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1.2 活动 思考教案设计
展开1.2 活动 思考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的开展,感受图形的变化和数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
2.尝试让学生感受“想—做—想”数学活动的过程,从活动过程中和过程后唤起学生对活动的思考。通过思考,获得经验。
3.培养学生敢于动手,敢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4.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能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所需器材(长方形纸片、刻度尺、剪刀、火柴棒、月历),学生分组。(4-6人一组,围成一圈)
教学设计
今天这节数学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几项活动。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如何由这张长方形纸片得到一个正方形呢?试试看!
活动一: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指导学生活动,并引导学生思考 | 个体活动
| 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思考
|
(1)用量的方法,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用折的方法,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做的很好,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做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1) 用刻度尺量宽的长度并在长边上取相同的长度,剪取即可。 (2) 将长方形纸片进行折叠、裁剪̣̣。 学生到台前演示 | 用不同的方法丰富活动内容 |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 将所得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 |
|
同学们在第一项活动中的表现都很出色。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柴棒,我们一起来搭三角形。
活动二 用火柴棒搭三角形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件展示:用火柴棒搭三角形的过程。 先搭一个三角形,接着再搭第二个三角形,照这样下去搭第三个三角形、第四个三角形。 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搭三角形 | 小组活动:按照课件展示的步骤用同样的方法用火柴棒搭三角形(小组内火柴棒也许不够多) |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
(1)提问: 搭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搭2个三角形需要 多少根火柴棒? 搭3个三角形需要 多少根火柴棒? 搭4个三角形需要 多少根火柴棒呢? (2)想一想: 搭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呢? 你是怎么得到的? 搭10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呢? 你是怎么得到的? | 小组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 引导学生在活动后思考
|
活动三 观察月历
月历,我们非常熟悉,天天和它见面,它是由很多数排列而成的。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月历,你能发现什么?
下面是2004年3月的月历表:(多媒体课件演示:)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 | 小组合作:观察月历并寻找关系 学生到台前演示 |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
月历的蓝色方框中的4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变换位置验证结论) |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 引导学生在活动后思考。
|
月历的红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变换位置验证结论) |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
|
一张普普通通的月历,经过同学们的细心观察,结果我们发现了其中很多的数学奥秘。
思考 感悟:
这节课我们完成了三项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同学们学完本节课的感受与体会。(学生自我交流,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也对别人有启发)
(引导学生说出“数学好玩,数学好学”的感受。)
打开课件 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著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写给 “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的题词“数学好玩”。
“数学好玩” 这是著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在2002年8月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写给“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的题词。(这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这样的大会。)
陈省身先生是与华罗庚齐名的数学家。很高兴同学们的想法竟与数学大师不谋而合。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道路上会走得更快更好!
课后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成长记录”。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想要和能够发现的东西;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1. 组织数学活动,给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机会。
本节课通过三个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层次的思考。活动一引导学生学会在活动过程中思考;活动二、三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后思考。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亲 身体验与感受“做数学”的过程;采取自主活动与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快乐、轻松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2. 合理利用教材,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本节课对教材提供的素材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活动分成两个层次:活动过程中思考和活动过程后思考,每一活动按照边做边想、先做后想的要求设计,使不同的学生通过思考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有效活动,走下讲台,真正参与学生的讨论。在整节课中,最亮的是学生,教师“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得到充分体现。
3. 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关注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能否用数学眼光来看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现自我的机会,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赞许与鼓励。
4. 本节课的不足
本节课的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活动时,对学生如何思考的引导还略显稚嫩,对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处理不够好,这主要是由于新教材教学经验不足造成的。二是教师上课有些拘谨,有些放不开。主要是因为录像,担心示范性不够。这些都有待以后教学进一步加以改进。
初中数学第1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1.2 活动 思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a href="/sx/tb_c1494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1.2 活动 思考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1.2 活动 思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2 活动 思考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1.2 活动 思考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1.2 活动 思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预学 明确目标,亲历过程 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展示提升,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清理过关 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