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运动与静止教案
展开《运动与静止》教学设计
一、分析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的第一节课,本节教科书从学生熟悉的“坐在行驶的列车上,树木风驰电掣般向后运动”“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等运动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来建立运动与静止的概念,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生活到物理的理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机械运动现象是最普遍、最简单,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一种现象,在生活中,学生经常要接触有关的运动和静止现象,因此学生对这些现象并不陌生,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展开物理学习。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3)知道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机械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运动相对性在相关领域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通过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参照物概念描述机械运动。
难点:对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提问法、多媒体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故事引入。传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徒手抓子弹……,这样的引题设计既能很快的引出本节课的题目,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
2、新课教学
自学观察与思考2分钟,提出问题,同时,屏幕展出观察与思考图片。讨论刘东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竹排、青山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讨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参照物的概念,进一步提出机械运动的概念。视频课本3-3,让学生描述图中物体的运动情况,概括归纳判断一个物体运动与否的一般步骤。然后进行自学检测。
自学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
由“教学楼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个问题的探讨与探究,更深一步的理解“物体的运动是绝多的,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相关的疑问?
作业布置:对于同一个物体,甲说它向北运动,乙说它向南运动,丙说它是静止的。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请举例说明。
七、板书设计
一、运动与静止
一、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二、步骤:
1、研究对象 2、选择参照物 3、观察
三、分类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运动与静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运动与静止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运动和静止,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运动与静止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 运动与静止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一 运动与静止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一 运动与静止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