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课题 | 乐音的特性 | |||||
本课题教时数 | 1 |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 目标 |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了解发声器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 ||||
能力 目标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 | |||||
情感 目标 |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
教学重点 | 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 |||||
教学难点 | 声现象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通过媒体演示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
|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电脑,收录机(配磁带)鼓,钢尺,梳子,塑料片,发音齿轮,二胡,橡皮筋,碰铃,横笛,竖笛,发令枪和秒表。 | |||||
教 学 程 序 | 备 注 | |||||
一、创造情景,设疑激趣 演示实验: 1.用收录机播放一首歌曲,调节音量旋钮。 2.用收录机分别播放女高音和男低音所唱的同一首歌曲。 学生比较听到的声音。 师:声音的区别在何处? 生:声音的高低不同、响亮程度不同…… 师: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声音的词语有哪些? 生:响亮、嘹亮、清脆、低沉…… 教师总结; 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各有其特点,大家所举的词语大多只能反映声音一个方面的特性。 二、新课引入 声音有哪些基本特性?这些特性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新课教学 (板书)一、声音的特征 发声器在振动发声时,振动的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一)响度的教学 演示实验: 将钢尺的一端固定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使其振动发声,比较所听到的声音。 师: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之处? 生:声音的响亮程度、强度……不同 师:发声强(响)的时候,钢尺是如何放置的? 生: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 师;在其振动过程中有何特点? 学生口答:上下振动的幅度比较大。 (板书) (一)、声音的强弱 1.响度:声音的强弱。 2.振幅:振动的幅度。 师;怎样可使鼓发出的声音响一些? 学生猜想。并用实践操作进行验证。 生:用力大、用大鼓、用大鼓槌、振动幅度大…… 教师引导分析: 不论何种发声器,若无振动,则不能发声,所以,发声器发出声音的强弱应与振动有关。 师;用力大小、鼓槌大小等因素对鼓面的振动有何影响? 生:使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用力大,振幅大…… 师:声音的强弱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教师总结并板书: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演示实验: 1.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不同距离处,播放同样的声音。 学生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强弱。 2.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一定距离处,第一次,直接对学生播放,第二次,在其前面放一纸喇叭,对学生播放同样的声音。 师;声音的响度还与那些因素有关? 生:距离、扩音设备、声音散出去的程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并板书。 4影响响度的其他因素;与发声器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 (二)音调的教学 演示实验: 1.将硬纸片以同样的力量和速度划过疏密程度不同的梳子。 2.用同一张硬塑料片分别接齿轮数目不同的旋转发音齿轮。 学生观察梳子齿与纸片的振动快慢,并比较听到的声音。 师:1.不同的梳子齿和齿轮片在振动过程中的快慢有何不同? 2.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 生:振动快慢不同、粗齿的振动慢、小齿的振动快…… 细齿的声音细、尖、高;小齿轮的声音高…… 教师补充说明: 声音在这方面的不同,反映了声音的第二个特征。 (板书)(二)、声音的高低 1.音调:声音的高低。 2.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演示实验: 改变二胡弦的松紧,演奏同一首曲子,比较歌曲的调子有何不同。 师:1.弦松的时候调子高,还是弦紧的时候调子高? 2.弦松的时候振动快,还是弦紧的时候振动快? 生:弦紧的时候调子高。两种答案的都有(弦松的时候振动快)。 学生实践: 用同样大小的力量拨动松紧程度的橡皮筋,学生观察橡皮筋的振 动快慢。 ’’ 教师说明: ’ 发声器振动快慢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有时高,有时低。 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器振动的频率越高,音 调越高。 学生根据实践活动中的现象,比较橡皮筋振动的快慢,并回答音调 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教师补充说明:在物理学中,音调与响度有严格的区分,分别用高 低与大小来形容,而在日常中没有严格区分,甚至有时两者混在一起。 (三)音色的教学 师:你区分乐器或说话人的依据是什么? 生:乐器的种类、结构不同;说话人的语气、声调、习惯不同…… (板书) (三)辨别发声器——音色 多媒体演示:几种乐器发出声波的波形图。 师;不同声波的波形图有何不同? 生:形状不同、高低起伏不同…… 教师补充说明;波形图的不同,反映了发声器在振动时的振幅、频率等方面的不同 (板书) (四)、声音的基本特征(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四)知识应用练习: 三个学生分别持碰铃、横笛、竖笛在教室外发出声音,室内的同学分辨发声乐器 (五)声音传播的教学 师:夏天,下雷雨时,看见闪电和听到雷声是不是同时的? 生: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师;从上面的活动和事例来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不需要时间? 生:需要时间。 师:提出学生实践活动目标;粗略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学生实践活动;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操作步骤: 步骤一 量出一段300m的距离,一同学站在起点,另一同学站在终点。 步骤二 起点处同学打响发令抢,终点处同学看到白烟后按下秒表,听到枪声后停下秒表。 步骤三 算出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 师:测量结果说明:在活动中我们所测出只是一个比较粗略的结果,与其真正的速度相比有一定的偏差。
|
| |||||
板书设计 |
二、声音传播的快慢 在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师;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可以传播,在不同种类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学生举例: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师:在金属中声音传播的最快;在固体中比气体中快,在液体中比 气体中快。
| |||||
教学后记 |
| |||||
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成果展示与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1.2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1.2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