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9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展开专练89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一、选择题
[2022·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二]植物类型及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等因素随植物群落演替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并相应地影响植物根系发育程度,营养元素丰富处其植物根系较发达且密集,其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亦相对较大,对于有效防治区域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下图为某区域地表及地下30 cm植物群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黏聚力c值)与剖面海拔变化关系。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该区域地表植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多寡 B.降水多少
C.土壤肥力 D.气温高低
2.推测需要重点防范水土流失的区域是( )
A.三级阶地及斜坡 B.二级阶地
C.一级阶地 D.河漫滩
沙漠蝗是一种植食性昆虫,主要分布在非洲及西亚、南亚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和绿洲。它们喜高温、耐干旱、常群居,迁飞时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千米。2018年6月起沙漠蝗在图示区域相继暴发,给所到的国家造成重大影响。下图示意2018~2020年沙漠蝗主要迁飞路径。据此完成3~4题。
3.据科学家观测,2018~2020年沙漠蝗最早暴发于阿拉伯半岛,导致此次暴发的主要气候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风力
4.沙漠蝗大量集中于东非地区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缓解食物短缺
B.有效清除农田杂草
C.农产品价格上涨
D.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
[2022·重庆六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国家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该国西部及西南部为温带荒漠。据此完成5~6题。
5.该国西部及西南部土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
B.地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C.常年受副高控制,蒸发旺盛
D.太阳辐射强,地表土质疏松
6.近年来,该国甲地区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①建设人工草场 ②实施退耕还林 ③控制载畜量 ④发展草原旅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2·张家口月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黄河北岸,有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后来却轰动世界的地方,这就是沙坡头。在这里诞生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结束了长久以来“沙逼人退”的困局。而这一奇迹的创造则源于一种简单到不可思议的东西——麦草方格。下图所示为工人把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插入沙层内约15厘米,露出地面的高度约为20厘米~25厘米,扎成方格状。据此完成7~9题。
7.该工程沿道路绵延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彻底治理沙漠 B.防治流水侵蚀
C.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D.保护道路不被掩埋
8.与飞播造林相比该工程的优势是( )
A.不需后续维护管理 B.见效快
C.改变了缺水的现状 D.工程量大
9.该工程治沙的原理是( )
A.增大摩擦力 B.遮挡阳光
C.实现对地面保温功能 D.增加降水
[2022·大庆月考]下表为近60年我国某区域主要资源类型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公顷)。据此完成10~11题。
项目 | 起始点 | 最近点 |
耕地 | 120.97(1949年) | 412.46(2010年) |
草地 | 5 725.9(1980年) | 4 809.02(1999年) |
林地 | 195.17(1994年) | 201.46(2009年) |
湿地—水系 | 280(1949年) | 126.74(2009年) |
沙地 | 7 350(20世纪初) | 7 467(2009年) |
社区 | 1.67(1978年) | 8(2009年) |
10.据表中信息,该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森林面积锐减 ②土地荒漠化严重 ③水土流失严重 ④水资源短缺 ⑤草地退化严重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11.下列措施对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实施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
C.全面禁止耕作业
D.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耕
二、综合题
12.[2021·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如图所示圩田海拔 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
(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
方面①改善巢湖水质
方面②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专练89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1.C本题考查影响该区域地表植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范围小,光照差异不大,A错误;降水差异小,B错误;该区域地势高差小,气温差异小,D错误;据材料可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C正确。
2.A本题考查需要防范水土流失的区域。水土流失与地形、植被等因素相关,坡度越大、植被覆盖率越低,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由材料“其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亦相对较大,对于有效防治区域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可知,黏聚力c值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由图可知,三级阶地与斜坡处地形坡度大,黏聚力c值低,所以水土流失最严重。
3.B本题考查影响沙漠蝗暴发的气候因素。读图分析可知,阿拉伯半岛受气旋活动影响,带来大量降水,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水源,植被生长茂盛,为沙漠蝗提供充足食物,导致其暴发,B正确;阿拉伯半岛主要位于热带,常年高温,气温变化不太大,A错误;阿拉伯半岛光照条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C错误;气旋会带来大风,利于沙漠蝗迁飞,但不是其暴发的主要原因,D错误。
4.C本题考查沙漠蝗给当地带来的影响。蝗虫所到之处被吃掉的不仅是田间杂草,还有农作物,会导致当地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农产品价格上涨,A、B错误,C正确;由于图示区域并非世界粮食主产区,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很小,且并非题干中所述“给当地带来的影响”,D错误。
5.B 本题考查土地沙化的自然原因。读图可知该国为南美洲的阿根廷,沙化土地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呈狭长条带状南北延伸,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南半球盛行西风带(西北风),沙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降水少、气候干旱,B正确。该国西部距海洋较近,但地形阻挡海洋水汽进入,A错误。该国处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副热带高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时,该国北部还会受到东南信风带控制,C错误。太阳辐射强并不是导致该地气候干旱、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D错误。
6.C 读图可知,甲地区为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区,近年来,该地区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所以该区可以通过建设人工草场缓解天然草场的压力,合理控制载畜量,减少草场退化及其引起的土地沙化问题,①③正确;该地区植被以草地为主,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②错误;发展草原旅游,会增加草场外来人口,可能会对草场造成破坏,不利于草原生态建设,还会影响畜牧业发展,④错误。故选C。
7.D 麦草方格沙障沿道路绵延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保护道路不被沙丘掩埋,D项正确。
8.B 飞播造林治理沙漠化需要时间长,见效慢,麦草方格沙障工程见效快,B项正确;飞播造林与麦草方格沙障工程都需要后期维护管理,A项错误;麦草方格沙障工程不能改变缺水的现状,C项错误;麦草方格沙障工程量较大,这不是优势,D项错误。
9.A 麦草方格沙障可增大地面摩擦力,起到阻沙、固沙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沿线交通线,A项正确。
10.B 据表可知,该地区面积最大的是沙地和草地,说明该地区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④正确;该地区草地面积明显减少,说明草地退化严重,沙地面积增加,土地荒漠化严重,②⑤正确;森林面积有所增加,不是锐减,①错误;该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不严重,③错误。故B项正确。
11.D 从表中看,该地区面积最大的是沙地和草地,说明该地区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该地区耕地面积和沙地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和湿地—水系面积减少,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过度农垦导致的土地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是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耕。故D项正确。
12.答案:(1)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可耕作面积大;以湖泊沉积、河流沉积为主,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靠近河流,地势较低,灌溉水源充足。
(2)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的泥沙增加;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巢湖岸线后退后,河流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平坦、松散的沉积物上侧蚀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
(3)圩田海拔低于巢湖湖面,易遭受湖水倒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大,尤其是梅雨期降水时间长;地势平坦,水流慢,排水不畅;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巢湖淤积,水位抬高。
(4)方面①:庄稼种植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会随农田退水排入巢湖,造成水污染;湿地水流缓慢,促进泥沙沉降;湿地植物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连通性,加强水体自净能力。方面②:圩田地势低于巢湖水面,洪水风险大,湿地发展水产业耐水淹;湿地延缓水流,调蓄洪峰;湿地过渡带阻碍了巢湖水的倒灌。
解析:(1)调动必备知识,巢湖位于安徽,巢湖附近该圩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充沛;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区域海拔低,地形平坦开阔,可开垦面积大;附近有巢湖和河流,湖泊沉积、河流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且靠近河流、湖泊,水源充足。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均适宜围垦,形成耕地,发展种植业。(2)由材料可知,三河镇在清朝嘉庆年间濒临巢湖,由图可知,目前三河镇与巢湖之间形成了一段河道。由此推测,巢湖萎缩,原因: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的泥沙增加,湖泊淤积,湖床抬升,湖泊萎缩;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当巢湖岸线后退后,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区域,地形平坦、有大量的松散的沉积物,上游河水下泄,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形成了三河镇以下河段。(3)由材料可知,圩田海拔低于巢湖平均水位,湖水外泄易倒灌圩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频繁;该区域地势平坦,水流慢,排水不畅;巢湖地区经济较落后,农田水利设施落后,泄洪能力差;过去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入湖河流含沙量大,导致巢湖淤积,水位抬高,倒灌圩田,圩田排水不畅。(4)方面①: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能改善巢湖水质。原因分析思路:发展种植业,会施用化肥、农药,农田退水排入巢湖,造成巢湖水污染;而湿地水流缓慢,能促进泥沙沉降,且湿地植物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富营养化;湿地与巢湖水体连通,能促进巢湖水体自净,改善巢湖水质。方面②: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能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原因分析思路:由材料可知,圩田地势低于巢湖水面,易发洪水,湿地发展水产业,防洪压力小;湿地能延缓水流,调蓄洪峰;湿地能容纳外泄的巢湖水,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96区域地理: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96区域地理,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94中国区域差异: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94中国区域差异,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9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9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