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初中牛津上海版运动与健康第3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牛津上海版运动与健康第3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十(二)运动与健康 一、教学目标1.通过测试、计算、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次数,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体会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2.通过设计简单的仪器自测肺活量的活动,了解经常运动能增大人体肺活量。在设计装置的过程中,培养设计能力,发展表达和交流能力。3. 模拟心脏舒张和收缩的活动过程,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原理,领会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的原理。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测试、计算、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次数,以及自测肺活量活动了解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难点】建立运动与心跳加快、肺活量增大等身体变化之间的联系。 设计肺活量测试装置,理解其中原理。 三、教学准备【器材】活动一:摘录一则有关城市的中学生与农村地区学生的心肺功能比较的新闻活动二:多媒体课件(包括excell表、直方图等) 、心脏挂图、皮球、有水的海绵活动三:有刻度的大塑料瓶、橡胶管、大水槽,多媒体(直方图)【资源】多媒体课件、工作纸 四、内容组织【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活动一: 看新闻,论新闻,并进行猜测与分析活动目标:利用一则“偏远农村地区学生心血管系统功能明显好于城市”的新闻,设置问题情景,导入课题:运动是否能增强心肺功能。学生活动指导要点◆看新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全班交流各自的想法,可能有人提出:农村学生每天运动的时间比城市学生长,可能运动会增强心肺功能。◆ 学生提出设计思想。◆ 投影展示一则新闻:“调查研究表明,城市的中学生的心肺功能指数明显低于农村地区学生。浙江省温州市在30所高中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以沿海城市、一般城镇和偏远农村地区分类,调查显示,在检测学生心血管功能水平的台阶试验中,沿海城市男生优秀率仅为17%,有8%不及格,而偏远农村地区学生心血管系统功能明显好于城市,台阶试验中没有不及格的,优秀率达32%。肺活量体重指数也一样,沿海城市区40%的中学生仅达到及格,15%在及格线以下。”◆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偏远农村地区学生心血管系统功能明显好于城市?◆ 及时抓住和主题有关的这一观点,提出问题:“我们可用什么方法在课堂中来检测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了心肺功能呢?”◆ 教师可介绍书本上的方法,亦可根据学生的设计稍作改动。 活动二:运动后多久心率恢复正常 活动目标:通过测试、计算、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次数,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体会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学生活动指导要点◆学生回答:“测脉搏频率。”(理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等于心跳的次数)◆分组活动。
•测试并记录平静时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测试并记录运动后(原地起立下蹲5分钟)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测量随后每分钟的心率,直到心率恢复到原平静状态时数据,并测出所需时间。(注:把数据记录在工作纸上) •交流、汇报◆ 观察直方图,并进行分析,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完成教材89页的问题4◆ 由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心肺功能相对比较好。 ◆学生讨论◆复习提问:“不借助任何仪器,我们可如何知道自己的心率?” ◆教师在活动前作适当指导:包括如何快速 找到脉搏、运动时的站立位置,记录数据方法等 ◆ 统计全班的恢复时间,制作在一张直方图上。 ◆ 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为什么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心肺功能相对比较好?教师补充说明:(挂图或多媒体出示)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跟本人的拳头差不多。我们平常都能感觉到心脏在不停地跳动,它是在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用自制教具模拟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反复挤压、松开一个皮球,体会心脏肌肉的力量。
•反复挤压、松开水中的海绵,体会水被挤出和回流的变化。形象化地帮助学生复习心脏的功能,理解运动有益于心肺功能的原理。讲授:人体在运动时,氧气和能量的消耗量大大增加。所以需要肺部尽快多地吸进氧气,心脏更有力的搏动,使血液循环流动加快,以便更多更快地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使心脏输出血液的量成倍地增加。进一步补充说明运动有益于心肺功能的原理。 活动三:自测肺活量 活动目标:通过设计简单的仪器自测肺活量的活动,了解经常运动能增大人体肺活量。在设计装置的过程中,培养设计能力,发展表达和交流能力。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认识肺活量的概念 ◆ 分组设计简单测试仪器,并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理解实验原理,分析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肺活量的自测。 ◆ 分析直方图,找出肺活量最大的三位同学,可能有所发现,他们多数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会到运动有益于健康 ◆ 回忆体育课的情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归纳出有益于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是:定期体检;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足够的运动和休息;◆提供有关人体肺活量的资料,供学生了解与参考。◆提供实验仪器:有刻度的大塑料瓶、橡胶管、大水槽,提示学生利用“气压平衡原理”设计测量肺活量的简易装置。 ◆强调吹气前,一定要尽最大力深深吸一口气。每次使用完毕,用卫生棉球在橡胶管口进行消毒。◆统计全班同学的肺活量,制作成一张直方图,便于学生利用数据进行分析。 ◆提问:“在体育课上,老师通常要求大家在运动前先做些什么?运动后应怎样做?为什么每节课只安排1—2项活动?”启发学生想到只有适度、得当的运动才有利健康。◆由于学习、生活的压力或种种原因,我们大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而身体健康是学习与工作的必要保障,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从提问中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所了解,为引出下一课“休息与健康”作铺垫。 五、训练与评价【举例】 “工作纸”(见附件)【说明】这张“活动工作纸”是为满足整节课的活动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而编制的,其内容基本不与书本填空重复,同时,也使对学生活动成果的一种书面评价。它可以帮学生完整地记录、直截了当地观察、成为学生分析与思考的一种辅助手段。 附件:运动与健康 活动1:试写出偏远农村地区学生心血管系统功能明显好于城市的原因 活动2:在下表中记录你的测试结果,并进行比较组号:静止状态时的心率运动5分钟后的心率运动停止后2分钟的心率运动停止后3分钟的心率运动停止后4分钟的心率…恢复时间(分)组员1 组员2 组员3 组员4 组员5 组员6 看表,找出组内恢复时间最短的同学,试分析原因 活动3: 记录肺活量组号组员1组员2组员3组员4组员5组员6肺活量(mL) 看表,找出组内肺活量最大的同学,试分析原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第11章 感知与协调听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现代通信设备及通信手段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电力的应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流程,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