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第7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课件
展开【课程标准】了解辽宋夏金元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1.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2.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名师指津】正确认识经济重心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重心南移呈现如下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2)经济重心南移不等于政治中心南移。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但我国古代的政治中心很长时间内是在北方,这是由历史文化渊源、战略地位、北方经济的不断恢复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图解历史】程朱理学的内涵
【名师指津】元曲不等于元杂剧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大类。
角度1:从“社会进步”角度考查宋朝商业繁荣史料 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变化
【解读】史料描述了北宋东京商业繁华的景象。【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答案】表现:出现瓦子(专门的娱乐场所);服务业发达;夜市繁荣。影响:打破坊市界限;经济功能增强。
角度2: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史料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单位:人)——摘编自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
【解读】史料反映了唐至两宋时期状元籍贯分布变化,这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密切相关。【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唐代至南宋状元籍贯分布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趋势:状元籍贯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原因: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地区转移,文化中心与人才集中区也作相应的变动;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角度1:从“理论创新”角度认识宋代理学的特点史料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解读】史料反映出宋代理学逐渐走向思辨化、哲学化。【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宋代理学的特点。【答案】特点: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精神;儒学哲学化、思辨化;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是理性主义的哲学。
角度2:从“社会进步”角度考查宋元时期的文化史料一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画家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画作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
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摘编自[日]薮内清《中国·科学·文明》史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解读】史料一反映出宋代书画艺术追求个性,注重意境;史料二反映了宋代艺术的世俗化趋势。【思考】(1)根据史料一,指出北宋时期书法、绘画的共同特征。(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宋时期艺术世俗化趋势的推动因素。【答案】(1)共同特征:追求个性,强调精神和意境。(2)推动因素: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娱乐设施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
1.(2021·湖南卷)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田土大多已经种麦”可以看出,绍兴当地实行稻麦轮作,“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说明当地清除了稻根,以便小麦的种植,由此可知,绍兴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
2.(2021·广东卷)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地方设置木棉提举司,征收木棉布,这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不利于木棉业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元政府的做法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不利于私营棉纺织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元政府设立木棉提举司征收木棉,财政管理权限仍然在元政府,其权限并没有下移,故D项错误。
3.(2021·广东广州模拟)北宋时期,山西人司马光主张按照行政区划分配科举录取名额;江西人欧阳修主张按照才学录取。后来,参加争论的人非常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官员都参与其中。这反映宋代( )A.科举选才标准变化B.社会发展存在区域差距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地方行政权力逐步扩大【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山西人司马光主张按照行政区划分配科举录取名额;江西人欧阳修主张按照才学录取”可知,北方主张按区域分配名额,南方主张全国统一录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经济重心南移,南北方经济存在差异,影响当地文化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宋代科举选才依旧按照考试成绩,标准没有变化,排除A项;材料与君主专制强化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削弱了地方权力,排除D项。
4.(2021·全国乙卷)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答案】C【解析】宋代官府强调“毋舍本逐末”,说明当时存在舍本逐末的现象,这体现了农商之间的流动,苏辙所说“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体现了科举制发展背景下农工商与士之间的阶层流动,郑至道强调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也体现了不同群体间的流动是存在的,故选C项。
5.(2021·全国甲卷)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以正风俗”“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可知,当时的理学家反对婚姻论财的社会现象,主张维护传统的纲常礼教,故选B项。
6.(2021·广东肇庆模拟)元代以前,占据文坛统治地位的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散文,而元杂剧则是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以叙事为主。据此可知,元杂剧更有利于( )A.传承官方意识形态 B.反映市民的政治诉求C.表现社会现实生活 D.摆脱传统文学的束缚【答案】C
第06讲 辽宋夏金元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课件PPT: 这是一份第06讲 辽宋夏金元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课件PPT,共1页。
第0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融合,考情分析,复习目标,网络构建,梳理预测,目录索引,真题感悟,PARTONE,夯基·知识梳理,探究·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__魏晋隋唐和宋元时期第7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和文化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__魏晋隋唐和宋元时期第7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和文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关键能力·素养提升,命题研析·聚焦高考,五大名窑,造纸业,元大都,太湖流域,海运航线,录取名额,江浙一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