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八年级上册四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展开第四节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了解现代技术中与超声波有关知识的应用。
②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波的一般特点,了解次声波的应用和危害性。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超声波利用方面的知识。
②通过介绍知道一些动物对超声波的利用,扩展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②通过一些自然界的动物对超声波利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超声波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利用物理知识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一、目标导学[来源:Zxxk.Com]
(一)导入新课:
观看录像:蝙蝠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这是为什么呢?
(二)(见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2.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 .高于 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低于 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3. 利用超声波的 、 等特点制成 。利用超声波 的特点粉碎结石使之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 。
4.收集超声波应用方面的资料。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59—60,并完成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合作探究
(一 )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讲述故事:
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礁沉没。这件事震惊世界。随即有人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制造出声呐。紧接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于探测敌方潜水艇的需要,对声呐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那么到目前为止超声波有哪些应用呢?
(2)次声波
低于20 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其特点是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传得很远.
(3)次声波的应用
a.预测自然灾害:火山爆发、龙卷风、海啸、台风等在发生前会先有次声辐射。
b.军事监测:在大气层内进行核爆炸会产生巨大的次声波,用一种高灵敏度的监测装置(又叫大耳朵)就可探测到核爆炸的强度和位置.目前已建成全球性核试验监测网.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进行的核试验都不可能逃过“大耳朵”的“监听”.
c.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使人产生恐惧、恶心、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强大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造成破坏;
2.交流讨论:
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超声波应用的资料,踊跃发言,和同学一起交流、讨论。
3.播放超声波应用的有关录像[来源:学科网]
①渔船与潜水艇等使用的声呐所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②选用超声波可以检查人体内患病的部位,也可以看到母体内的胎儿;
③工业上使用超声波探测仪,能够检查出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等隐患;
④用超声波的高频率,也可以清洗浸在溶剂中精密机械或工具;
⑤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体内的胆结石,使之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4.组内讨论:
例1. 蝙蝠夜间出来活动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蝙蝠的眼睛有夜视功能
B.夜晚有月光
C.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返回,根据回声就可以判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D.蝙蝠的嗅觉很好,可以嗅出前面是否有物体
例2 . 如右图所示,在一次魔术表演中,一名驯兽师问他带来的狗:“2+2等于几”,狗立即叫四声.观众马上会为这条聪明的狗所倾倒,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答案 : 台下驯兽师的助手,吹了四下哨声,而这种哨声频率太高,人自己听不见,狗可听见因而立即叫了四声.
例3.在1932年的夏天,一位气象学家随着苏联探险船到北冰洋去考察天气.一天,他在放送探测气球时,无意地将脸颊贴了一下气球,竟感到了一种剧烈的震荡,疼得他大叫了一声.当天夜晚,探险船遭到了强风暴的袭击.气球的震荡和未来的风暴是巧合,还是有什么联系?苏联科学家舒雷金决心进行一番研究.他们在靠海的研究站上不断放出气球,然后用仪器来记录那些气球震荡的情况,居然发现,在气球发生强烈震荡以后,往往会有风暴出现!简述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强风暴发生时发生次声波,传播得快而远,引起气球的振动,振动气球具有能量,碰到脸颊上使人就感到很疼.
四、达标训练(1—5题必做,6题选做,7题思考)
1.(09贵阳)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
2.超声波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交界面上会产生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可以观察胎儿和脏器;工业上使用___________,能够检查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等隐患;利用______可以进行清洗污物;医生用________击碎人体内的胆结石,使它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C.声音的响度太小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4.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
A、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B、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利用超声波检查胎儿和脏器
D、医生用“叩诊法”给病人诊病
五、堂清检测(1—5题必做,6题选做,7题思考)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
A、响度 B、频率 C、振幅 D、音色
2.地震是地球上某个部位发生的剧烈振动,人们却听不到这种振动的声音,这是由于( )
A.声音不够响 B.声音音调太高
C.声源振动频率低于 20 Hz D.声音是噪音而不是乐音
3.(09威海)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 000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5. 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8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来源:学科网ZXXK]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超声波
1.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2.超声: 1.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2. 特点: ⑴频率高,能量大(强穿透力,强破碎能力)[来源:学§科§网]
⑵沿直线传播,可反射
3.超声的应用:声呐、超声诊断仪(如B超)、超声金属探伤仪、超声波测速仪、超声波去污(碎石)、犬笛
4.次声: 1 概念: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2 特点: ⑴频率低,传播远
⑵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破坏力
5.次声应用:预报灾害、医疗、军事
6.次声危害: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遭到破坏
课后反思(从本节成功之处、不足及改进设想等方面反思)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进入新课,科学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四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四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