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七上科学 第11章第9课时 视觉(五)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584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牛津上海版七上科学 第11章第9课时 视觉(五)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584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光线和眼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光线和眼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了解班级同学视力状况及矫正情况。
认识一些保护眼的方法。
了解其他常见的眼疾。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改造针孔相机成像模型,演示成像变化”活动,理解改变晶状体的厚度,人就可以看到不同距离的物体。
通过光学实验“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活动,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通过调查显示本班同学的视力状况及矫正状况,并讨论近视的原因。
通过小组讨论“寻找保护眼睛的方法”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些比较好的保护眼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通过探究活动,强化学生关爱自己的眼睛的意识。
通过探究活动,强化学生互相关爱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器材】
针孔相机模型、凸透镜(不同凸度的几个)、凹透镜(不同凸度的几个)、眼球的模型、光学凸透镜成像演示仪。
【教学资源】
多媒体资源设计:PPT课件
四、内容组织
【教学流程】
调换不同凸度的凸透镜,针孔相机成像大小、位置有变化
活动一
改造针孔相机成像模型,演示成像变化
活动二
光学实验“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活动
近视: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径过长,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远视: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径过短,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
活动三
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状况及矫正状况,小组讨论“寻找保护眼睛的方法”“。的探究活动
产生近视的原因:遗传、不注意用眼卫生、过度疲劳。(眼保健操可以帮助放松睫状肌——睫状肌控制晶状体的曲度。)
【活动设计】
活动一:改造针孔相机成像模型,演示成像变化
活动目标:通过在针孔相机的小孔处调换不同凸度的凸透镜,引导学生观察成像位置的变化,理解改变晶状体的厚度,人就可以看到不同距离的物体。
活动器材:针孔相机成像模型、不同凸度的凸透镜、眼球的模型。
活动二:光学实验“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活动
活动目标:通过光学实验“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活动,了解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活动器材:光学凸透镜(可改变不同凸度)成像演示仪、凹透镜、凸透镜。
活动三: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状况及矫正状况,小组讨论“寻找保护眼睛的方法”活动。
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显示班级同学的视力状况及矫正状况。
2、通过讨论找出同学近视各种原因。
3、通过讨论找出保护眼睛的各种方法。
活动器材:无
五、训练与评价
视觉(五)活动工作纸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改造针孔相机成像模型,演示成像变化”。
找出正常视力看远物与看近物时晶状体的变化规律。
演示实验:通过改变针孔相机小孔处的凸透镜进行。
指出晶状体厚度的改变是由睫状肌的收缩与松弛来改变的。
指出晶状体类似于凸透镜,能会聚平行光束。如晶状体凸度增大时,会聚点移至视网膜前,使像没落在视网膜上。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用光学仪器“凸透镜成像演示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
找出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讨论交流所知道的其他的眼疾及成因和矫正方法。
引导学生探究找出近视与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教学过程中强调13岁以前,眼球的发育还没有定型。由于正出于眼球的发育关键时期,应该特别注意用眼卫生。
指出这里探究的近视、远视成因是指眼球内部结构上的原因,不要与后面的引发这种结构上的变化的原因混淆。
补充说明其他眼疾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纠正错误的认识。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先自我说明视力情况,在全班统计视力现状。
讨论说明产生近视的原因。
说明近视的矫正方法以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对于统计结果分析要引导到让学生思考如何产生上分析,如遗传或用眼不注意卫生或用眼过度等方面。
应当让学生知道患上近视不是很严重的疾病,通过适当矫正是可以看清物体的。
指出青少年期如不是遗传原因的近视,通过适当的矫正可以恢复或改进。强调这个时期的用眼卫生。
活动一:改造针孔相机成像模型,演示成像变化
外界离开小孔不同距离的物体,在固定像距的半透明纸上成像,需要使用不同
凸度的凸透镜,规律是: 物体远,需要凸度( 大/小 )的凸透镜;物体近,需要凸度( 大/小 )的凸透镜。这个规律用于眼睛是:物体远,晶状体变(
厚/薄 );物体近,晶状体变(厚/薄 )。
活动二:光学实验“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简要说明:
。
分析近视与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近视的成因:晶状体太 或眼球的前后径过 ,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 成像,视网膜上的像就模糊不清。
近视的矫正:如果在眼睛前放置一块 镜,把生成的像略向 移,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远视的成因:晶状体太 或眼球的前后径过 ,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 成像,视网膜上的像就模糊不清。
远视的矫正:如果在眼睛前放置一块 镜,把生成的像略向 移,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写出常见的眼疾,分析原因:
。
活动三: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状况及矫正状况,小组讨论“寻找保护眼睛的方
法“活动
你自己的左、右眼视力分别是: 。
分析班级同学的视力状况,讨论产近视的原因(区别于前面所学的结构上的原因)
。
写出保护眼睛的方法: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光线和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第11章 感知与协调视觉光线和眼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内容组织,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现代通信设备及通信手段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