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4504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4504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4504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学生版) 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45044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学生版) 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45044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学生版) 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45044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能力达标必备试题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解析版+学生版)
展开这是一份【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解析版+学生版),文件包含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解析版docx、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新课标达标测试卷(解析版)
第六单元
【考查范围:18.古诗三首 19.只有一个地球 20.青山不老 21.三黑和土地语文园地】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
|
|
|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40%)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īng yíng hé ǎi zhuàng guān gòng xiàn
kū jié yǒu xiàn kāng kǎi yáo lán
二、用“√”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肆虐(nüè nuè) 闺女(gūn guī) 盘踞(jū jù)
铁锹(qiū qiāo) 荞麦(qiáo jiāo) 劲挺(jìn jìng)
三、选词填空。(4分)
壮观 壮丽
1.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_________。
2.我们要用理想作纸,用勤奋作笔,抒写_________的青春。
毁坏 损坏
3.机器需要经常维护,这样不容易_________。
4.人类随意_________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灾难。
四、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基”字的意思有:A.建筑物的根脚; B.根本的,起始的;C.根据。
1.他的观点基本上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 )
2.基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的题答得不错。 ( )
3.领导干部视察工作要深入基层,了解实情。 ( )
4.健康的身体是实现目标的基石。 ( )
五、先填写成语,再按要求填空。(8分)
_____ _____不绝 一_____千里 生命_____危
_____ _____同舟 日月同_____ 盘_____之地
1.我们常用上面的“__________________”形容一个人的话很多
2.我们常用上面的“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来描述一个人病重将死。
3.上面词语中,“_________”常与“患难与共”连用,用来说明彼此关系密切,共同经历困难。
六、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6分)
1.小军一家去旅游,在途中看到了我们的母亲河那雄伟壮丽的景象,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富想象力。
3.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我们就总结出了五谷:__________________;五音:__________________;五行:_________________。
七、下面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是( )。(3分)
A.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B.人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但人们随意毁坏,使它们不能再生。
C.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D.能传递多种信息的设备,就是多媒体设备。
八、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老人的守候,让我们懂得了青山永远不会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
九、课内阅读。(15分)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áo bó)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A.(毁坏 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B.
(乱用 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下面打√)。
2.解释加点词语。
(1)摇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第④段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写在下面。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5.结合关键句,选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画“﹏﹏﹏”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现代文阅读。(15分)
森林中的“环保卫士”
在原始森林中,如果没有土壤生物充当“清道夫”将森林产生的废物,如枯枝残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消化、分解掉,森林很快会被残留物所充塞,新鲜的水分和空气达不到植物的根系,森林的更新就会停止,最终会导致森林的死亡。
直接以残留物为食的土壤动物是蚯蚓和白蚁。在土壤中不断蠕动的蚯蚓吸取植物碎叶,经消化排出体外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白蚁大多数聚居在森林中,靠吃死去树木的组织为生,因为白蚁胃中的原生物可以消化木材的纤维。
其他土壤动物,如千足虫、螨、跳虫、土鳖等,咀嚼、磨碎那些被土壤微生物软化后的枯枝落叶,使细枝碎叶覆盖的面积扩大,又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细菌又以碎粒为食,吸收其中的糖分和淀粉,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土壤回到空气中,被植物吸收去完成光和合作。
凡土壤动物吃剩的或细菌不能分解的物质都由真菌来完成最后的“清理”。真菌的菌丝分泌酶和酸能消化、分解残留物,最后吸收这些被预先消化和分解的物质。真菌数量庞大,涉及面积较广,是森林里最重要的“清道夫”。
科学家曾计算过,在一茶匙森林土壤中有亿个细菌,几百万真菌、原生物和藻类等。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环保卫士”,对森林的生长、死亡、再生长,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1.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在原始森林中,如果没有土壤生物充当“清道夫”,最终会导致森林的死亡。
B.蚯蚓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C.白蚁胃中的原生质可以消化木材的纤维。
D.真菌是森林里最重要的“清道夫”。
2.文中画“ ”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和列数字 B.作比较和列数字
C.列数字和举例子 D.举例子和作比较
3.按照文意写出下列两类土壤生物名称。
土壤动物:__________________;土壤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生物被称为森林中的“环保卫士”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森林中的“环保卫士”分工协作,形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请把缺失的环节补充出来。
蚯蚓在土壤中吸取植物碎叶→白蚁在森林中啃食死去的树木→_________→千足虫、螨、跳虫、土鳖咀嚼,磨碎被软化后的枯枝落叶形成碎粒→____________→真菌来完成最后的“清理”。
6.读了短文,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呢?请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0%)
十一、表达与交流(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习作。
我们渴望拥有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地球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生活中水、电资源的浪费,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白色污染的威胁,生活垃圾的侵蚀……
选择其中的一个现象,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写倡议书要求:①提出具体建议。②分条而列,建议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