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特点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冀少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特点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初中
课时: 1
授课教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旨在分析各种各样的动物行为的共同特点。从动物行为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对生物生存的意义进行阐述和探究。探究活动以“猫头鹰捕食野鼠”的具体事例来分析以上三点。教材最后一段讲述了研究动物行为的作用和意义。本章内容是对全书各章节中零散动物行为的概括和提高,与以后将学习的生理 、生态等知识也有紧密联系,在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行为的特点。
2.举例说出研究动物行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猫头鹰(或其他动物)的行为。
2.尝试资料分析等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1.体验与人合作研究、交流体会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是动物对其周围复杂多变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3.关注身边常见的小动物的行为,增强保护动物的自觉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善于表现自己,思维活跃,好动而且好奇心强,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直观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观察并进行讨论、思考、发言。
本章涉及动物行为的实例很多,材料十分丰富。讲述实例是为了说明生物学原理,对材料应加以精选,防止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安排一次参观、考察或实验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并学习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方法。
动物行为表现无论多么复杂、奇特,多么不可思议,都不是意识支配的。教学中注意不要流露目的论、拟人观、不可知论等错误观点。应以动物生理学为基础,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用自然选择学说加以解释。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学生理解的难点在于研究动物行为的特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教师尽可能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为宜。讲解时安排学生结合图文进行独立分析、学以致用等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动物的行为大多是肉眼看得见的,但是对学生来说,课堂上所举的实例又不是都能亲眼所见的。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教具诸如图片、投影、幻灯、录音、录像或电影等手段加以配合。教师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直观教学手段。尽可能设计一些易于操作、易于观察的实验 在课堂教学中演示,使本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动物行为的特点。
教学难点:尝试资料分析等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课前,教师播放一些有关动物行为的幻灯片、投影片或动物行为的录像片。这些在生活中或动物园中可以见到的情景,这些可爱的动物都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行为,那么你知道动物行为有哪些特点吗?
每种动物的在行为上都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
学生讨论并初步描述动物的行为特点。
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出示幻灯片
探究竟:资料分析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在山林或田野里,猫头鹰不时的转动自己的脖子,或轻轻地挪动着自己的脚步寻找鼠洞,一旦偷庄稼的野鼠出洞,它就猛扑过去,用力爪把猎物牢牢抓住,然后叼到树上美餐一顿。
(一)自学指导一: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分析猫头鹰捕鼠的行为,思考以下问题:
1、猫头鹰为什么去捉老鼠,在捉老鼠的过程中体内有什么变化?猫头鹰能在黑暗中寻找野鼠,并耐心等待,见到了野鼠立即捕捉,这些动作受到身体哪些结构的调节?
教师讲述:我们可以看出,在这 一行为程中,动物的内部和外部都发生变化。从外部看,他的听觉、视觉以及集体都在运动和变化;从内部看,体内由于营养缺乏,在体内激素的作用下,感到饥饿 。当吃到食物后,体内营养得到补充。由此可见,动物行为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 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且包括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
2.猫头鹰捕鼠的这一行为,对猫头鹰的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有什么意义?
3.猫头鹰的这种捕鼠行为有什么特点?
教师进行总结补充。
学生观察并描述。
学生阅读、思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
由于猫头鹰在白天没东西吃,它体内血液中营养物质变化,引起了饥饿的感觉。
在神经系统的以及激素的调控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参与下猫头鹰便在野外寻找野鼠。
学生讨论得出:猫头鹰的捕鼠行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有利于它的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学生讨论并回答:
1.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2.动物行为都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是对环境的适应,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作用。
3.由外界刺激或体内的生理变化而引起的,离不开动物体自身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作用,也离不开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后得出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自学指导二:
出示幻灯片:动物行为的一些图片 。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引导:以上同学们所看到的都是动物的行为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动物的行为?
启发:动物竖耳静听、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止不动、注目凝视,这些看似没有动作的活动是不是动物的行为?
教师讲解:动物行为就是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它包括内容十分广泛,如爬行、奔跑、游泳、飞翔,以及动物的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
过度:这些活动都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部分,因为在这些活动的同时,动物体内也发生着生理变化。
出示部分动物行为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否动物行为。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
这些活动都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部分,因为在这些活动的同时,动物体内也发生着生理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动物行为产生的原因?
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由外界刺激或体内的生理变化引起的,并且离不开动物体自身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作用,也离不开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合作意识。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自学指导三:
学生思考讨论:动物行为的特点?
1.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且包括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变化;
2.动物的行为与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变色龙皮肤的颜色会随着生活环境背景、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3.每种动物行为的产生,都是动物体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四)自学指导四:
小组合作:启发讨论:人与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动物的行为呢?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1、认识动物的活动规律
2、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3、控制有害的动物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组思考讨论。
选一名学生上台写下重点词语,其他学生补充。
引导学生共同总结。
指导并帮助学生及时梳理知识,建立知识框架。
七、教学评价设计
以小组活动为主,采取计分、加分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参与,积极竞争,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特点
动物行为的定义:动作或活动。
动物行为的特点: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与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3、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认识、控制、利用
九.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探究性学习,这节课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层层递进,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一起走入神奇的动物世界。因此,同学们都能列举出一些动物的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一个比较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我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软件交互功能,直观形象,师生互动,使用效果较好。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生物多样性,和对动物特点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总结生物的多样性,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这节课时,应该多添学生感兴趣的案例。
初中生物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二节 蒸腾作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依据,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根的生长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根的生长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根尖的结构,根的生长,根的生长特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芽的发育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芽的发育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学,揭示主题,自主探究,个体建构,小组讨论,合作提升,归纳总结,评研升华,反馈达标,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