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608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608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608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句是( )
A.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qì),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哦,多少年来你丰(fēng)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B.党是冉冉(rǎn)升起的旭日,驱散黑暗,带来光明,将可爱的中国照亮。党是高高飘扬的旗帜,昭(zhāo)示信念,指明方向,为可爱的中国领航。
C.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bīn)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tíng)——那就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D.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yì),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xiāo)骨立。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驾,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施以黄金,施以脂粉。
B.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决。
C.大雪净化了天地,冻结了人声鸟语,也激发了作者游揽西湖的雅兴。他在沉沉夜色中乘舟独往,看到雪中的西湖果然风光不凡。
D.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传统节目的文化变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②正如春节凝聚了琴瑟和鸣的亲情、慎终追远的家风和孝悌忠信的追求,传统节日里蕴藏着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文化基因,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④要让文化品格与现实生活融合统一,更好地服务人们。⑤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A.第②句中,“琴瑟和鸣”多比喻夫妻情笃用在此处不恰当。
B.第③句中“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C.第④句有语病,可以修改为:在“更好地服务人们”后添加“的生活”。
D.“文化基因”“文化传承”“文化自信”都是偏正短语。
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那高大的身躯铺设了一地绿荫。”本句中的“高大”和“铺设”依次是形容词和动词。
B.“磨砺内心比粉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本句中“磨砺内心”和“水晶与玻璃”依次是动宾短语和并列短语。
C.“黎明在一滴露的细光里,擦亮自己的身影。”本句中“黎明”“擦亮”依次是句子的主语和谓语。
D.“旅游业真正卖的不是机票和饭店房间,而是旅途中的经验。”这是一个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5.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翁亭记》中“弈者胜”的“弈”指投壶,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B.古代对人的称谓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愚,是对自己的谦称;子,是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夫子,既可以是学生对老师的尊称,又可以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C.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凭借诗集《吉檀迦利》而获诺贝尔奖,该诗集用孩童的视角,描绘儿童的种种天真情态和奇思妙想,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
D.雨果,法国作家,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二、句子默写
6.按原文默写
(1)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
(2)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月夜忆舍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无眠。《水调歌头》
(4)古文中常用四字短语来写日光流转之景,如《岳阳楼记》用“____________”来描述洞庭湖早晚的气象。
(5)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
三、语言表达
7.思维训练题:面对生活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我们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子,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请你仿照示例从下列四题中任选两题,说出它们“异乎寻常的答案”。
示例:①1(里)+1(里)=1(公里) ②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1)2+1=1 (2)3+4=1 (3)5+7=1 (4)6+18=1
四、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学校举行“唱响经典”歌会活动,夏夏是歌会的策划者和主持人,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唱响经典”曲目单
乐章主题 | 歌名 | 经典歌词 | 解说词 |
第一乐章 传承千年文化 | 《知否知否》 |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绿肥红瘦之间, 岁月悄然走过。 |
《但愿人长久》 |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 。 | |
第二乐章 歌咏当代精神 | 《我和我的祖国》 | 我的祖国和我, 像海和浪花一朵。 | 浪花飞溅在海面, 祖国根植于心中。 |
8.夏夏要为歌会写开场白,你认为最恰当的顺序是( )
①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②为了让经典歌曲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③也一定能唱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④相信我们不仅能从歌声中感知经典文化的脉动
⑤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唱响经典”全校歌会
A.①②⑤④③ B.①④③⑤②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②⑤③
9.请你结合节目单中《但愿人长久》的经典歌词,为夏夏完成解说词的仿写。
10.夏夏想把《让世界充满爱》放进曲目单,你认为应放入哪个乐章,请结合下图的歌谱节选简述理由。
五、现代文阅读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奧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诫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有删改)
11.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
13.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
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
C.选文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桔子
芥川龙之介
①冬天的一个傍晚,天色阴沉,沉沉欲雪。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我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我一动不动地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
②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嗒吧嗒吧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
③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一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
④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等,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火车在倒着开似的,同时,近乎机械地浏览着这一条条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正在隧道里穿行着的火车,以及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象征着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⑤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喳一声落了下来。姑娘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譬的鬓发。她的形影浮现在煤烟和灯光当中。
⑥这当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桔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桔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⑦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桔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⑧直到这时我忘却了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有删改)
【注】芥川龙之介:日本著名小说家,代表作《罗生门》《竹林中》《鼻子》。
14.第①段划线句是_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
A.“我”不看晚报和看晚报都表现了“我” 疲劳和倦怠,心灰意懒。
B.第⑤段作者描写了姑娘开窗子的过程,生动地突出了姑娘的年龄。
C.第⑥段对三个男孩的描写可以看出男孩们对桔子的渴望。
D.第⑦段说“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表现了“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变得积极乐观。
16.小说中两次描写“桔子”的颜色,突出它金色、鲜艳的特点,作用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水浒传》节选
选段一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选段二
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戳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怒,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那雪越下得猛。
(选自《水浒传》江苏人民出版社)
17.两段选文都写到了“雪”,有什么作用?
18.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林冲“熬得住”“做得彻”,请从作品中另选情节进行具体分析,来印证这一观点。
七、课外阅读
古文阅读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1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 合:聚集
B.先主斜趣汉津 趣:奔赴
C.适与羽船相值 适:前往
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 拒:抵御
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2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八、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增其旧制
(2)薄暮冥冥
(3)沙鸥翔集
(4)微斯人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句,以庄重雅正的格调点明时间,并以“谪守”二字,为全篇议论奠定了基调。
B.第③④段运用排比和对偶的手法铺叙了作者登楼所见所感,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写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C.“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表达了作者与滕子京共勉之意,语重情深,悲凉慷慨,令人感喟。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5.请比较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概括选文中范仲淹与链接材料中杜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链接材料】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①,乾坤②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③,老病有孤舟。戎马④关山北,凭轩涕⑤泗流。
【注】①坼(chè):分裂。②乾坤:指日、月。③字:书信。④戎马:指战争。⑤涕:眼泪。
九、诗歌鉴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①,乾坤②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③,老病有孤舟。戎马④关山北,凭轩涕⑤泗流。
【注】①坼(chè):分裂。②乾坤:指日、月。③字:书信。④戎马:指战争。⑤涕:眼泪。
26.从全诗中任选一联,用正楷字写入下方米字格中。
27.赏析字词:
一“坼”一“浮”运用①_________的手法,描绘了广阔的洞庭湖把东南大地划为两部分,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浮沉其中,表现了②_____________的气势。
十、作文
28.写作时运用联想与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请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三个,运用联想与想象,写一篇文章。(在文章中要用到你选择的三个词语,并用方框标出)
书 山 狂风 追求 老人 秋天 理想 灿烂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书写几乎决定了作文得分!书写工整,不许出现墨团等潦草现象。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A
6. 万古惟留楚客悲 寒林空见日斜时 月是故乡明 转朱阁 低绮户 朝晖夕阴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7.示例:(1)2(月)+l(月)=l(季度)
(2)3(天)+4(天)=l(周)
(3)5(月)+7(月)=1(年)
(4)6(小时)+18(小时)=1(天)
8.A
9.【示例】月亮时有圆缺,祝福相伴永远。
10.应放入第二乐章。歌词中的“共风雨”“共追求”“同一样的爱”等所表达的大爱情怀,符合当下倡导的“同一个地球”的理念,具有时代精神。
11.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玉峰实验学校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成效显著”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增强了说服力。
12.时间充足的话,静下心来,好好品读纸质书;碎片化时间里,就碎片化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学习积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专门挤时间,把前述两种情况读到的东西,加以整理,付诸文字。这样读书既可能“读书等身”,也可能“知识等身”。
13.B
14. 环境 阴沉清冷的环境,与“我”阴郁的心情水乳交融,渲染了灰暗压抑的气氛。 为小说前半部分定下了情感的基调。与小说后半部分“我”情感的变化形成照应,并使开头与结尾两种情感形成对比。
15.C
16. 金色、鲜艳的颜色,给人以明亮、温暖的感受,一扫笼罩着小说的阴暗之气。 赋予“橘子”以亲情和爱意的象征意味和情感意义,显示出对生活的坚定信念,给小说中的“我”,也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撼。
17.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天气寒冷恶劣,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8.熬得住——示例1:当林冲认出调戏妻子的是高太尉的儿子高衙内时,举起的拳头先自软了。表现出林冲内心愤怒却惧怕权势,选择妥协忍让、委曲求全。示例2:刺配沧州的路上,倍受两位公人的折磨,毫无反抗,在野猪林里,鲁智深要杀两个公人时,林冲为其求情。表现出林冲内心愤怒却惧怕权势,选择妥协忍让、委曲求全。
做得彻——示例:火并王伦时,毫不手软,手起刀落,要了王伦性命。表现林冲不念旧情,大开杀戒,手段残忍的性格。
19.C
20.C
21.B
22.(1)规模 (2)迫近 (3)栖止 (4)无,没有
23.(1)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2) (他们)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4.C
25.《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提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登岳阳楼》表达诗人面对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的由衷赞叹,对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的忧伤之情。两人表达的都是“与民同忧同乐”之情。
26.示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任意一联即可)
27. 夸张 水势浩瀚、无边无际
28.例文:
秋天的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希望之光;理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理想是灯,照亮未来之路,理想是路,通往成功的城堡。
——题记
古人云:一叶知秋。天气渐渐转凉,秋天如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朝着我们缓缓走来。他轻轻拂去了夏天姑娘的绿妆,给大地染上金黄,给人带来丰收的笑颜。
期末考试的辉煌如同夏姑娘一样,越走越远……自踏入九年级之后,他的身影仿佛也有了秋的气息——少了夏的热烈,多了秋的沉静。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一年有一年的目标,每月有每月的目标,一天有一天的目标……的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理想。
记得刚进初中时,他满怀壮志,总是暗暗告诉自己,要努力学,不能太丢人。然而关键时刻,总是有些科目拖了后腿。那也是个秋天,面对家长的督促和责骂,他落泪了,心也随之坚强。他终于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于是在那个深秋,他下定决心,一定不让这泪水再为此而流了。
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房间的台灯下,总端正地坐着一个男孩,他在坚持着他的目标,他在坚守着他的信念,他知道他不再想也不再会为学习而流泪了。他知道深秋意味着什么。
这个期末,天下着雨,这不是雨,是泪?是清洗去年的泪。从去年一直到现在,他憋了很久了。成绩公布时,他名列前茅。听到成绩的瞬间,他微低着头,任泪水划过脸庞,要知道,这一年来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今日终于得了命运的垂青。窗外的阳光,静静照着他那略带青涩的脸庞,他的嘴角微微翘起,分外灿烂……
考试有时如同爬山,翻越了一座后又出现新的山峰。许多人不是败在攀越时,而是看到众多的山。是呀!人生也许还有很多山峰要去攀爬。或许会在攀爬时累倒、昏厥,但是绝不能退缩。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7d216d876601fa4cad6d0b1b40c872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