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9.1认识浮力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4604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9.1认识浮力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4604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9.1认识浮力 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4604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浮力》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2) 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2) 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的记录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善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1) 浮力概念的建立。(2) “称重法”测浮力【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探究实验法【课前准备】烧杯、石块、弹簧测力计、细线、水、水槽。【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你知道万吨巨轮在水中为什么不下沉?热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那么,什么是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二、讲授新课(一)、什么是浮力1、浮力(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下面我们一起来分别探究液体和气体的浮力。2、探究液体的浮力(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水学生分组实验: (2)实验步骤①将一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石块所受的重力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③当我们用手向上托石块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4)由实验可知:学生回答①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0.45N,由二力平衡可知石块的重力G=F=0.45N ②、石块完全浸入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示数F/=0.8。 根据力的平衡浮力的大小是:F浮力=G-F③、用手向上托石块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学生回答结论a、悬挂浸在液体中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减小),是因为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托)力。b、浮力的大小可以测量——称重法F浮=G-F (F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的大小)3、探究空气的浮力(1) 实验器材:充足气的篮球、气球、杠杆(2)实验步骤:①、将充足气的篮球和套扎在气针尾端的气球一起挂于杠杆左端,调整杠杆右端钩码使杠杆平衡。②、使杠杆平衡然后再将扎在气球上的气针头插入篮球的气门内,气球随即膨胀,此时的杠杆不再平衡。你能说出原因吗?(3)、结论:浸在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气体的竖直向上的浮力。因此杠杆左端受到竖直向下的力变小,所以杠杆不再平衡,并且出现左高右低的现象.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学生观看视频,老师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1、浮力产生的原因立方体左右两侧、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的力,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F1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2向上和向下这两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浸入物体的浮力.2、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 P向下 =ρg h上P向上 =ρg h下F向下 = P向下 S F向上 = P向上 SF浮 = F向上 - F向下浮力的实质: 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3、浮力产生的原因视频4、结论:①、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②、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注意: 物体下表面没有液体(或与底密合)时,( 不受)浮力。三、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B. 只有固体才能受到浮力的作用C. 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D. 在不同液体中浮力方向会不同答案:C2、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若物体所受浮力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4N,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A. 4NB. 6NC. 14ND. 7N答案:C3.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0.2N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它受的浮力是1.8N,则线对球的拉力是( )A. 1.8NB. 1.6NC. 0.2ND. 0N答案:B四、课堂小结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3、称重法测浮力F浮=G-F4、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而产生浮力。F浮=F上-F下【板书设计】 认识浮力一、 什么是浮力1、 浮力的定义2、浮力的方向3、浮力的大小二、浮力产生的原因1、浮力产生的原因2、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 浮力的实质: 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教学反思】本节课程改变了以往直接给出概念,进而展开计算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浮力的特点,继而给浮力下定义,这样把课堂教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思想,效果很好;在解决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个难题上,我选用实验探究法,将感性的实验代替理性的分析,使学生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由于本节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物理探究法的培养,我选用了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后的教学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教学不足之处还在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的欲望较高,基本上会用测力计测重力与浮力,小组合作,还算成功,但有个别学生积极性不高,合作意识和分析意识不强,表现展示欲望不足,有待于加强引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总是害怕时间来不及,因此也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交流讨论,甚至忘记了在实验前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多应该学习如何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真正做回课堂的主人,而不是仅仅关注教师怎么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