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晋教版七上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晋教版七上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教案01
    晋教版七上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教案02
    晋教版七上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教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6.1聚落与环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6.1聚落与环境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1 页(总 页)
    课时教学流程
    补充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补充设计☆
    第 页(总 页)
    课题
    6.1聚落与环境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1






    三维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什么是聚落及聚落的两种类型。
    2、运用图片描述城市和乡村景观。
    3、识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的差异。
    4、比较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的不同景观。
    5、初步学会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不同聚落的景观图片,结合学生自己对乡村和城市的了解,明确乡村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人们的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2、收集家乡聚落景观的图片,分析家乡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聚落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2、通过欣赏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不同的聚落景观,激发美的情趣,陶冶情操。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
    方法

    手段
    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通过阅读、讨论、读图、对比完成教学。
    使用
    教材

    构想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场所——聚落,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初步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于人类正确理解和处理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内容中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应以理解为主,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别看照片进行描述。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属于规律性的知识,应以对比、分析、识记为主。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图片展示导入:各种聚落的景观图片。
    提问:这些图片的共同点是都有什么?(房屋)
    说明都是我们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什么是聚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板书:
    6.1聚落与环境
    一、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
    点拨: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和生产设施。
    聚落
    房屋
    道路的修筑情况
    商店
    学校
    医院的多少
    有无
    农田果园鱼塘
    其他差异
    自然景观改变的大小
    密集度
    高度
    乡村
    城市
    归纳板书:
    差异:生产、生活方式,景观特征不同。
    设疑:是先出现乡村呢还是先出现城市?(乡村)
    承转:聚落是人们居住的场所,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呢?
    板书:
    二.聚落与自然环境:
    1.聚落的分布
    提示:聚落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是完全相同的。
    承转: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关,聚落的形态也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拓展:
    1、我国南方的许多聚落位于河湖两岸,山区的聚落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
    2、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村落多呈团块状,而南方村落多沿河分布呈条带状。
    板书:
    2、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条带状、团块状
    3、民居建筑的差异:建筑材料、结构、形态
    知识拓展:教师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再适当补充一些实例。学生列举实例:
    1、我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2、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
    3、我国东北地区因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外。
    4、我国福建客家人因聚族而居,创造出大土楼的特色建筑。
    5、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房屋叫“蒙古包”,是用厚实的毛毡和毛皮制成的帐篷,易于拆卸和移动。冬季加罩两三层毛毡防寒,夏季搭帆布或柳条祛热。
    板书:
    4、社会、经济:所起作用越来越大
    小结:学生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阅读课文了解:
    1、什么是聚落?
    人们各种聚居地的总称,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
    2、聚落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
    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
    3、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比较:
    聚落
    人口数量
    生产活动
    作用
    乡村
    城市
    仔细观察图6.1“乡村和城市景观”,学生结合自己对乡村和城市的了解,讨论比较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主要从房屋的密集程度,建筑的高度、密度,道路的修筑情况,人口的数量,商店、学校、医院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进行对比。
    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人口的分布特点,了解聚落的分布特点。
    知识升华:指导学生结合所学过的人口分布的知识,展开讨论:
    1、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
    2、而高山、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
    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较为发达,因此,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而热带丛林、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因此,就少有或没有聚落。
    课堂活动——“图上所得”。
    分析图6.2“汾河谷地的城市分布”,学会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讨论得出:
    1、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汾河沿岸聚落相对集中。
    2、汾河谷地西侧的吕梁山区,城市和乡村比较少的原因是山区海拔高,交通不便,河流少,自然条件差。
    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仔细观察图6.4“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分析不同形态的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沿河谷分布的聚落多呈条带状。
    2、一些聚落环山傍海成为团块状。
    3、一些城市被水体分割成几部分。
    课堂活动——“积极参与”,指导学生仔细分析图6.5“房屋与自然环境”,学会分析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讨论分析房屋的建筑材料、房顶坡度、墙壁厚度、窗户大小和形态等方面与自然资源和气候的关系。
    填写P80的表格。
    开发课程的资源:阅读信息传递“聚落与社会、经济”,思考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聚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人为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为因素对聚落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呢?举例说明。
    越来越大。如材料的选用、房屋的朝向等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探究:太原房屋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分布在汾河谷地中,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条件较好。房屋就地取材,多砖木结构;因年降水量少,屋顶坡度不大;因冬季寒冷,阳光来自南方,房屋以向阳的北屋为正。
    巩固练习。
    结束语: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居民为适应自然环境和便于就地取材取得建筑材料而建筑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你知道聚落发展的特点吗?你知道哪些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吗?下一节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6.1聚落与环境
    自然条件差:密度小
    人类的聚居地:概念 分布
    自然条件好:密度大
    乡村聚落 条带状
    类型 聚落 形态 自然环
    城市聚落 团块状 境影响
    景观特征不同 建筑材料
    差异 房屋特点 结构
    人类活动不同 形态
    社会、经济

    所起作用越来越大
    作业设计
    知识升华: 指导学生结合所学过的人口分布的知识,展开讨论: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
    教学后记
    相关教案

    初中地理6.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6.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教案,共8页。

    初中晋教版6.1聚落与环境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晋教版6.1聚落与环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