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0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展开《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 《有理数的除法》 | ||
科 目 | 数学 | 年级 | 七年级 |
教学时间 | 1课时(45分钟) | ||
学习者分析 | 学生在上小学时学习过除法运算,知道乘法运算与除法运算的关系,通过有理数乘法学习,已经具备乘法的运算能力,会熟练进行乘法运算。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理解并基本掌握了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能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讨论、简单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有理数运算的学习中继续发展数感,在符号法则的学习中增强符号感。 | ||
教学目标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推广,体会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2.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 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 ||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有理数除法的法则的导出及运用,学生能体会转化的思想。 2. 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
| |||
三、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2. 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 |||
教学重点、难点 | 1.重点:正确熟练运用法则来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难点:对负分数的倒数、商的符号、0不能做除数的理解 | ||
教学资源 |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 ||
|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过程描述 | ||
教学活动1(5分钟) | 一、导入新课 1. 填一填:[A1] (+3)×(+4) = (+5)×(﹣6)= (﹣4) ×(﹣6)= 0 ×(﹣6)= 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代表回答 老师提问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0乘以数都得0. 2.老师提出问题:除法如何运算?符号如何判别呢?
| ||
教学活动2
(15分钟)
| 二、新知探究[A2] 1. 观察发现: (+18)÷(+6) =+(18÷6)=+3 (+4)÷(﹣2) =﹣(4÷2)=﹣2 0÷(+8) =0 0÷(﹣6) =0 请问:上述1 、2两式在计算过程中如何判别符号? 你有什么发现?3、4两式有什么特点?你能联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符号判别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两数的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归纳出除法法则:[A3]
例1,计算 (1) (﹣18)÷(+6)= (2) (﹣1/5)÷(﹣2/5)= (3) 6/25÷(﹣4/5)= 你有什么发现吗? 老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学生1: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进行,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学生2:可以先判别符号,再相除 怎样求有理数的倒数呢? 互为倒数: 互为负倒数: 定义:如果两个数的乘积等于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 例2写出下列数的倒数: 0.3 —14/5 0.6 —0.32
| ||
教学活动3 (19分钟) | 三、练习巩固[A4] 1.自主阅读课本54—55页例题2、例题 3、例题 4 (1)学生交流疑难问题 (2)老师指导处理学生疑难问题 2计算: (1)(-)÷(-6)÷(-) (2)(-)÷(-)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1)的计算过程,要求学生自主完成(2),个别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学生纠错后老师评价。 3.课本55页第1、2、3题 | ||
教学活动4 (5分钟) | 四、小结归纳[A5] 1.学生回答: (1).学习内容:倒数的概念及求法;有理数的除法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请与同学交流。 2.老师小结
| ||
教学活动5 (1分钟) | 五、作业[A6]
课本56页1—5 |
[A1]突出显示
[A2]突出显示
[A3]通过乘法,找出除法的运算、符号关系,小结这些关系,引申为除法法则。
[A4]加强学生除法法则的运用,强化练习
[A5]突出显示
[A6]布置作业,促进所学内容的迁移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0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0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判断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2章 有理数2.10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章 有理数2.10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10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10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