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4599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4599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八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是对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成分的进一步学习,是碳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课程标准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本课题以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为基础,是学习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的延伸和拓宽,两者的呈现与呼应,构成了实验室气体制取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探究思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气体制备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依据。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对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方法,而且对奇妙的物质世界和变幻的化学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主动探究欲,由于学生对气体制取缺乏系统的认识,也不具备独立的实验探究能力,再加上个体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更利于同学间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获得同化与顺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② 说出实验装置的仪器名称及操作要点,并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③ 设计多种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对比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通过组装并展示自己设计的装置,体验、完善和反思实验设计,形成并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增强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乐于钻研、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的习惯,感悟科学认知过程,体会合作乐趣,感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学会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学会组装仪器,掌握操作要点。
教学与学法: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为线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从知识与技能层面上分析,难度不是很大,难点在于既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意义知识建构,又能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从知识方法回顾、对比实验、实验设计、仪器改进、组装和评价等方面,环环紧扣,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在每一个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通过质疑、实验、分析、讨论等多样化活动参与到构建知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对实验室制气装置的认识产生由简单模仿到灵活选择再到自主设计的飞跃,克服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置疑中 导入 | ①投影学生熟悉的几张图片,包括光合作用、温室效应、灭火器灭火、雪碧广告。这些图片都与哪种物质有关? 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 ②指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 ①了解二氧化碳与生活的关系
②明确本课题学习目标 |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入新知识,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
比较中 发现 | ①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生成气体的纯度、生成的气体是否便于收集等方面积极展开讨论。 ②指导分组实验,得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强调一下反应物的状态 ③总结在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药品时应考虑的因素 | ①回忆学习过的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和实验,通过讨论和分组实验对比选择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并观察描述反应物状态。 ②总结在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药品时应考虑的因素。 | 指导学生思维方法,加深对选取原则的理解,树立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通过描述反应物的状态,为后面装置的选择做铺垫。 |
温故中 归纳 | ①投影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用所给仪器组装出制氧气的装置,引导学生进行改进迁移和反思归纳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的发生装置确定和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②根据提供的信息选择收集二氧化碳的最佳装置 | ①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利用直观的氧气装置图,思考氧气装置的设计原理,然后进行改进设计出简单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②根据提供的信息和生活经验判断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 让学生温故知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为学习新课搭台阶、架桥。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应用和提取信息等能力。 |
实践中 感知
| 演示主要内容: ①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②强调验满和检验的区别及操作注意事项。 ③总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思路 | 学习、描述、观察、记忆、反思归纳。
| 通过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制气步骤,培养观察、模仿能力,为即将进行的学生实验提供示范。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使零散的知识形成体系。 |
拓展中 延伸 | 利用刚才演示实验中出现的情景,组织好有梯度的层层追问:①没有收集到大量的二氧化碳该怎么办?——换用容量大的仪器?生活中是否也有替代品? ②试管内仍有石灰石剩余,若继续制得二氧化碳,如何不影响装置气密性的情况下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强调长颈漏斗的注意事项。 ③上述哪种仪器可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气流又让反应即开即停? | ①学会实验室常用反应容器的选择,并联系生活选择替代品。 ②思考讨论可随时添加液体的容器,比较普通漏斗与长颈漏斗的不同,说出选择长颈漏斗的理由和使用注意事项。
| 利用刚才演示实验中出现的情景,组织好有梯度的层层追问,让学生有疑有思、让学生多动多看多说,练习表达,学会合作,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选择中 变通 | 提供仪器,先引导学生排除制取二氧化碳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然后组织学生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用仪器编号来表示),来并进行连接。 | 设计并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然后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组装,最后派一名代表演示组装过程,讲解注意事项和优缺点,其他同学做补充。 | 放手,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因为学生动手操作花的时间比较多,教师要及时点评激励学生,还要调控好时间。 |
对比中 评价 | 老师提供废物再利用及利用生活用品组装的制二氧化碳装置,请学生做出评价。 | 说说你们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的不同装置的优点? | 学以致用,启发学生用生活用品或废弃品设计制取CO2的装置,加深对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
练习中 反馈
| 让我们一起小试牛刀,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吧。 | 完成课堂练习 | 习题分为基础题目和能力题两个层次,目的是巩固重点知识,及时反馈调控教学。 |
反思中 升华 | 请同学们回头看看,盘点一下自己本节课的在知识和学习方法上收获。对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哪些体会和心得? | 学生回答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所运用的方法。 回忆、归纳。 | 学生比较完整的构建本节课知识。
|
作业中 巩固 | 布置课后作业 | 记录作业 | 利用教材习题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能力;家庭小实验拓展对二氧化碳制取的认识。 |
板书设计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固体)(液体)
二、实验步骤
查—装—定—收—验满(燃着的木条)—检验(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原理 → 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检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任务多、时间紧,学生的交流、体验可能不够充分,虽然大部分学生掌握,但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还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和迁移,还要加强指导和练习。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练习设计,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药品,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实验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