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1页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2页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3页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4页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5页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6页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7页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8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框学习任务清单,ABDE,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谁为第一性,由此推论下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有哪些内容?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4.什么是可知论?什么是不可知论?5.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6.哲学的基本派别是什么?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9.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其评价。10.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其评价。11.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什么?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物质现象?( )A.商品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计划方案 D.小王在球场打篮球E.澳门回归祖国 F.三个代表思想
    ①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如:地球、生物、环境、国情、磁场等属物质的东西。
    ②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设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等主观的东西。
    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③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相对于意识现象而言的,它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无论什么形态的均要具备“客观实在性”。因此,不能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具体的物质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注意:①“何者为本原”的别称:“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②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③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④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⑤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能等同。
    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是唯心主义
    唯物r唯心1.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3.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5.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6.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注意:①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据。②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③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④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庄子·齐物论》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夜里,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那蝴蝶翩翩飞舞遨游各处,愉快舒适的样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是庄周。醒来后,已分不出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了,就摸摸自己挺挺躺着的身躯,分明是庄周呀!这使他很纳闷,心想:究竟是我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我庄周呢?
    庄子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庄子认为,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假象。
    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
    那么我们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
    我们能够认识世界的事物吗?
    《庄子·秋水篇》中记载了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他们之间有一段对话。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耕作计划与耕作实际之间的关系工人: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医生:处方与病情的关系学生: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学校: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 如果他 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 ——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就说‘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儿子去招待客人。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 让我砍了卖了 !" “ 你母亲呢 ?”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样说 !” ——"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宋朝,在河南一小镇,小镇上车水马龙,十分繁华。一日,小镇大集,集市上,一位卖枣的老翁高声吆喝:“买枣啦,买枣啦,大枣小核,小枣没核!”这句吆喝声真灵,一会儿他的枣就卖完了。
    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子见此情景,灵感 油然而生, 于是也学着老翁大声吆喝起来:“买核桃了,买核桃了,大核桃小仁儿,小核桃没仁儿!”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①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②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③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的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否则会造成混乱。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
    ②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土是世界的本原,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②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④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归复于水。
    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世界是物质的,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本质上是正确的
    主观猜测,缺乏科学依据
    17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用自然科学成就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动,所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即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习惯和方法推广为哲学的分析方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却是唯心的。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
    1、水是万物的始基。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7、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8、气者,理之依也。
    观点: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等同于物质具体形态(如,天、地、气、水、土等)
    代表者:荀子、范缜、王夫之、泰勒斯
    观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代表者:狄德罗、培根、费尔巴哈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代表者:马克思、恩格斯
    根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贝克莱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慧能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康德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明)王守仁(阳明)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南宋)陆九渊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英)贝克莱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子夏: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黑格尔:“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思想、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动机)当成世界的本原。
    代表者:王守仁、贝克莱
    观点:把客观精神(神、理念、上帝)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代表者:朱熹、黑格尔、一切宗教
    根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第一,唯心主义哲学也是人类认识的一朵花,甚至是一朵很精致、很鲜艳的花,应该说也是人类认识的结晶。第二,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是就这种思想学说的根本观点和总的趋向来说的,它是错误的,因而不能够成功地指导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第三,要把哲学的斗争、哲学的发展,摆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中考察。就是说,不论那一派、那种学说,都是人类哲学认识的总链条中的环节,都是在人类认识这棵大树上生长出来的。唯心主义这朵”无实花”却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就是说,它有认识上的根源。
    哲学中不仅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还存在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从而构成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世界怎么样(世界的状态)
    辩证法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庄周梦蝶”,人的主观精神,人以外的客观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基本问题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基本问题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生活与实践,思维主观,存在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存在物质,思维意识,可知论,不可知论,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脉络,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天大地大我最大”,“天大地大它最大”,哲学的基本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