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教案
展开教学重点、难点:原子、离子、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的建立。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原子的概念,以及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
2、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3、介绍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史,初步认识原子-分子论在发展化学
科学中的重要历史作用。
4、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成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原子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分子?如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引入新课〗世界上大多数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分子能不能分割呢?经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证明,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这些微粒就是原子,也就是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什么是原子?
〖观察活动〗阅读课本
〖板 书〗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分成原子,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酒精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
3、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4、原子的特征:
① 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 原子在不断运动
③ 原子间有间隙
④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检 查〗完成课本42页“检查站”内容。
〖阅 读〗课本42页“知识视窗”。
〖讲 述〗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而且各种原子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板 书〗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
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讲 述〗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不能认为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质量是集中在原子核上
教学重点: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原子?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进行计算?
〖引入新课〗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而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它是不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呢?原子的内部有什么奥秘呢?
〖讲 述〗①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原子中含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并认为一切原子中都含有电子,揭示了原子还可以再分。
② 另一位科学家卢瑟福发现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提出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微粒。
③ 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类的原子,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彼此不同。举例说明。
④ 原子核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力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绕核作高速的运动。原子核虽小,但仍可分,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就是利用原子核变化时所放出的巨大的能量。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讨论交流〗阅读课本46页表格,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 书〗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正电)
原子(不显电性)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负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① 同种原子的核电荷数相等,不同种原子的核电荷数不相等。
②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质子、中子、电子
③ 并非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而无中子,核外有一个电子。
〖讲 述〗原子核虽然很小,但整个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核上,因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都与等于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与等于1个氢原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仅仅约等于质子质量的1/1836,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给出一些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氢1,氦4,锂7,碳12,氮14,氧16,钠23,铁56。观察课本46页表格中的数字,找出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与表中某些数字的关系。
〖板 书〗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教学重点:1、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结构紧密相关。
教学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引入新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作高速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一个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空间内运动,它的运动速度很快,哪怕一瞬间,在一定空间内,它也是无处不在。那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
〖板 书〗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层排布
〖讲 述〗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电子层是描述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较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这样电子就可以看作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板 书〗电子层:用于描述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
电子层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离核距离: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讲 述〗为了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
第一层(最外层)
〖板 书〗如:氢(H)
(次外层)(最外层)
铝(Al)
第一层 第二层(最外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氧(O)
二、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
例:钠(Na)
圆圈:表示原子核
正号:原子核带正电
11: 核内有11个质子
弧线: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目
弧线上数字之和等于圈内数字,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三、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有2个),具有稳定结构。
2、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得到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活泼。
结论: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氯化钠的生成,使学生了解离子的形成;学会正确书写离子
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与写法
教学过程:
〖观察活动〗实验2-7 把点燃的金属钠放进装氯气的集气瓶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烟。
〖讲 述〗在化学变化中,一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另一些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当原子得到或失去核外电子从而带上电荷,就转变成离子。
〖讲 解〗氯化钠的生成
〖板 书〗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讲 述〗当原子变成离子,核内质子数便和核外电子数不相等了,这样原子就带电了,就变成了离子。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
〖板 书〗1、离子的形成:原子得失电子
阳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离子的写法: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符号在后,“1”可以省略。
如:阳离子:Na+、Mg2+、Al3+ 等
阴离子:Cl-、O2- 等
3、意义:Na+ 表示一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板 书〗物质由微粒构成
〖小 结〗离子的形成
物质由微粒构成
构成
得失电子
直接构成
构成
构成
原
子
阴阳离子
分 子
物
质
2020-2021学年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2课时教案,共2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点燃激情,阅读质疑,自主探究,多元互动,合作探究,训练检测,目标探究,迁移运用,拓展探究,本课知识体系,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