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3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4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5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6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7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8页
    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废井田开阡陌,变法的内容,3统一度量衡,实质思想文化专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BC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BC476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BC256年秦国吞并周王室
    BC221年秦统一六国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将东部王畿大部分地区陆续封赐给晋、郑等国和追随平王的贵族,并寻求他们的继续支持。西部王畿则渐为秦国蚕食。周王室逐渐陷入‘两手空空,何言分封’的境地。 —摘编自晁福林《论平王东迁》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 ——《左传.恒公五年》
    1.诸侯国数量上的减少
    (大国吞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
    再次观察这两幅地图还有什么变化?
    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消失了
    请在课本第9页找到春秋五霸的地理位置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政逮于大夫
    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卿专政)
    韩氏、赵氏、魏氏(BC403)
    BC481年,齐国卿大夫田成子(田常)杀齐简公,专齐之政。
    阅读课本第10页史料阅读,思考战国时期呈现出怎样的混乱局面?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闵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诸侯兼并战争出现统一趋势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霸权(争霸)
    齐、楚、燕、韩、赵、魏、秦(兼并)
    七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的状态,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春秋时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和他们毗邻的或是错综复杂居住的则被称为戎狄蛮夷。”—《中国史纲要》
    “春秋中期后,华夏各国日益强大,许多戎狄蛮夷被他们征服和吞并。在今陕西境内的许多西戎被秦所灭,赤狄、白狄大多被晋所灭。齐灭莱夷,大部分淮夷小国被楚、鲁所灭…..赵武灵王大坡林胡、楼烦,以侵占的土地建置为郡县……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中国史纲要》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 ——《公羊传·僖公四年》
    随着私有观念的深入人心和铁农具的出现,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向个体生产方式转变。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井田制遭到破坏,出现了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摘编自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
    ①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春秋战国冶铁场景构想图
    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华阳国志·蜀志》
    (2)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
    “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 —《盐铁论·通有》
    制定法律,奖罚分明;“察能而授官”;军事改革
    削减贵族特权;精简机构;奖励耕战;军事改革
    加强集权;整顿吏治;提高生产和军事改革
    食有劳而禄有功;尽地力;建法体;军事改革
    以能任官;胡服骑射军事改革
    修订法律;奖贤惩奸;广纳言路
    公孙鞅:少好刑名之学“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史记·商君列传》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征求“能出奇计强秦者”,商鞅自魏入秦。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反古者未可必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便利赋税征收;促进秦国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2、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①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特权;
    ②大大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扩大了统治基础。
    (2)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
    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其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为上造,……十左庶长,……十六大上造,……二十为彻侯。”—《秦本纪》
    (2)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制定什伍、连坐制度;
    (1)废分封,行县制;
    加强户籍管理,为收税、征兵提供了依据;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内容固定下来,有利于加强统治
    3、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①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②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4、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2)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1)“塞私门之请”;
    ②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经济,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5、移风易俗的习俗改革
    (3)强行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
    【课堂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1)积极性: ①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轻罪重罚,压迫和剥削百姓等。
    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前260年 秦赵长平之战,秦胜前256年 秦昭王灭周前246年 秦始皇嬴政立前230~前222 秦先后灭韩、赵、 魏、楚、燕前221年 秦灭齐,统一六国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主要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农家等。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对宇宙、社会的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堂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随着私学教育的出现,普通人也可以接受教育,知识传播面更加广泛,直接催生了“士”阶层的兴起,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刺激了思想文化的重组与更新。 …… 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意图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摘编自于凯《战国史》
    ①社会经济发展,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②各国统治者处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思想)上的反映
    1、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上: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霸;3、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①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孔子最大的抱负虽在政治,他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是好几方面的开拓者。第一,孔子首先提倡“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一律施教。第二,孔子以个人在野的力量,造就或召聚一大帮的人才。他的门下成了至少鲁国人才的总汇。他的弟子名氏可考的已有七十七人,第三,孔子首先把技艺教育和人格教育打成一片。他以系统的道德学说和缜密的人生理想教训生徒。其中《礼》和《诗》是孔子所常讲,弟子所必修的。——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私学的发展。 ②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当中。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上均摘自《道德经》
    ①“道”是万物的本原; ②追求天人合一; ③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④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
    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恃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逍遥游》
    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 《七略》
    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以上均摘自《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以上均摘自《韩非子》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二)战国时期诸子学说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③为后世统治者提供治国方略。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法家思想: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1.对下栏材料所反映的主张解读准确的是A. 老子将万物本原归结为“道” B. 孔子主张“性本善”“有教无类”C. 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D. 荀子从人性出发,主张隆礼重法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思考商鞅变法的特点,商鞅变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背景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无义战,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战国时期三次经典战役,春秋争霸战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2课,礼崩乐坏,政治动荡,战争频仍,经济发展,如何应对,破旧立新秩序重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