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4.4 解直角三角形第3课时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
24.4 解直角三角形
解与坡度、坡角有关的直角三角形(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坡度与坡角的概念,能准确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坡度与坡角的概念. 难点: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坡角等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1.锐角三角函数: 如图,在Rt△ABC中,∠C=90°,则 两锐角关系:∠A+∠B=90°. 三边关系:a2+b2=c2. 边角关系: (1)∠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的正弦,记作sin A=; (2)∠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的余弦,记作cos A= ; (3)∠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A的正切,记作tan A=. 2.解直角三角形有以下基本类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的有关性质以及边角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都是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的重要依据,这节课就是利用直角三角形解与坡度、坡角有关的问题. 教师引出课题:24.4 解直角三角形 解与坡度、坡角有关的直角三角形 (第3课时)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坡度、坡角的概念 活动1(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阅读教材第115页读一读 【总结】在修路、挖河、开渠和筑坝时,设计图纸上都要注明斜坡的倾斜程度. 如图,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长度(l)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或坡比), 记作i,即i=.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α,即i==tan α. 显然,坡度越大,坡角α就越大,坡面就越陡.
活动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典例讲解(师生互动) 例1 如图,一段路基的横断面是梯形,高为4.2米,上底的宽是12.51米,路基的坡面与地面的倾角分别是32°和28°.求路基下底的宽.(精确到0.1米) 【探索思路】(引发学生思考)本题要求AB的长,由图示可知作梯形的两条高把梯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把线段AB分成三部分,只要求出这三部分的长,即可得到路基下底的宽. 【解】作DE⊥AB,CF⊥AB,垂足分别为E,F. 由题意可知DE=CF=4.2(米),CD=EF=12.51(米). 在Rt△ADE中,∵ ∴ 在Rt△BCF中,同理可得 ∴ AB=AE+EF+BF≈6.72+12.51+7.90≈27.1(米). 答:路基下底的宽约为27.1米. 【即学即练】 1.利用土埂修筑一条渠道,在埂中间挖去深为0.6 的一块 (图中阴影部分是挖去部分),已知渠道内坡度为1∶1.5, 渠道底面宽BC为0.5 ,求: ①横断面(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 ②修一条长为100 的渠道要挖去的土方数. 【解】如图分别过点B,C作BE⊥AD,CF⊥AD,∵ , ∴ AE=1.5×0.6=0.9(). 在等腰梯形ABCD中,可得FD=AE=0.9(). ∴ AD=2×0.9+0.5=2.3(). . 总土方数=截面积×渠长 =0.8×100=80(3). 答:横断面ABCD面积为0.8 m2,修一条长为100 m的渠道要挖出的土方数为80 m3. 【题后总结】 把数学问题转化成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如果示意图不是直角三角形,可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 活动3(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总结】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 (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根据条件的特点,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去解直角三角形; (3)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 (4)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探究点二 方向角 活动4(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思考】下图中,你能说出射线OA,射线OB,射线OC表示的方向吗?
射线OA,表示南偏西25°;射线OB表示北偏西70°; 射线OC表示南偏东60°. 【总结】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角叫做方向角. 如图:点A在点O的北偏东30°方向上, 点B在点O的南偏西45°方向上.(西南方向) 活动5(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典例讲解(师生互动) 例2 海中有一个小岛A,它的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点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D点,这时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30°方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 【探索思路】(引发学生思考) 要判断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只要求出点A到直线BF的距离与8海里相比较,因此想到过点A作BF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直角三角形. 【解】过点A作AF⊥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F,∠AFD=90°. 由题意图示可知∠DAF=30°,设DF= x,AD=2x, 则在Rt△AD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x. 在Rt△ABF中,tan∠ABF=,tan30°==.解得x=6, ∴ AF=x=≈10.4. ∵ 10.4 > 8,∴ 没有触礁危险. 【题后总结】 点A到直线BF的距离,如果大于8海里,则没有危险,如果小于8海里,则有危险. 【即学即练】 2.如图所示,一渔船在海岛A南偏东20°方向的B处遇险,测得海岛A与B的距离为20 n mile.渔船将险情报告给位于A处的救援船后,沿北偏西80°方向向海岛C靠近.同时,从A处出发的救援船沿南偏西10°方向匀速航行.20min后,救援船在海岛C处恰好追上渔船,那么救援船航行的速度为( ) A.10 n mile/h B.30 n mile/h C.20 n mile/h D.30 n mile/h 答案:D 【解析】在△ABC中,∠BAC=30°,∠ABC=80°-20°=60°, ∴ ∠C=180°-∠BAC-∠ABC=180°-30°-60°=90°, ∴ cos∠BAC=,即cos 30°=,∴ AC=10 (n mile), ∴ 救援船航行的速度v==30(n mile/h). 课堂练习 1.已知沿一山坡水平方向前进40 m,就升高20 m,那么这个山坡的坡度是( ) A.1∶2 B.2∶1 C.1∶ D.∶1 2.如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堤高BC10 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 A.15 m B.20 m C.20 m D.10 m 3.如图,铁路路基的横断面是四边形ABCD,AD∥BC,路基顶宽BC=9.8 m,路基高BE=5.8 m,斜坡AB的坡度i=1∶1.6,斜坡CD的坡度i′=1∶2.5,求铁路路基下底宽AD的值(精确到0.1 m)与斜坡的坡角α和β(精确到1°)的值.
4.(2019·湖北随州中考)在一次海上救援中,两艘专业救助船A,B同时收到某事故渔船的求救讯息,已知此时救助船B在A的正北方向,事故渔船P在救助船A的北偏西30°方向上,在救助船B的西南方向上,且事故渔船P与救助船A相距120海里. (1)求收到求救讯息时事故渔船偏P与救助船B之间的距离; (2)若救助船A,B分别以40海里/小时、30海里/小时的速度同时出发,匀速直线前往事故渔船P处搜救,试通过计算判断哪艘船先到达.
参考答案 1.A 【解析】设这个山坡的坡角为α,则tan α=, 所以这个山坡的坡度是1∶2. 2.C 【解析】在Rt△ABC中,∠ACB90°,tan A=, ∵ BC10 m,tan A1∶. ∴ ,AC10, ∴ AB== 20(m).∴ AB的长度为20 m. 3.【解】过点C作CF⊥AD于点F, 则CF=BE,EF=BC,∠A=α,∠D=β. ∵ BE=5.8 m, i=1∶1.6,i′=1∶2.5, ∴ AE=1.6×5.8=9.28(m),DF=2.5×5.8=14.5(m). ∴ AD=AE+FE+DF=9.28+9.8+14.5≈33.6(m). 由tan α=i=1∶1.6,tan β=i′=1∶2.5,得 α≈32°,β≈22°. 即铁路路基下底宽为33.6 m,斜坡的坡角分别为32°和22°. 4.【解】(1)过点P作PH⊥AB,由题意得∠A=30°,∠B=45°, 在Rt△PHA中,∵ AP=120,∠A=30°,∴ PH=PA=60. 在Rt△PHB中,∵ ∠B=45°,sinB=,∴ PB=PH=60(海里). 答:收到求救讯息时事故渔船偏P与救助船B之间相距60海里. (2)依题意可得A船所需时间为==3(小时),B船所需时间为= =2(小时).因为>,所以B船先到达.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坡度、坡角的概念: 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长度(l)的比叫做坡面坡度(或坡比). 记作i,即i= .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即i==tan . 显然,坡度越大,坡角就越大,坡面就越陡.
布置作业 教材第116页练习题,习题24.4第4题. 板书设计 课题 24.4 解直角三角形 解与坡度、坡角有关的直角三角形 (第3课时) 一、坡度、坡角的概念: 例1 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长度(l)的比 叫做坡面坡度(或坡比),记作i,即i= .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 例2 即i= =tan . 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
初中华师大版23.4 中位线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23.4 中位线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索思路,题后总结,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4.4 解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4.4 解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索思路,题后总结,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22.3 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22.3 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索思路,即学即练,题后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