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4.1《论语》十二章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1《论语》十二章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论语》中关于“仁”的章句,进而理解孔子所谈“仁”的深刻内涵。
2.探究如何“依于仁”,从而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深意,以砥砺自我人格。
教学重点:
理解《论语》中关于“仁”的章句,进而理解孔子所谈“仁”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用分类、联系、整合的方法探究专题“《论语》中的‘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仁”之内涵
请从下列各章中提炼关键词理解“仁”的内涵。
樊迟三次问仁。
“仁者爱人。”——《颜渊》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难事做在人前,获报退居人后,可算是仁了。”)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废也。”——《子路》
“平常独居当能恭,执行有事当能敬,待人要能忠。这几项,就使去夷狄之邦,也不可弃去不行呀。”
这三答各异,一方面体现出孔子因人因时因事之不同而指导不同的教育观,另一反面也反映出““仁是众德所合构而成的,是众德的总称。” ——陈大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仁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对内(内圣),复礼对外(外王),这是儒家最高理想,也是孔子毕生追求。一旦做到这一点,天下都会称赞他具有了仁的品格。
“内圣外王”——儒家最高理想
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
教学环节二:“仁”之践行
“仁者爱人。”——《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忠:尽己心以待人 恕:推己心以及人(钱穆)
仁爱:理想的人际关系
教学环节三:“仁”之根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孝成为一切高尚道德的内在根据,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奉行孝道成为建立各种美德的起点;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扩充发展,进而实现孝的目标,同时进达仁德的境界。
孔子的孝强调子女对于父辈的尊敬,在亲亲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尊尊、长长的重要性。在以家为本位的宗法社会里,家与天下合二为一,为政者便以父子关系来比附君臣关系,臣子要像对父母尽孝那样对君主尽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分,才能营造一个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君主才能实现有效统治。在家尽力事亲是孝,在国努力事君是忠。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这是季康子的问题。“使”,使之做到的意思。“以”,连词,而的意思。“劝”,加勉义、努力义。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如何可使民众敬其上、忠其上,并肯加倍努力呀?” (钱穆)
夫子答:你对他们能庄重,他们自会敬你。你让他们都能孝其老,慈其幼,他们自会忠于你。你拔用他们中间的善人,并教导他们中间不能的人,他们自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了。(上对下为临。庄,恭庄严肃义。善指德,能指才。)
此乃人心美德相互间之感应。在上庄,斯在下者感以敬,此乃一礼之两面,亦即一德之所化。孔子论政,主德化,主礼治。先尽其在我,而在彼者自至。
由孝达仁 移孝于忠 以孝为政
仁政:完善的政治统治
教学环节四:“仁”之归依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春秋时代的许多道德观念,几乎都是由礼加以统摄。把所有的人伦道德,皆归纳于礼的范围之中。以礼为一切道德的一贯之道。礼是一切道德的依归。
达成仁的境界要靠自身的努力,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不看、不听,就是要克制自己,不被礼崩乐坏的现实同化;不说、不做,就是要用礼的准绳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内涵上与克己复礼对应,具有一致性。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八佾》共26则章句,在整本《论语》之中,这是主题相对集中的一篇,主要谈儒家的礼乐思想。其中,近半数表达了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状况的不满。礼“辨异”,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乐“统同”,即抒发感情,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而“仁”又是礼乐制度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内心不仁爱、善良,他会怎样对待礼仪制度,怎样对待音乐呢?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
“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摘自《后汉书荀爽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礼记•乐记》)
“礼”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婚姻制度(区别通婚姓氏、维持血缘关系等)、丧服制度(厘清亲族远近上下、维护血缘纽带等)、乡饮酒、士相见等行为准则(调节人际关系)、朝觐、聘问等君臣之礼(维护尊卑等级和合作关系)等等。
“礼”,实际上是一部软性法规,它把家、族乃至国家中各色人等的关系规定得清清楚楚,让他们各守本分,所以“夫礼,禁乱之所由生。”
《论语》中“礼”所阐释的道德要求真实质朴,是从真情挚感中对个人行为举止进行规范,将抽象的道德伦理具象为日常的行为举止方式。“礼”中所包含的道德意蕴,是个人道德精神、内心情感与外在行为的统一,所谓德之所依,情之所现,礼的坚守需要道德的辅助和情感的自省。
仁与礼的关系——依仁成礼,以礼成仁。(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遵守礼;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
教学环节五:总结
“仁”的体系
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
仁爱:理想的人际关系
仁政:完善的政治统治
【中国大百科全书】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曰:“仁,人心也。”《论语》所说的仁,是中国文化由外向内的反省、自觉,及由此反省、自觉而发生的对“人”、对“己”的要求与努力的大标志。《论语》一书在构建、塑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起到了首要的作用,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和固化,每个中国人的基因编码里必然有着《论语》的精髓和灵魂。
孔子的思想就是以“仁”为总纲,仁者的伟大就在于自觉地将求仁、为仁和成仁当作一个乐知乐行的过程,贯穿到君子人格塑造的人生观、学以致其道的为己之学的学习观、以友辅仁朋友信之的友谊观、仁者崇礼尚德的道德观、尽善尽美的音乐教化观之中,表现出伟大的“仁者安仁”和“知者利仁”的崇高理想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教学环节六:课后作业
1、阅读下面的章句,思考:明白了“仁”的内涵,你是否也想践行仁之道?你会不会因“仁”的难以企及就望而却步呢?实现“仁”真的很难吗?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我欲仁,斯仁至矣
2、微写作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是孔子对自己和弟子的要求,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我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在《论语》中已经把答案告诉我们了。仔细揣摩孔子关于“仁”的实现方法的解说,结合你的阅读理解和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180字左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案,共15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