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1信息技术基础教案整册
高中信息技术6.1.2 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6.1.2 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精品教案,共5页。
6.1.2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教案(计算机病毒及预防、计算机犯罪) 一、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是作为本章的开篇,全面介绍了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学生在以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能最大可能的保障信息安全。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计算机病毒特征及计算机犯罪。(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放置,自觉预防犯罪的发生。(3)让学生了解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4)了解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做到不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5)了解计算机犯罪对社会和他人造成的严重危害,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不利用计算机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从感性上加深对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概念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三、学习重点、难点(1)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让学生加深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了解,增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2)计算机病毒以及防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以及如何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治。(3)计算机犯罪及其危害,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活动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自律精神和抵制计算机犯罪行为的自觉性。四、学习方法采用讲解、探究任务驱动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五、学习时间1课时六、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七、学习过程1、情景引入:提出本节课的任务:(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2)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犯罪及其危害性。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2、新课学习:(1)教师展示计算机病毒发作和计算机犯罪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什么是计算机病毒②计算机病毒会造成什么危害③什么是计算机犯罪④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会有什么后果(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任务一:①CIH病毒发作情况是怎么样的。②主要出现了什么样的故障。③在整个社会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影响有多大。(3)学生小结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不足之处由教师补充完整。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呢过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的危害:①消耗资源②干扰输出③干扰输入④破坏信息⑤泄露信息⑥破坏系统⑦阻塞网络⑧心理影响(4)学生分小组再次查找资料完成任务二,讨论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特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①非授权可执行性②隐蔽性③传染性④潜伏性⑤破坏性⑥表现性⑦可触发性(5)学生分小组查找资料完成任务三,用什么方法可以切实有效的防治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①重要部门的计算机,尽量专机专用与外界隔绝。②不要随便使用在别的机器上使用过的可擦写存储介质。③坚持经常性的数据备份。④坚持以硬盘引导。⑤不要使用盗版光盘上的软件。(6)教师通过一些案例讲解计算机犯罪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分析:计算机犯罪可能引发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并讨论应该如何进行防范。3、小结:引导学生自我进行总结,并完成上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学生明确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带来的严重危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1.3 信息技术的影响1.3.1 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2.1.1 知识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项目简介,课程标准及目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策略,项目活动流程,教学活动设计,结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版必修1 信息技术基础6.2.2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