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及答案(全册同步训练)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大气压强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大气压强测试题,文件包含3大气压强解析版docx、3大气压强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大气压强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产生的原因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②气体具有流动性实验最早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实验最早测量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特点①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气压比夏天的气压高测量工具气压计应用吸饮料、输液、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等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实验过程实验原理大气压支持管内水银柱不下落,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在水银面处产生的压强测量结果1标准大气压p0=760_mmHg=76cmHg=1.013×105Pa实验拓宽(1)实验前玻璃管里注满水银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在水银槽中时,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注满或管中混有少量空气,测量结果会偏小(填“偏大”或“小偏”)(2)实验中将玻璃管上提下压(未离开水银面)或慢慢倾斜,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无论玻璃管粗细,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温馨提示】①测量高度时要测量水银面到玻璃管中液面的垂直高度.②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覆杯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挂衣钩吸在墙上、滴管中的液体不会滴落下来、饮料吸进口中等。③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0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1×105 Pa。大气压的数值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测量大气压的工具为气压计。④大气压与天气、气候的关系: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晴天的气压比阴雨天高。⑤气压和风:大气运动总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⑥大气压的日常应用:吸尘器、抽水机、塑料吸钩等。【温馨提示】①大气层的气体与固体、液体一样也受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大气压是变化的,但标准大气压是个定值,p0=1.01×105 Pa,是固定不变的,不要把大气压和标准大气压混淆。【微点拨】大气压强1、产生: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①大气压的存在;②大气压很大。托里拆利实验表明76cm汞柱的高度是由当地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所以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⁵Pa。■大气压强的应用1、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如在海拔高的山上煮饭,煮不熟);随气压增大而升高(如用高压锅煮饭快)。2、体积与压强: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微点拨】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1、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空气分子运动的越强烈,压强越大。②密度:密度越大,表示单位体积内空气质量越大,压强越大。③海拔高度:海拔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就越小。2、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吸盘、自来水笔吸墨水、用吸管吸饮料、抽水机抽水、吸尘器、打针输液、真空压缩包装袋等。1、如图所示是个自制气压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柱会逐渐上升B.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C.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D.为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可选用更粗的玻璃管【答案】A【解析】ABC.自制气压计是靠瓶内气体的压强支撑水柱,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水柱就上升,相反水柱就下降。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高度在升高,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瓶内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A正确,BC错误;D.气压支持水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无关,选用更粗的玻璃管对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没有意义,故D错误。故选A。2、如图所示,小科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B.乙图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C.把乙装置从高山脚下拿到高山顶上,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一定变小D.乙装置更能准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答案】A【解析】A.甲图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压强就越大,故A正确;B.乙图中大气压变小时,由于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故B错误;C.由于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把乙装置从高山脚下拿到高山顶上,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一定大,故C错误;D.因为玻璃瓶内外气压不等,乙装置更能大概显示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不能准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故D错误。故选A。3、下列关于水沸腾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继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B.继续加热,沸点不断升高C.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 D.气泡上升过程中压强不变【答案】C【解析】AB.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没变,所以沸点不变,故AB错误;CD.气泡上升过程中深度变小压强变小,所以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4、下列关于大气压的描述,错误的是( )A.1标准大气压值约为105Pa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C.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答案】D【解析】A.1标准大气压值为1.013×105Pa,约为105Pa,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几匹马才能拉开相扣的半球,相扣的半球内用抽气机抽气,外界大气压紧紧压住相扣的半球,因此可以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因此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大气压力托住的,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C ) 【答案】C【解析】吸饮料、拔火罐、吸盘吸在墙上这三项都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完成的;高压锅是根据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来工作的。2、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 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答案】D【解析】由图知,玻璃管竖直时,水银柱高为76cm,倾斜后水银高为74cm。A、大气压不变,仍能支持76cm的水银柱,而倾斜后水银充满全管,水银高为74cm,水银柱产生压强减小,所以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故A正确;B、由图知,玻璃管竖直时,水银柱高为76cm,所以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故B正确;C、玻璃管倾斜后能够充满全管,说明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若不是真空,管内水银不会充满全管,故C正确;D、玻璃管倾斜后,上端碰出一小孔,试管上端也存在大气压强,管内水银在重力作用下会下降,而不会向上喷,故D错误。3、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把橡胶碗悬吊起来,在橡胶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能挂的最大物重G,再测出此时橡胶碗的直径d,橡胶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的公式为( ) 【答案】C【解析】皮碗的表面积S=πr2=π(d/2)/2,根据题意可知,最多能挂的物重G等于对皮碗的拉力,而大气对皮碗的压力与物体对皮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G,所以,大气压:p=F/S=G/S=G/π(d/2)2=4G/πd2。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答案】D【解析】A、甲图中吸盘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墙对吸盘的支持力,二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任何关系,故A错误;B、乙图中吸盘受到大气对下面吸盘向上的压力和物体对下面吸盘向下的拉力,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气对下面吸盘向上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故B错误;C、由A选项的分析可知,甲图不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不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C错误;D、由B选项的分析可知,乙图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测出吸盘的面积,根据压强公式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D正确。5、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答案】B【解析】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G1=(0.88+0.1)kg×10N/kg=9.8N,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f+F=G1=9.8N;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G2=(0.46+0.1)kg×10N/kg=5.6N,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F-f=G2=5.6N;两式联立解得:F=7.7N,则p===1.10×105Pa。6、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cm。(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 Pa。【答案】4.00 6.4 1.024×105【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注射器可容纳的药水容积2.5mL=2.5cm3,这2.5cm3的刻度长度由刻度尺可看出为4.00cm。(2)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所以拉力大小是6.4N。(3)活塞的横截面积S===0.625cm2=6.25×10-5m2,大气压强p===1.024×105Pa。7、将一个直径为12cm的圆形橡皮吸盘挤出空气贴在屋顶的水平天花板上,在吸盘的挂钩下面吊上一位60kg的同学时,吸盘没有被拉下,然后再在挂钩下加挂重物,直到加挂的重物达到400N时吸盘才被拉下,试问吸盘与天花板之间未排完的空气的压强是多大?(g取10N/kg,π取3.14,大气压为1×105Pa,结果保留整数)【解】 吸盘的面积S=πr2=π()2=3.14×()2=0.011304m2,由p=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p大气S=1×105Pa×0.011304m2=1130.4N,人的重力为G人=mg=60kg×10N/kg=600N,则吸盘与天花板之间未排完的空气产生的压力F′=F-G人-G物=1130.4N-600N-400N=130.4N,吸盘与天花板之间未排完的空气的压强p′==≈11536Pa。8、小科在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科不能采用图乙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强,其原因是 。 (2)实验步骤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吋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C.读出注射器筒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L。(3)思考并回答问题:①实验步骤A的目的是 。②现有活塞横截面积分别为1.2cm2和1.8cm2的a、b两个注射器,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5N,则实验时应选用 注射器。③指出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 ;④若注射器漏气,则会导致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偏 ,请提出一种减少漏气的方法: 。⑤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p= 。【答案】(1)图乙中注射器活塞的重力影响大气压力的测定 (3)① 排掉注射器中的空气 ② a ③D步骤应量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④小 给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 ⑤【解析】(1)乙图装置中,向下拉活塞时,由于活塞受到自身的重力,会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会把注射器的空气排掉,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是防止注射器外的空气从小孔进入;③注射器的体积是活塞的面积和注射器有效长度的乘积,有效长度是指注射器带刻度的部分;④实验时,若注射器漏气,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p=F/S可知,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⑤注射器活塞的面积为S=V/L,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F=p大气S=p大气V/L,所以p大气=FL/V.1、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D.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答案】B【解析】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使得外面大气压大于内部气压,故A正确;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摩擦力,故B错误;C、要吊起的玻璃越重,摩擦力应越大,吸盘的数目要增加,故C正确;D、玻璃表面粗糙时吸盘内的空气难以排干净,吸盘就不会牢固,容易脱落,故D正确。2、医院给病人输液时,为使整个输液过程中,药液保持匀速下滴,应采用的装置是( )A B C D【答案】B【解析】A.所示装置中,药液上方的气体与大气相通,瓶口处液体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与瓶内药液产生的压强之和,随药液不断输入体内,药液高度减小,瓶口处液体压强减小,药液下滴速度将减小,故A不正确;B.通气管和输液管的管口保持相平,使得出液管管口的压强始终与外界大气压保持一致,因此整个输液过程中药液都均匀下滴,故B正确;C.所示装置,在瓶内液面下降时药液及瓶内气体压强要减小,此时瓶外气体在大气压强作用下可以通过气管进入瓶内,增大了瓶内气体压强,药液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匀速下滴,但是一旦药液降到瓶内进气管口以下,药液将无法滴出,因此无法保持整个输液过程都使药液匀速下滴,故C不正确;D.所示的装置中,仅有药液的出口,随瓶内药液进入体内,瓶内气体体积增加使其压强减小,药液自身产生的压强也减小,使得瓶口处液体内压强很快减小,最终因瓶口处液体内压强小而无法将药液输入体内,故D不正确。3、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图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答案】D【解析】A、飞机机翼的上下面的气体流速不同,压强不同而产生的压强差,机翼下方的气压大于上方的气压,便形成向上的升力,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不符合题意;BC、船闸和锅炉水位计利用的连通器原理,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抽水实质上是大气压压上来的,抽水机利用大气压工作,符合题意。4、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是充气的气球,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另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1)充气的气球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 。【答案】(1)逐渐变大 (2)不变 (3)掉落 【解析】①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气球内压强大于外部压强,气球会膨胀变大;②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物体受浮力减小,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重力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要增大;③塑料板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与向上的大气压力保持平衡,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力减小,塑料板会落下来,水会流出来。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图中装置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实验中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mL;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图5(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 Pa。(2)为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Pa。(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实验中存在某些原因导致两数值不相等,其中可能的是 。A.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B.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C.弹簧测力计示数没有读准(4)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变小,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 90000 (2) 100000 (3) AC (4) 变大【解析】(1)已知V=2ml=2cm3=2×10-6m3,L=4cm=0.04m,则S=V/L=2×10−6m3/0.04m=5×10-5m2,大气压强p=F/S=4.5N/5×10−5m2=9×104Pa;(2)由“胎压计”指针位置可知,实际的大气压p′=100kPa=100×1000Pa=1×105Pa;(3)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小于实际大气压,所以不可能是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4)在推活塞的过程中,活塞下面空间内气体的体积越小;越推越费力,说明气体压力越大,由此可知,气体的压强越大。6、小明想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将吸盘紧压在厚玻璃板上。往小桶里慢慢加沙,直到吸盘被拉下来为止,如图甲所示。(2)把吸盘和装有沙的小桶放在天平上称量,横梁恢复平衡时,右盘砝码与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桶和沙的总质量m= g。(3)如图丙,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mm。(4)根据上面的测量,写出大气压的表达式:p= (用m、D、g、π等字母表示)。(5)小明的测量结果与当时的真实气压相差比较大,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A.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 B.接触面没有处理干净C.吸盘太小了 D.玻璃不平整,存在漏气现象【答案】(2)56.2 (3)15.0 (4) (5)C【解析】(2)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桶和沙的总质量m=50g+5g+2g=56.2g;(3)由图丙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50cm对齐,所以吸盘的直径D=3.50cm-2.00cm=1.50cm=15.0mm。(4)从公式入手推导出表达式.(5)根据p=f/s可知,S一定时,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接触面没有处理干净、玻璃不平整,存在漏气现象都会造成拉力F偏小,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而吸盘的大小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故应选C。7、小华感冒咳嗽,妈妈给她买了“双黄连口服液”。粗心的小华将口服液盒内特制的吸管弄丢了,只好拿来一根饮料吸管插入瓶中,结果她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药液“吸”上来。后来,她发现这两种吸管的形状不一样:饮料吸管外壁光滑,口服液吸管外壁有棱,两种吸管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两种吸管“吸”药液的效果不同。【答案】 吸管插入药液瓶后,由于饮料吸管的外壁光滑,它与药液的橡胶瓶盖紧密接触,空气不能进入,因此很难吸上药液,而药液吸管的外壁是有棱的,有利于空气进入,药液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吸入口中。【解析】吸管外壁是有棱角,当吸管插入药瓶时,大气压能通过棱角处的缝隙进入瓶内。用吸管吸药液时,吸气时,吸管内的压强减小,药液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嘴里。8、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1)测量前,小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是 .(2)分析图象时,小明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N,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实际大气压约为 Pa.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不可能是 .(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3)修正数据后,可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在2km高度内,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 Pa.(4)根据这一规律,小明认为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高度测量仪.那么弹簧测力计4.2N刻度线处应标刻的海拔高度为 km.【答案】(1)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2)9×104;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3)1000;(4)1.6。【解析】(1)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2)注射器的体积为V=2ml=2cm3活塞的横截面积,F=4.5N,活塞刚被拉动时,大气压强的数值,若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则拉力增大,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大,因为计算出的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小,故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可能是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根据正确的数据完成图象如下:(3)由图象可知在2km高度内得出大气压的变化量为△p=1×105Pa-0.8×105Pa=2×104Pa,则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p′=△P/2000m×100m=(2×104Pa/2000m)×100m=1000Pa;(4)当F′=4.2N,活塞刚被拉动时,大气压强的数值p′=F′/S=4.2N/0.5×10−4m2=8.4×104Pa则大气压共降低1×105Pa-8.4×104Pa=1.6×104Pa,根据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1000Pa可知:此时高度为1.6km。9、如图所示是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内部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问:(1)此高压锅的原理 。(2)此时内部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3)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2.3×105Pa,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再配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 (4)该高压锅在大气压强为0.8×105Pa的地区使用时要保证水的沸点与上题一样,则应换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g取10N/kg) 【答案】(1)高压锅的原理:高压锅密封好,水沸腾时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容易煮熟食物。【解析】(2)F=G=mg=0.1kg×10N/kg=1N,s=10mm2=0.00001m2,P0=1×105Pa,P1=F/s=1N/0.00001m2=1×105Pa。P内=P0+P1=1×105Pa+1×105Pa=2×105Pa;(3)此时限压阀的压强:p限′=p最大′-p0=2.3×105Pa-1×105Pa=1.3×105Pa,限压阀的压力:F限′=P限′S=1.3×105Pa×10-5m2=1.3N,限压阀的重力:G=F限′=1.3N,根据G=mg可得,限压阀的质量:m=0.13kg(4)P1′= P内-P0=2×105Pa-0.8×105P=1.2×105PG= P1′s=1.2×105P×0.00001m2=1.2N,m=G/g=0.12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第3章 浮力3 阿基米德原理练习题,文件包含3阿基米德原理解析版docx、3阿基米德原理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浮力练习,文件包含2浮力解析版docx、2浮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密度达标测试,文件包含1密度解析版docx、1密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