凭借其区位和交通优势,其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最强。第12题,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科技较为落后,其主要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利用劳动力较多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部门(如家电组装),故主体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选项中只有纺织与服装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第13题,西部地区科技力量薄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符合实际,A项错误;西部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其传统工业规模不大,无须压缩,B项错误;中西部资源都较为丰富,开发矿产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是缩小西部与中部经济差距、增强其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的可行方法,C项错误;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区域连片发展来增强竞争力,D项正确。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式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D.高端装备制造业
15.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例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答案】14.C 15.B
【解析】第14题,结合材料可知,衰退性产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服装、鞋帽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升高、企业利润降低。因此,服装、鞋帽生产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第15题,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经济相对落后,承接产业转移后,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有数千家企业外迁,其中一批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的大致规律。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迁出的主要原因和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
(3)评价中西部地区接受迁入产业而带来的影响。
【答案】 (1)部分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我国沿海部分产业和一些海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原因: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上升以及环境的恶化。
特点: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或较高污染的产业。
(3)有利影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等。
不利影响: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下图为河北省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示意图。
(1)简析秦唐沧沿海地区承接北京市重化工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保定侧重于承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等,简述这对保定发展的意义。
(3)说明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给河北省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 (1)能源、原料丰富;海陆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政府政策扶持。
(2)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就业机会;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文化水平。
(3)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层次;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竞争力;吸引人才,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加强区际联系,更好地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解析】第(1)题,秦唐沧沿海地区承接重化工产业转移,主要从能源、交通、工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分析。第(2)题,保定侧重于承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有利于推动保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产业类型增多,利于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文化水平。第(3)题,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有利于河北各地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层次;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竞争力;吸引人才,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加强区际联系,更好地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工业发展,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优秀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三大主要因素,分析产业转移区位因素的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43产业转移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新教材精创43产业转移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