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七上科学 第11章第18课时 听觉的范围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582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牛津上海版七上科学 第11章第18课时 听觉的范围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582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科学七年级上册听觉的范围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听觉的范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听觉的范围 一、教学目标通过“测试我们可听到的声频范围”实验,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通过统计全班同学的听觉范围,认识每个人的听觉范围不尽相同。学会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结论。通过学习体会科学来之生活,创造源于发现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认识每个人的听觉范围不尽相同。【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听觉的限制。 三、教学准备【器材】活动二:音频信号发生器【资源】工作纸 四、内容组织【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活动一:蝙蝠是怎样躲避障碍物的活动目标: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认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得见。通过完成工作纸复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阅读工作纸上的《蝙蝠实验的趣闻》,完成相关题目。 在工作纸上的《蝙蝠实验的趣闻》,找出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 知道蝙蝠发出的声音为超声,人耳是听不见的。 活动二:测试我们可听到的声频范围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知道人类能够听到有限范围内的声音频率且各人的听力范围并不相同。2. 通过活动训练统计数据的能力和直方图的绘制方法。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仔细聆听并记录自己听力下限和听力上限。 小组为单位统计小组成员的听力下限和听力上限所处范围内的人数后与教师共同统计全班情况。 将统计结果以直方图形式表示出来。 出示音叉让前排的同学读出上面标出的数字,并说明音叉只能发出固定频率的声音 强调要测试我们可听到的声频范围不能使用只有固定频率的音叉。而是需要可以改变声音频率的仪器——音频信号发生器。 强调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人的听力上下限不尽相同。 活动三: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什么是次声和超声。2.通过教师增加的课外知识,了解超声的应用和次声的危害。3.通过看图比较人与其它动物的听觉范围,了解这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意义。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在教科书P173找出次声和超声的频率范围。 看图比较人与其它动物的听觉范围,并讨论这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教师可以视时间情况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 可以侧重介绍超声的利用和次声的危害等资料。 五、训练与评价【举例】“工作纸”(见附件) 附件: 听觉的范围活动一:蝙蝠是怎样躲避障碍物的蝙蝠实验的趣闻1793 年夏季的一个夜晚,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放飞了已蒙住了双眼的几只蝙蝠。只见蝙蝠们抖动肢翼,轻盈地飞向夜空。斯帕拉捷见状,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瞎’了眼的蝙蝠怎么能如此敏捷地飞翔呢?”他下决心一定要解开这个谜。在进行这项实验之前,他一直认为:蝙蝠之所以能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能在非常黑暗的条件下灵巧地躲过各种障碍物去捕捉飞虫,一定是由于长了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事实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意外的情况更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不用眼睛,那蝙蝠又是依靠什么来辨别障碍物,捕捉食物的呢?”于是,他又把蝙蝠的鼻子堵住,放了出去,结果,蝙蝠还是照样飞得轻松自如。“奥秘会不会在翅膀上呢?”他这次在蝙蝠的翅膀上涂了一层油漆。然而,这也丝毫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最后,他又把蝙蝠的耳朵塞住,这一次,飞上天的蝙蝠东碰西撞的,很快就跌了下来。斯帕拉捷这才弄清楚,原来,蝙蝠是靠听觉来确定方向,捕捉目标的。斯帕拉捷的新发现引起了人们的震动。从此,许多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了这个课题。最后,人们终于弄清楚:蝙蝠是利用“超声波”在夜间导航的。它的喉头发出一种超过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高频声波,这种声波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迅速返回来,它们用耳朵接收了这种返回来的超声波,使它门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引导它们飞行。 填写相关字母完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流程图。 A.处理信息 B.收集证据 C.形成假设 D.表达交流E.提出问题 F.制定计划 在阅读资料后完成下列与斯帕拉捷科学探究相关的问题。 提出问题:在资料中划出。 形成假设:先后猜测蝙蝠依靠 、 和 辨别障碍物。 得出结论:蝙蝠是靠 来确定方向,捕捉目标的。通过资料的阅读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资料的阅读你认为科学探究的关键是什么? 。 蝙蝠靠 器官躲避障碍物的。 人 (能/不能)听见所有的声音。 活动二:测试我们可听到的声频范围你开始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 Hz,这就是听力 (上/下)限。你开始听不到的声音频率是 Hz,这就是听力 (上/下)限。4. 统计小组听力下限和上限范围范围听力下限(单位:Hz)听力上限(单位:万Hz)15以下15—2020以上1.6以下1.6—22以上人数 5. 统计全班听力下限和上限范围范围听力下限(单位:Hz)听力上限(单位:万Hz)15以下15——2020以上1.6以下1.6——22以上人数 6. 将全班的统计结果绘制成直方图。 7. 结论:(1) 人类能够听到 (有限/无限)范围内的声音频率。(2) 各人的听力范围 (相同/并不相同)。 活动三: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类型有 声和 声。2. 声可以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应用 声可以制造用来检查胎儿的仪器。3. 不同动物的听觉范围是 (一样/不一样),较宽的听觉范围对动物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1章 感知与协调脑与感觉认识脑的主要结构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光线和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现代通信设备及通信手段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